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诗文中探寻吕振羽的初心

2019-02-06邓淦之邹典

西部学刊 2019年21期
关键词:诗文初心

邓淦之 邹典

摘要:开创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先河的吕振羽同志也是一位頗有诗才的学者,他的诗文反映着一个革命知识分子的人生历程、爱国情怀、历史智慧和感情世界,藏着他初心。吕振羽深受湖湘文化的影响,从他的诗文中能看到作者受旧学启蒙、受新学启智,从做官济世到崇尚实学的转变;有诗人心忧天下,矢志报国、工业救国、学术济世的家国情怀;有诗人坚定信仰马列主义,以史言志的红色情怀,有诗人塘院办学、政教兼顾,革命济世践初心的战斗品格。

关键词:吕振羽;诗文;初心

中图分类号:K0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21-0110-04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诗如其心”。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诗,同时,读者从诗文中必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喜好、兴趣、志向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吕振羽(1900年1月30日-1980年7月17日),湖南邵阳人,是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更是一位颇有诗才的学者。他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先河,所编纂的书籍曾经是毛泽东主席的必读书目,他本人是2016年5月17日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历代先哲名家之一。从九岁起,吕振羽开始写诗,其中被集中收录的诗作就有3000多首,另有有关的书籍、论文若干。吕振羽的诗文从一个历史学家的独特角度,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也反映了一个革命知识分子的人生历程、爱国情怀、历史智慧和感情世界。

一、湖湘文化冶初心

近代史上,湖湘学子在中国发展的转折点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铸造了湖南人以天下为己任、敢为天下人先的热血传统。1900年出生于邵阳的吕振羽,和众多湖湘学子一样,深受湖湘文化的影响。

(一)旧学启蒙,做官济世

吕振羽是在自己父亲的蒙馆中开蒙的,父亲亦父亦师,对他的影响很大。后来父亲弃教从耕后,将吕振羽送到村里一所叫“玉山经馆”的私塾学习,私塾老师叫吕金翅。一入私塾,吕先生给有几年启蒙根底的吕振羽亲自授课,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去解释经文,通俗易懂,很有新意,对吕振羽大有启发。

几十年后,这段旧经馆的学习经历仍深印吕振羽脑中,他说:“蒙求才三日,启我心恢弘。”特别是有一次,老师以“咏榴花”为题,叫吕振羽写一篇绝句。吕振羽很快写成交卷。写道:“门口榴花树,花开血样红,何时成硕果,此日莫摇风。”从诗中可以看出,吕振羽钟情榴花,赞美榴花的绚丽,以硕果累累暗喻心中抱负。当时,吕振羽才十二岁。老师看到后,大加称赞,并为之改成:

“种得榴花树,初开艳色红。

何时能照眼,此日已摇风。”

老师的这一改动,也寄托着对学生吕振羽的钟爱和期待,希望他像榴花初开,可谓语重心长。

少年时期的吕振羽,学习非常勤奋,每次老师点课新书,他只嫌少而不怕多,还曾经因为吕金翅先生给振羽的书少了,他就哭了起来。可见,当时吕振羽学习的自觉性非常强烈的,此时读书是为了改变他和家庭的地位,当一个清官,为人民造福,他记住了父亲送他读书时的期望,也接受了吕金翅老师的教导,形成了当官救世的人生观。

(二)新学启智,崇尚实学

1916年吕振羽考入武冈县立中学,从旧式经馆走进新式学堂,开始给吕振羽灌输新思想的是中学时代的国文老师。

在学校,他得到了国文教师萧承與的教诲,接受了新学思想。萧承與用新学、新思想灌输学生,在吕振羽即将毕业之际,他出题要求大家写文抒发自己的志向。于是吕振羽写下《曷各言尔志》:“如国家民族危亡,当拜谢祖宗,舍身以赴,告黄帝轩辕于地下,如国家民族昌盛,只求茅屋二三间,卧读唐诗,以至南窗……”[1]萧老师批云:“圣贤行止,豪侠义烈,兼而有之”。又附一长段批语,大意是:“生有此志,吾甚嘉欣,但作来颇不易,如今日反日仇货,我除一洗脸盆外无他日货,理应焚毁,亦觉可惜。生欲行其志,务求蹈实,凡事从一己始……”[1]

