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教材活化

2019-02-04马维祥

考试周刊 2019年95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

摘 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首先要研读教材和分析教材、熟悉教材,最终吃透教材,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去活化教材,使之成为声情并茂的语言教学活动。英语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教师要用全局的眼光去看待教材活化,才能够清楚地知道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应该如何去合理地适时适地的活化教材。

关键词:教材活化;课堂教学;活化方法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同样,英语课堂的教学活动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当前英语课堂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适时适地的活化,最大可能地接近现实和贴近学生生活,使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和掌握运用语言处理事情的能力,最终目标就是让英语回归学生的生活。

我们在英语教育教学中,开展课堂活动,教师首先须认真研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的理念和真实目的。在此期间,就会涉及教材的活化整合,教师要从其深层意义上去探讨和领悟活化整合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经过对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活化实践研究,笔者认为高中英语教材的活化需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问题。

1. 教师应正确看待教材所具有的优越性和存在的局限性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是教学资源的载体,其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知识,并以课本文字形式固定下来,另一方面是把教材所囊括的知识转换成言语行为,使其成为学生的交际言语工具。另外,教材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它也会存在不足之处,无法满足课堂的具体环境和教学情景,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和教学大纲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活化。

2.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处理好和教材的关系

教师和教材的關系即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能动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活化整合,使其适合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由于教材本身所存在的不足,教师如果在课堂上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不但课堂会死气沉沉,学生难以有效配合,而且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对教材内容的活化处理应该明确新课程理念下开展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作用远远大于教材本身所具有的文字功能。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最生动活泼的高效的“教材”。“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是现代教育的思想和理念,也是一线教师必需秉承的有效教学方法。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设置了若干模块(其中包括了必修1-5和选修6-8的模块),每个模块的教学目标明确,但未标明顺序,也未划分具体的课时次序,这种特点就给了英语教师更多的空间去摆脱课时的束缚,根据具体的情况去安排教学计划,对教材内容进行具体的活化整合。

教材活化前,教师首先应该研读教材、分析教材、熟悉教材,这是教材活化的前提条件和必备。教与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全局的眼光来看待教材的活化,才能知道在具体的教学阶段和环境应如何去具体合理地活化教材。那么,对于英语教材的活化应该有哪些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呢?我国知名语言学者程晓堂提出了教材活化的几点要求:教学活动具有可操作性;适合学生的发展和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形式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笔者在多年的实际教学中,结合教材本身的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认为高中人教版英语教材可以尝试用以下方法进行实时适地的活化整合,力求达到教学的高效性和时效性。

1. 对教材的模块进行顺序调整(单元模块和同单元不同模块)

(1)必修与选修模块单元间的活化调整

教师在必修与选修模块单元间的活化调整时,应该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从易到难从简到繁,把一本书单元间的相关联内容有效结合到一起,重新构建整体教学框架内容去进行授课,也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备课过程中某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那么就可以调整此单元的授课顺序。

模块单元间的活化调整,这是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活化方法。通过分析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某个知识点被分散到了不同的单元模块中,例如It强调结构句型。由于考虑到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概括能力有限,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活化调整。尤其在必修模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提前把某几个单元的语法知识进行归纳概括,然后再分课时进行授课讲解,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有效地知识体系,也可以使学生在接触课文时利用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语法。

(2)同一单元板块间的活化调整

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根据单元内知识的具体特点,对同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做活化调整,以便能够更好体现所授课的系统性和高效性。在对单元内容进行活化重组时,教师需要全盘考虑,整体设计,变传统的单节课的学习方法为单元活化重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每个模块通常由Warmingup,Prereading, Reading, Comprehending,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Using language, Summing up, Learning tip, Reading for fun以及Workbook里面包括的Listening, Talking, Us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 Using structures, Listening task, Reading task, Speaking task, Writing task等若干部分组成,这些模块共同构建了教学的整体结构,但各部分又相对独立,鉴于以上特点,教师可以以本模块的话题为主要授课主线,适时地活化调整授课内容,使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便于提高课堂的效率。

2. 教材内容的增删(增加,删减和替换)

