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与健康宣教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2-11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450000樊萍萍周明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0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家属病情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450000)樊萍萍 周明星

诸多文献已经明确表示高血压、高血脂等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1]。对患者的护理和相关的健康指导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积极影响,本文旨在分析其具体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时间48例至我院就诊并明确诊断为脑卒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前者中男女比例为16∶8,平均年龄(49.8±3.5)岁,脑出血5例,脑梗塞19例,观察组内男女比例15∶9,平均年龄(51.2±4.1)岁,脑出血4例,脑梗塞20例。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及病情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操作与相关内容均经患者本人及家属知情同意。

1.2 干预措施 脑卒中患者入院后首先完善相关检查,给予心电监护、吸氧及开通静脉通路等基本护理操作,对照组患者按照医嘱的内容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其他无特殊。观察组患者在相同的基础上则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和对患者的健康宣教,若患者的意识清楚,则首先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脑卒中后患者的言语、运动的基本功能发生障碍,多数患者出现惊恐、焦虑的情绪,护理的过程中注意与患者保持沟通,向其介绍病情的进展情况,目前的治疗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使患者及家属有所了解,获得家属的信任和支持,排解患者存在的不利心理情绪,树立起治疗的信心,对于意识不清楚的患者则每日定时记录观察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及颅内压的变化,预防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的产生,调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情况等。后期待患者病情平稳,血压等危险因素有效控制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宣教,纠正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忌烟忌酒,适当运动,同时对脑卒中的分类、基本的发病过程、后续的功能锻炼、临床的成功案例等制作成小手册给予患者及家属阅读,提高其预防保健的意识,指导家属进行患者出院后的延续功能锻炼。

1.3 评价内容 ①神经功能恢复疗效评价分为基本治愈-患者肌力基本恢复正常,无明显不适主诉,基本生活自理;有效-患侧肢体肌力提高2~3级但未完全康复,无疼痛等不适,生活部分需要外来帮助;疗效不佳-病情恶化或与入院时无显著差异;②生活质量评价 参照汉语简化版的SF-36生活质量问卷从生理机能、整体健康、疼痛、情感等8个方面对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差异进行组间比较,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所有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组间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分别为79.2%vs9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对照组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疼痛、整体感觉、社会功能、心理及体力、情感8个方面分数分别为(66.4±1.4)、(64.6±2.1)、(21.8±1.6)、(51.3±2.1)、(53.7±1.5)、(64.6±2.2)、(66.2±1.5)及(61.6±2.4),均显著低于观察组,其数值分别为(75.4±2.5)、(73.8±2.4)、(27.4±1.7)、(61.5±2.6)、(59.5±2.8)、(76.6±2.5)、(77.7±2.8)及(75.2±3.3),P<0.05。

3 讨论

脑卒中后出血或缺血的脑组织细胞发生缺血缺氧,细胞水肿及颅内压增高,患者的病情变化迅速,任何治疗上的延误或措施不当均会对患者的临床结局造成显著影响,加之目前脑卒中的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因此对其有效的治疗干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2]。

传统的护理内容中未强化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和心理指导,多数患者对卒中后的后遗症深表担忧,甚至很大一部分患者认为肢体的运动功能丧失是无法挽回的,因此丧失了治疗的信心,同时健康宣教的缺乏使其未能对自己的不良生活饮食习惯进行纠正,因此出现脑卒中的复发和病情的恶化。

综上所述,对于脑卒中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及健康宣教的干预方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远期预后。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家属病情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