吕振羽日后在《自述》一诗中写道:“回念吾师萧夫子,嘉言耿耿记终身。”[2]可见,吕振羽少年时代思想的形成承蒙萧夫子这一中学国文教师的教诲。尤其是那段作文批语,以《清史稿·曾国藩传》中“其治军行政,务求蹈实”一言,告诫吕振羽“欲行其志”“凡事从一己始”,要“务求蹈实”,这四个大字吕振羽终生牢记,成为他一生行动的准则。

正是在这种新式教育的进一步熏陶下,吕振羽由之前旧式经馆“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教育激发出一种想走出小天地、寻求人生光明道路的朦胧意识,逐渐转化为一种豪情壮志、一种求真务实。

二、家国情怀唤初心

(一)心忧天下,矢志报国

吕振羽的青少年时代,是我国丧权辱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国破山河碎的严酷社会现实,各路军阀的横暴惨毒,人民的流离失所,这种状况深深地刺痛着吕振羽,使他在思想上受到了极大地触动,强烈的忧患意识也就自然而然产生了,从他的诗和文章中,足可以看出他肩负民族解放重任的自觉性。

第一,忧民生疾苦,盼天下太平。

“种菜之人无菜吃,人面更比菜叶黄。

黄金粒粒何处所?种田人家多缺粮。

……

白首田叟走相问,三间茅屋两间倾。

弹痕累累陈迹在,为道连年战火频。

燃遍潇湘三千里,闾阎处处有哭声。

军阀不知亡国恨,直皖谭赵动刀兵。”[2]

还有这首诗:

幕宿秦家桥,夜中闻哭声。

一儿新病死,两眼早丧明。

病黜财东雇,资绌含哺情。

未为夫骨葬,白首更何营?[3]

第二,忧国家政治的腐败透顶,痛恨帝国主义的残忍。

这万恶的社会,

枪炮的毒焰,

说什么公理?!

说什么人权?!

之恨那:大凌小,富吃贫,

弱肉强食,残忍无边。

全世界竞争的焦点:

只看土地,只有金钱。

要什么和平会议!?

订什么国际公法!?

来装门面。

何不直接了当,只讲大炮战舰,

只讲侵略强占。

乌黑黑的天

布满了云雾霾烟。

大平洋的水

是东方人的涕和血。

这病夫似的中国,

已入了膏肓的危症。

那军阀、官僚、政客,

却只知个人的快乐、方便,

哪管你四分五裂。

祸在眉睫。

好伤心!

老百姓,欲死不得。

第三,忧社会变态,呼吁国民猛醒。

吕振羽曾写道:到现在仍没有完全脱离封建模型的“今日中国的社会”是“变态的封建社会”。他认为在这变态的封建社会里,国民麻木不仁而“言目从属”,因此他向人们呼呼:“好同胞!猛回头同来改革,切勿蹈印度、朝鲜的覆辙。”

这些犀利的语句,表示了他强烈的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正是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的迸发,使他凝练成了一种炽热的救国救民的义务感、责任感和使命范,推动者他去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二)工业救国,学术济世

“五四”运动后,吕振羽即将中学毕业,“志在读书”报国的他面临着人生第一大抉择:投考什么学校?选学何种专业?吕振羽认为,近代中国之所以落后挨打,主要是因为中国工业不发达。只要把工业振兴了,列强就不敢欺侮,中国就能富强。酷爱文史的他,为了救国救民放弃了自己的个人喜好,选择了湖南省公立工业专门学校电机工程学专业,希望在那动荡的社会走“工业救国”道路。