(1)增加: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和授课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增加一些与话题相关的内容,例如增加生活中学生充满兴趣的话题和活动等,这样不仅可以使自己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也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和眼界,例如:授课时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增加和补充相关的视频教材内容等,笔者认为这样做在教学过程非常有必要,经过实践表明也非常成功。

(2)删减:每一本教材都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但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教师在授课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教材中的某些知識可能专业性较强或者在具体教学环境下无法完成,教师就有必要对其内容进行删减,把专业性极强的知识直接删除,把教学的重心落实到最重要的对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上来。

(3)替换: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替换。有时候,教材中教学任务的设置尽管与模块的内容紧密相联,但是会比较枯燥,所以笔者就用另外的一个任务替代了较为枯燥的任务。例如笔者在课堂上曾要求学生给自己的同学写封信来说明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关注习惯问题。这一写作任务的布置不但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也让学生在自我写作的同时养成了反思的习惯。

3. 教材在其他方面的内容活化(课外资源、不同学科、生活阅历)

(1)教材与课外教学资源的活化

基于教材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和不足,这就要求教师应该从客观实际上去加工、雕琢教材,以增加教材的实效性。如果教师手上有多种课外教学资源和不同版本的英语教材,在备课时就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并进行融会贯通,方可达到在教学时可以信手拈来。比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编撰质量很高的学英语报、双语报等,也可鼓励和发动学生自己去寻找可利用的网络资源、视听、课外兴趣阅读等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实际去改变教材,让教材为学生服务,而不是借用外力让学生去适应教材的条条框框。

(2)英语教材与其他学科间的活化

英语是一门基础性较强的综合语言学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占分比值较大,在高考中亦是如此。它与其他学科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化学、物理、生物等学科都有联系。教育部提出的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让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时适地的学科渗透,并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开发课程,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发展。最终的目标就是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而学生要提高学习效率。

(3)教师和学生间生活经历的活化利用

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主体”,这个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的课堂模式应该是生动有趣和生活化的课堂。教师和学生间不同生活经历的活化利用,是教和学相长的过程,也是相得益彰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前应提前“备课和备学生”,就是:教师利用教材去“备学生”,去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活动方式等,以此在课堂上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参与度。教师在课堂上所采用的各种教学方式、手段、问题等尽量源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教师自身的阅历,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教材中大部分的语言材料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但也有许多相关文化渗透,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相差甚远,这时教师就必须取舍来摆脱教材,寻找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点,由此切入课堂来进行授课讲解,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不同知识点之间的活化

教师要熟悉并梳理module板块内的知识点,并将module file里的知识点重新梳理和活化整合,有层次、有坡度地进行教学。对于教材中有一些专业词汇以及报刊阅读中的常见词汇和一些新词汇,例如与电脑、报纸、网络或某一专业领域中有关的新生词汇。教师只要求学生了解就可以了,不要盲目地把教材中出现的所有生词都当作重点词汇来处理。另外,在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和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学会让学生去“穿针引线”,即引导和培养学生把已有和所学知识进行能力范围内的举例和练习,让其所学所用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现实情况,让其富有现代气息和时代精神。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足以说明教材并非是教师教学的全部。教师对于教材的活化,要摒弃教材的本本主义,更重要的是要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实际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同时关注时代社会发展的新动向,积极吸收日常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地活化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使自己的课堂通过“活化”变得“活”起来。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花大气力去多角度研读教材,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尽可能地由教材原本的“复制者”转变为教材实际积极的“创造者”。教师应该或者必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对使用的教材做出适时实地的活化整合,加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达到最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让英语教材活化和英语教学改革具有更亮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07).英语必修(1-5)(学生用书)[T].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常玮.对人教版新高中英语教材的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

[4]张红霞.活化英语教材,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中学生英语》,2017(14).

[5]孙鸣著.英语学习与教学设计[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6]周亚云.高中英语在实际应用中活化教学.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作者简介:马维祥,甘肃省酒泉市,甘肃省酒泉中学。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质疑与发现
从“会读”到“会写”的课堂教学策略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高校课堂教学探讨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