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语文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的有效途径

2019-02-03张蓓蓓钟迎春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人文思政课程思政

张蓓蓓 钟迎春

[摘           要]  高职语文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人文素质教育基础课程,具有人文性与职业性。高职语文的人文属性决定了其德育功能,且教学内容中含有丰富的德育资源。主要分析新时代背景下,高职语文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对于发挥其教书育人作用、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具有现实意义,并探讨了如何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  高职语文;德育;课程思政;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130-02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其他各门课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提出的“课程思政”理念对新时代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具有引领作用。高职语文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人文素质教育基础课程,旨在传承人类优秀文化、弘扬人文精神、塑造完善的人格,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新时代背景下,高职语文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对于发挥其教书育人作用、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语文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彰显高职语文课程的人文属性与德育功能

高职语文是为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养、语文能力和职业素养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课,具有人文性与职业性。一方面,课程主要通过中外优秀文学作品鉴赏,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课程的人文性决定了其德育功能;另一方面,课程主要通过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职业素养,课程的职业性决定了其实用功能。多年来,不同高职院校与教师在对待高职语文人文性和职业性的看法上并不一致。部分高职院校与教师受社会实用主义观念影响,存在明显的重实用轻人文的思想,认为高职语文应突出它的职业性特点,因而忽视其人文性和德育功能。这种观点导致高职语文在一些院校不受重视,甚至被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语文类课程《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所取代,从而失去课程的人文意义与德育功能。高职语文践行“课程思政”理念,有助于彰显课程的人文属性与德育功能。

(二)有助于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职语文的教学内容通常以文学作品为主,其中包含最生动、最典范的爱国、敬业、诚信、明礼等德育材料。通过这些作品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春风化雨般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文学作品的德育功能是隐性的,效果却是明显的,如《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中的“士不可以不弘毅”,《孟子》中的“舍生取义”,《中庸》中的“君子慎其独”等思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他们或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为己任,或为了自己崇高的理想而自强不息,奋斗不已。但教学实践中,这一功能却没有受到充分重视。新时代由于科学技术与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上重理轻文、重实用轻人文的思想随处可见。部分高职院校与学生受社会影响,也相应存在重专业课、轻人文类课的观念,人文课程开设走形式、学生到课率不高成为较普遍的现象。人文教育不受重视,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思想却令人忧虑,不少高职学生缺乏爱国情怀、责任意识、仁爱之心、正义之感等良好思想品质。高职语文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与传统优良品德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外来文化与思想随之而来,社会思想多元多变。作为青年一代的高校学生,一方面他们喜欢新鲜事物,也樂于接受新鲜事物;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也使他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外来新鲜事物,因此他们的思想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反而相对较少。高职语文中的文学作品一般以中国文学作品为主,这些作品是中国两千多年来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晶与体现。学习与鉴赏这些经典之作,有助于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更深刻地了解我国灿烂的文化和历史,更真切地感受我国古代先贤的思想和智慧、近现代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以及当代先进主流思想。高职语文教学内容的这一特点,决定它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上具有比思政课更大的优势。因此,高职语文教学也更有责任成为传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主渠道、主阵地。高职语文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学生可以在学习与鉴赏中国优秀文化作品的过程中深切体会上下五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润物细无声中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增强文化自信,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四)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论语》有言:“君子务本,本立则道生。”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当一个人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时,他也会相应地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的职业心态与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而这些都是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内容。高职语文践行“课程思政”理念,有助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高职语文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的有效途径

(一)树立“课堂思政”理念,充分认识课程的人文属性与德育功能

高职语文具人文性与职业性,这一属性特点决定了其不但具有实用功能,也具有德育功能。十八大以来,虽然高职语文人文性与职业性的双重属性已得到越来越多高职语文教师的认同,但仍有部分教师存在重实用轻人文的思想,从而影响课程德育功能的实现,这些教师尚需及时转变重实用轻人文的思想。只有所有教师树立起“课堂思政”理念,充分认识高职语文的人文属性与德育功能,在教学实践中,把德育观念融入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中,才能使高职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培养道德情操、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主阵地。

(二)优化教学资源,采用主题单元模块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往往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往往最具熏陶和感染力。如读过诸子散文的人可以从《老子》《庄子》中学得智慧,从《论语》中学得仁爱,从《孟子》中学得浩然之气;读过唐诗宋词的人,可以从李白的诗作中学得浪漫潇洒,从杜甫的诗作中学得家国情怀,从苏轼的词作中学得旷达豪迈……现有的高职语文教学内容中,虽已有不少中国古代经典之作,但教学资源仍需进一步优化。一方面,可适当增加中国古代经典作品的数量,使之成为高职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可选择更多能够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经典作品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从中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与教化、道德情操的培养与提升,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高职语文教学内容还可打破按不同文学体裁形式或按文学发展史划分教学单元的传统模式,将教学资源设计为不同主题单元,采用主题单元模块教学,更明确地发挥其德育功能。如笔者所在学校采用的陈桂良主编的《新编高职语文》将教学内容以“人”为中心,构架了“人与自我”“人与理想”“人与责任”“人与坎坷”“人与职业”等主题单元,各单元教学内容主题鲜明突出,充分体现了课程教书育人的作用。

(三)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教学方法好不好,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是保证有效发挥其“立德树人”主渠道作用的关键。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带来了深刻影响。高职语文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已渐渐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一言谈”“满堂灌”、仅凭借一块黑板或者几张PPT教学的传统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学习兴趣,自然也谈不上通过学习来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因此,新时代背景下高职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教师应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任务趋动式教学、对分课堂教学、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表演式教学等,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合理采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与学生的参与度,让语文课堂充满趣味与活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四)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师情怀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态度的好坏,是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保障。高职语文教师承担着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高职语文践行“课程思政”理念,教师不但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水平,还必须重视教师素质与情怀的提升。正如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政讲话中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作为高职语文教师,一方面,应对人类优秀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要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中国文化,要对教书育人和中国文化怀有深切情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高职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提升教育情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教书育人的作用。

三、结语

高职语文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对于更好地发挥高职语文的人文属性与德育功能、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代背景下,高职语文教师应树立起“课堂思政”的理念,充分認识课程的人文属性与德育功能;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采用主题单元模块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师情怀。当然,高职语文践行“课程思政”理念,仅仅依靠教师自身重视是不够的,还需学校领导层面充分重视,从校园氛围、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提供保障,从而使高职语文真正发挥其“立德树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3]聂凌燕.高职类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浅探[J].文学教育,2019(6):105-107.

[4]王蕊.如何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建设[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160.

[5]王斌.高职类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浅探[J].汉字文化,2019(12):17-18.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人文思政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