进入大学后,吕振羽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以便将来振国富民,然而,“洋博士”未能修好电机、不学无术的情景使他的心凉了半截、使他的希望化为了泡影,于是,他找到了无政府主义,克鲁泡特金的“极乐园”一度是他理想的自由王国。他在《少年写作烬余錄,夏夜池中》诗中表达了他的追求,他说:

一队队大鱼小鱼,

悠悠自得,在小世界中游行,

谁也禁不得它们的自由,

那也许是“极乐园”吧![4]

他将这种思想付诸行动,组织了“东四区学会”,创办了《东四区集刊》,揭露社会弊端,宣传无政府主张,还企图在金称市发动群众,反对当地政府,企图先在那里建立一个“极乐园”。他的这一举动,遭到了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于是大大地碰了一次壁。

他被迫重新选择,于是转向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专门研究了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后,他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无比崇敬,1924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他写诗痛悼:

天上星斗陨,八方嗟悼声,

高山亦可仰,谁是后来人?

为国赍遗恨,斯人不我留,

独余东海水,千载自悠悠。

蒋介石、汪精卫屠杀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使得吕振羽在思想上一度产生彷徨、苦闷和茫然,漆黑之夜,他独自登上岳麓山,把酒狂饮,放歌抒怀:

疾首光阴容易过,人生到底应如何?

乾坤黑暗斗争起,才智高明积怨多。

我欲把酒浇傀儡,谁怀孤愤寄清歌,

七尺早许酬篙来,寸金谁叫空码磨。

其实,吕振羽辗转反复接受多种多样的思潮,都是当时社会的混乱造成的。吕振羽在中国前进道路的问题进行了多重探索,经历了迷茫无措,从工业救国到无政府主义再到民主主义思想的转变,使得他原本做官济世的思想发生了升华。他曾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写道:“青年不要做大官,而要做大事”“现代的竞争,简单地来说便是学术的竞争。国家的生存条件几乎完全建筑在学术的基础上……所以我们今日为国家生存,为民族生存,为个人生存,都不能不努力来提高国家的学术,但是要提高国家的学术,便要先提高个人的学术”。当然,这里的学术,包括科学技术,可见,他的初心与情怀已经开始从理想主义向实际方向发展,从做官济世走到学术济世的方面上来了。

三、马列主义铸初心

(一)坚定信仰,红色情怀

就在吕振羽痛惜“光阴容易过”,疾呼“人生到底应如何”的时候,经夏明翰引荐,他与李达结下了深厚的师生之情。在李达的影响下,吕振羽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萌生了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中国的历史问题的念头,从此吕振羽走上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道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从选题到著述,每每是感于历史使命。”[2]这种历史使命感,源自于吕振羽马列主义的初心,为此他曾在诗中坦言;“丹心异代应知我,非贪史社一枝栖。”[5]可见吕振羽对史学、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片丹心与忠诚。

(二)明确方向,以史言志

哲学是李达和吕振羽经常谈论的话题,李达曾提醒吕振羽让其保护马列主义,吕振羽选择了一个最危险的人物——国民党的御用学者陶希圣,针对他的《中国政治思想史》,吕振羽与其唱起了对台戏,很快写出了《中国政治思想史》。这是我国首例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地分析研究中国思想史的著作,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史学的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对于民族史,吕振羽曾说:“解脱神学和假科学的羁绊,揭露法西斯主义者的大汉族主义阴谋,科学的解答这个问题,以推进和达成国内民族问题的合理解决,是中国马列主义者的责任。”[6]4在使命感的驱动下,我国首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民族史的著作《中国民族简史》在吕振羽的笔下诞生了。

四、为党为民践初心

(一)塘院办学,革命济世

吕振羽193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坚定地走在红色革命的征途上。在抗日战争之际,他顶风创办了被誉为“南方抗大”之称的塘田战时讲学院。

