APP下载

基于10kV配电规划方法探讨

2019-02-11

时代农机 2019年10期
关键词:接线用电配电

周 宇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洞口县供电分公司,湖南 洞口422300)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供电需求量逐年增长,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保证人们的根本利益,电力电网的规划建设工作刻不容缓。配电规划作为电网建设工程的首要环节,对于供电线路的供电能力、供电范围、供电安全等至关重要,直接关系着变电、送电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因此我们在施工之前要充分考虑优化规划方法,合理的规划方法不仅能够为工程节约资源和成本,还能为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提供保障,因此结合当前10kV供电电网的实际情况,探究其规划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0kV配电线路规划的目的及依据

进行配电线路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使地区配电建设和改造工程能够有据可依,不至于盲从导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能够使配电系统的布置更加科学合理,更好的融入地区建设当中,支撑地区的供电和经济的发展。地区配电项目到达规划年限时需要进行重新规划建设,对此也需要进行必要的规划方法优化,保证老旧配电线路的更新换代,同时也要适应当地的用电需求,因此10kV配电线路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地区电网建设和改造提供操作性强且科学合理的指导。目前我们进行10kV配电线路规划的主要依据是国家颁布的中低压配电电网改造技术导则,还有电力规划规范,同时也会依据当地的用电环境和用电需求,确定配电的范围。

2 10k V配电规划的内容

2.1 资料收集

配电电网规划的首要任务是收集地区电网的建设资料和历史数据,通常在规划过程中需要收集近5年以内的电量消耗以及最大负荷数据、当前配电的现状和电网的地理接线图、各个变电站的电气联络图、电网用地控规图及相关的设备资料等。

2.2 划分功能小区

功能小区的划分依据是地区用电性质,在用电性质明确的基础上结合地区用电的分布,细化配电规划区域,得到若干功能小区,通常包括:功能块、地块、小区、地区等。功能块是电网使用功能相同,不横穿道路且面积不大的小块,可以根据城市电网规划文件进行划分;地块主要以四周道路为界,使用功能基本接近,面积较大一些,主要依据地区的地理条件划分;小区的要求是地块性质基本接近,在地理位置和配电管理相同的区域,面积相对较大;地区是面积较大、在地理位置和行政管理相对独立,例如城镇、县区等。

2.3 负荷预测

负荷预测是配电规划的基础工作,在配电规划过程中要确定一个具体的负荷分布或者负荷点位置,不然工程中的变电站布置和线路的布局无法开展工作,因此配电规划过程中功能小区的划分极其重要,一定要有长期稳定的负荷预测数据作为支撑,比如用电水平的变化、用电参数的调整过程、用电负荷的大小波动等,这些资料的积累必须有专业人员完成,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同时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该数据不仅能够反应配电电网的运行状态还能为其它规划项目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2.4 供电区域的划分

配电规划工作中的供电区域划分主要依据是功能小区,划分时需要参照现有的配电路线分布与运行情况完成,既能够保证已有的配电电网的供电范围达到最初规划的区域,同时也要保证新规划的配电线路不与已有线路重叠,进而确定供电区域的负荷中心。对于10kV配电电网的规划依据是已划分的供电区域和新建项目的需求,完成供电区域的划分。

2.5 规划主干线路

新建变电站的规划完成之后需要为其进行配电线路的配置,如果配电电网属于长期的规划工程,首先要知道的是变电站的容量,然后布置周围的主干线路、接线方式、配电站、配电变压器等的位置,规划书需要对方案进行比对之后才能完成,同时也不能忽视周边建筑物、道路交通规划等情况,结合电网沿途的具体地形地貌、已有规划等完成,达到各个用户的用电要求。

3 负荷预测的方法

负荷预测作为配电电网规划过程中的重要依据,要求具有可靠的预测依据、规范的预测方法、明确的负荷预测目的,当然要想获得准确的负荷预测结果必须与电力系统协同完成预测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预测计划,包括预测的内容、数据、统计方法、分析依据等。一般的负荷预测节点要求以年为单位完成,完成今后5-10年的负荷变化、用电量、用电负荷变化趋势等情况,以此为新建变电站的布点和线路的构建奠定基础。具体的负荷预测还有考虑以下几点。

3.1 作息时间

以我国现在的生活习惯为例,大部分电力用户在白天工作时间范围内需要大量电量完成生产劳作,中午休息时间用电负荷会相对降低,等到晚上各个建筑照明、路灯照明、做饭洗衣等会使用电负荷达到最大峰值,当人们深夜休息的时候,用电负荷达到一天中的最小。

3.2 生产过程

工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离不开电力电网,因此配电规划工作中的负荷预测必须考虑工业生产状况,其中对于连续生产模式,其电力负荷是非常稳定的,而对于加工型企业多数三班倒运行,电力负荷也是比较稳定的。然而还有一部分生产企业是长白班运行,用电负荷集中于白天,夜间负荷非常低,负荷昼夜分布不均。

3.3 季节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四季轮回,用电负荷也是随着季节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由于夏季需要降温,如电风扇、空调的大量使用,冬季需要取暖,如电热器、空调的大量使用,使得夏冬两季的用电负荷明显高于春秋两个季节。季节性的用电负荷变化对于配电规划工作要求较高,既要满足大负荷时的安全运行,也要保证控制负荷大小变化波动对于临近用电电网的影响。

4 配网接线模式的选择方法

配电规划工作中的电网接线模式选择至关重要,不仅关系整个配电规划项目的施工成本,也关系着整个配电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影响未来电网改造的难易程度。首先规划过程中需要根据用电负荷的性质和用电等级选择合适的配电电网接线模式,对于用电负荷较高的用电客户,应该选择双电源供电或者并联线路供电,进行冗余设计规划,确保其中一个线路出现故障,另一个线路依然能够保证用户的安全可靠供电。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关键的配电电网中的接线模式可以进行定量的可靠性分析计算,量化优化配网结构,实现配电规划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配网接线模式的选择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原则。

4.1 可靠性原则

可靠性是要求接线能够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的功能,不出现故障,因此配电电网规划过程中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用于保证用电客户的供电需求和人们的日常需要,因此配电规划过程中接线模式的选择应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4.2 经济性原则

所谓经济性就是要求我们在配电规划过程中选择接线模式的时候充分考虑成本,实现用最少的钱实现要求的功能,前提条件要能够保证接线的可靠性要求,满足配电线路的正常使用。

4.3 灵活性原则

配电电网接线模式要求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比如负荷的较大波动、配电建设时序的改变、突然的短路等诸多的不确定性因 素,要求接线方式能够满足用电客户的正常供电,接线模式本身也要便于维护、维修和改造。

4.4 延续性原则

配网接线模式的选择需要考虑配电建设的连续性,如果在原有电网区域进行配电规划,首先考虑如何将现有电网与新建电网相结合,完成原有电网的结构优化工作。新建配电电网规划区域应尽量选用简单易行的接线模式,以便于配电电网的扩建工作。

5 结语

10kV配电电网建设已成为了中压配电电网的主要形式,对于工业的正常运行和人们的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其规划过程中要充分了解需要规划的内容和重点考虑的因素,同时需要结合配电规划地区的实际情况完成整改规划方案的制定,不断优化,不断完善,确保用户正常供电。

猜你喜欢

接线用电配电
10KV变压器配电安装柜中常见问题分析
一起非常规接线导致的主变压器间隙保护误动分析
安全用电知识多
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的几点思考
为生活用电加“保险”
用电安全要注意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
22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