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哈巴河县沃多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探讨

2019-02-09王冠南刘国辉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20期
关键词:托克黑云岩性

王冠南,刘国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十一地质大队,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 831100)

1 工程概况

新疆哈巴河县城北西69km处即沃多克金矿区域,受萨尔布拉克乡管辖。区内有简易道路、地形平坦、开阔,属于低山丘陵且有越野车通行。哈巴县与沃多克村之间相距66km,有乡村公路相通;阿勒泰市与哈巴县沿217国道相距160km;哈巴县与乌鲁木齐市相距665km,交通方便。

2 区域地质

(1)地层。中泥盆统托克萨雷组第一、第二、第三岩性段是本区西部主要的出露层;中泥盆统阿勒泰组下段和上段岩性是东部的主要出露地层,石炭系别列则克组在本区东北部出露,少量古近系地层与新近系地层在本区东南部出露,以及第四系地层在西部、南部、缓坡以及沟谷地带大面积出露。

(2)区域构造。本区的构造运动经历过期形成,构造特征是以北北东向与北北西向强烈挤压为主,部分呈现反S型。自东向西有布托别山背斜、阿克萨依向斜、加曼阔依塔斯背斜,向东陡斜或褶皱轴面直立的次级褶皱构造[1]。

(3)脉岩及岩浆岩。区域内以中酸性侵入岩为主的岩浆岩,主要的岩体群是别列则克黑云英闪岩,岩浆岩体是由三个较大的东格勒、柯立巴依岩体、萨热乌增岩体组成,以及区内中酸性侵入岩体的黑云英闪岩。区内岩脉呈顺层脉状体产出,以石英脉与石英闪长岩脉为主,包含少数的花岗岩脉,几十米到数百米长,几十厘米到几十米宽,尖灭再现,断续相连,部分呈雁型排列,脉带是以局部石英脉以及石英闪长岩脉密集分布组成。

(4)矿产分布特征。矿产以有色金属铜、贵金属金为主,有色金属锌、铅为次,以及黑云英闪岩石、石灰岩、重晶石等非金属矿物质建筑石材。在新疆乃至全国阿舍勒铜矿都占据重要地位,以及在哈巴河县财政府收入中多拉纳萨依金矿占有重要地位。

3 地质特征

(1)矿区地层。中泥盆统托克萨雷组D2t3是普查区的主要出露地层,也包含了少量的第四系。第三岩性段(D2t3)的岩性层主要分为3个,第二、第三岩性层在矿区内出露,矿区西部主要分布的是第一岩性层。在矿区西北部及西部第二岩性层有较大的出露面积,变粉砂岩以及变中细砂岩是其主要岩性,绿泥绢云千枚岩在局部也有分布。在该层位下盘主要分布的是变粉砂岩以及变中细砂岩,在该层位上盘主要分布的是绿泥绢云千枚岩。在绿泥绢云千枚岩层或是中细砂岩中分布了呈透镜状或是细条带状的变粉砂岩夹层。地层局部为北北向西,总体走向北北向东,产状稳定。在矿区东部以及阿克布拉克小溪主要分布着第三岩性段,堇青石角岩以及变细砂岩为其主要岩性,局部有少许的透镜状分布或细条带状的变粉砂岩夹层。该层向东转北西西向,南部走向呈北北西向,岩石产状有较大的变化。在坡地以及沟谷地主要分布的是第四系,主要是残坡积物,岩石碎块、粘土、沙、泥等组成[2]。

(2)矿区构造。区内褶皱不发育,以断裂为主,因为东南侧布托别山岩体与区域性构造的挤压,岩石小揉皱、劈理、节理、中片理发育,并形成几百米到上千米长,十几米到几百米宽的劈理、片理化带。矿区内断裂主要为南东东向至北西西向,并有数条断裂。

(3)岩浆岩。较大的岩浆岩在矿区内无出露,萨热乌增岩在矿区东部分布,主要是角岩化,宽100m到400m。查询资料得出其为华力西中期第三次侵入产物,黑云英闪岩为岩浆岩岩性,大约14.5km2的出露面积。区内酸性岩脉呈顺层脉状体产出,以石英脉与石英闪长岩脉为主,包含少数的花岗岩脉,几十米到数百米长,几十厘米到几十米宽,尖灭再现,断续相连,部分呈雁型排列,脉带是以局部石英脉以及石英闪长岩脉密集分布组成[3]。

(4)围岩蚀变。绿泥石化、碳酸盐化、高岭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为区内的主要蚀变类型。各种蚀变矿物的穿插关系根据室内岩矿鉴定以及野外观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黄铁矿化早期、主成矿期、成矿晚期、碳酸盐化为成矿后期。蚀变分待特征:构造带控制热液活动,在构造带的中心热液向两侧蚀变,由强到弱。根据蚀变矿物、蚀变强度以及矿化组合可以分为外蚀变带以及内蚀变带。

4 分析成矿规律

4.1 矿石构造

矿石结构依据金属矿物质结晶程度与关系可以分为包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他形晶粒状结构、自形~半自形晶结构;矿石构造可以分为蜂窝状构造、脉状~网脉状构造、细脉~浸染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围岩蚀变存在交替叠加的现象,类型可以分为: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钠长石化[4]。

4.2 分析矿床成因

(1)构造控矿。普查区构造蚀变带内生产金矿体,构造带严格控制空间分布,在黑云英闪岩石的挤压下,矿区岩层发生变形扭曲,在构造带顺层成矿热液侵入,在一定部位成矿。

(2)矿物质来源。在泥盆统托克萨雷组D2t3第二岩性层的变粉砂岩及边中细砂岩,以及绿泥绢云千枚岩中赋存于金矿床。在华力西中期第三期侵入的黑云英闪岩中含有金及其他元素。与成矿特点相结合得出:在石英闪长岩脉中、千枚岩中、泥盆统托克萨雷组变粉砂岩中赋存金及其他元素[5]。

5 总结

中泥盆统托克萨雷组D2t3是普查区的主要出露地层,包含了少量的第四系。第三岩性段(D2t3)的岩性层主要分为3个,第二、第三岩性层在矿区内出露,矿区西部主要分布的是第一岩性层。普查区金矿成矿时期代表岩体为黑云英闪岩体,其是在华力西中期第三期侵入,成因类型是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由岩浆热液后期形成。与成矿特点相结合得出:在石英闪长岩脉中、千枚岩中、泥盆统托克萨雷组变粉砂岩中赋存金及其他元素。

猜你喜欢

托克黑云岩性
黑云白云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碎屑岩岩性识别方法及应用
基于石灰石岩性的超近距管沟爆破试验研究
基于DEM的地形因子分析与岩性分类
实测UCC公路探险车托克米
黑乌鸦托克
男妖女妖知多少
秦南凹陷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成效
徒托克的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