春申沦陷东南倾,又报寇骑迫洞庭。

为保湘山同扣楫,身衔成命过昭城。

此诗是1938年8月,吕振羽从长沙去创办塘院途经邵阳双清亭时所写。“迫洞庭”“衔成命”可以看出他此时肩上的重任——“为保湘山”,这是他敢于探索、勇于担当的写照。另一首诗也是同时期所写:“八月夫夷泛客舟,江水迎船向北流。节劲古木夹横岸,山穷不是水尽头。”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立志抗战、回乡办学的勇气。

1939年4月底,国民党贴出布告称“如有抗拒情事,准予格杀勿论”[7],并兵分三路包围“塘田战时讲学院”。危急关头,吕振羽仍将自己放在撤离的最后一批名单中。面对敌人的枪口,为保护全校学院,自己挺身而出,叱责敌人:“你们要想升官发财,可以拿我的脑袋去”。这种凛然正气,威震敌胆。

(二)紅色教授,政教兼顾

吕振羽教育因成绩差未能领到毕业证书的好友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还寄去了意味深长的对联:“宁为真白丁,不做假文人”。

30年代,吕振羽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后,曾奔赴南京与国民党进行合作抗日的谈判。他曾先后担任刘少奇同志的政治秘书和生活秘书,并在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任职,曾任中共热西地委副书记、冀热辽救济分会副主任、中共安东省委常委等职。当时,吕振羽有很多可以取得荣耀的途径和仕途亨通的机遇,他都选择放弃,勇于“坐冷板凳”,敢于重拾“志在读书”报国的初心和对文史的爱好,受聘于北京高校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史。他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领导下从事理论研究宣传、抗日统一战线和历史研究工作,历任中共中央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委员、大连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东北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东北人民大学校长等,先后撰写了大量史学理论建设的论文,辑入《史学研究论文集》《史论集》《吕振羽史论选集》等,《中国政治思想史》《简明中国通史》《中国民族简史》等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中国历史的实际问题,用守护初心的方式来救国救民,被人们誉为“红色教授”。

“诗是思想深处的语言”[8]292,从吕振羽革命者前行的足迹、诗词、论文和书籍中,无不感受到了他的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可以说,作为老一辈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吕振羽同志的初心与情怀在诗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吕振羽以笔作剑,凭着鲜明的时代性与现实性、强烈的爱国性与民族性、坚定的人民性与党性,不仅发挥了一个学问家的战斗作用,也造就了他革命家的战斗品格。他以国家和民族前途为己任所激发出来的巨大创新力、源源不断的拼搏进取精神、无畏的求真务实精神,是每一位共产党员都需要发扬光大的。“走进书斋是学问家,走出书斋是革命家”正是对吕振羽初心的最好解答。

参考文献:

[1]史琳.山沟沟出了个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晋谒吕振羽故居[J].新湘评论,2012(9).

[2]吕振羽.吕振羽史论选集·自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3]吕振羽.吕振羽史论选集·夜宿秦家桥闻老妇夜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4]吕振羽.吕振羽史论选集·少年写作烬余录,夏夜池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5]刘湛涛.敢为人先勇于拓荒——从吕振羽贺绿汀看邵阳精神[N].邵阳日报,2012-10-26.

[6]吕振羽.中国民族简史[M].哈尔滨:光华书店,1948.

[7]肖欣.湖南先哲的故事[N].湖南日报,2016-06-12.

[8]朱政惠.吕振羽学术思想评传[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邓淦之(1983—)女,汉族,湖南武冈人,中共邵阳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行政管理。

邹典(1990—)女,汉族,湖南隆回人,中共邵阳市委党校教员,研究方向为法学和党史党建。

(责任编辑:朱希良)

猜你喜欢

诗文初心
“以文为诗”辨正——从诗文之辨看韩愈长篇古诗的节奏处理
永远的初心
诗文里的元旦韵味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论“不忘初心”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秉守初心 砥砺前行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