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策略

2019-02-03谢丽君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产教工匠培育

谢丽君

[摘           要]  培育工匠精神,既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时代使命又是高职院校实现产教融合的价值根基。当前,面对培育工匠精神的认知困境、条件困境及环境困境,高职院校需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努力构筑双平台管理、双导师培育、双载体渗透的策略体系,为培养“大国工匠”作出积极贡献。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054-02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将深化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以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术的技能型人才,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提供充实的人才资源保障。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职业教育中的产教融合现状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水准,高职院校需要寻求价值支撑,即大力培育“工匠精神”。只有用理念凝聚各方共识,以精神催生内生动力,才能优化人才培养,加快人才输送。

一、产教融合的发展要求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

(一)产教融合的含义

产教融合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这一模式能有效解决人才供给与产业需要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大力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育人水平。

(二)工匠精神的含义

工匠精神由来已久,可以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其价值底色。中国古代工匠秉持“德艺兼修、以德为先”的精神追求,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为一项技艺倾注毕生心血,力求达到“专深娴熟、精致玄奥”的极致境界,正是这种追求完美的职业态度创造了中华民族璀璨辉煌的器物文化。当前,新的时代任务需要工匠精神彰显当代价值。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由此,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新使命、新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其需培育的工匠精神是指与职业素质相关要素相符合,与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相一致,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相吻合的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敬业乐群”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需培养学生“干一行、爱一行”的意识,勉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岗位,热情饱满,尽职尽责。(2)精益求精的职业情感。“技艺精湛”是衡量从业者素质的基本标准,也是工匠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高职院校需培育学生专业专注、一丝不苟的精神品质,引导学生将对铸造精品的执着情感付诸行动之中。(3)吐故纳新的职业追求。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只有始终保持创新精神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扎根于世。因此,高职院校需培育学生勇于挑战自我、突破自我的斗争精神,树立独具匠心、吐故纳新的职业追求。

(三)产教融合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

实现产教融合的育人目标需要工匠精神作为价值支撑。一方面,工匠精神符合“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要求。作为工匠的灵魂之所,培育工匠精神能够铸就更多的“大国工匠”,储备丰富的优质技术人才,从而成就“制造强国”的梦想;另一方面,工匠精神契合企业文化的价值核心。文化力是促进企业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企业竞争的重要标准,纵观世界上基业长青的企业,无不是追求产品卓越,弘扬工匠精神的企业。因此,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既能对接企业需求,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又能承担历史使命,助力强国梦,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培育工匠精神的现实困境

自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工匠精神后,高职院校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就总体而言,仍存在许多不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工匠精神的培育面临认知、条件、环境等诸多困境。

(一)认知观念有所偏差

自封建社会以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根深蒂固,存在“士农工商”的等级划分与职业偏见,世人偏向于通过熟读圣贤经典步入官途,怀有“奇技淫巧,君子不为”的心态。现代社会中,这种劳动分贵贱的思想虽有所转变,但依旧影响着人们的职业取向。如今青年人多仍青睐于白领类的工作,哪怕薪酬不高,但至少“体面”,而对一些薪资可观的蓝领、灰领类岗位却有所斟酌。可见,社会认可度是求职者选择就业岗位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人们对技术技能型岗位的偏见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成为“工匠”的主观能动性。部分学生在经历高考的失意后,将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作为无奈之举,更有甚者怀着听之任之的消极心态。此时,帮助学生树立职业信心是促使其奋发向上的关键之举,而社会上有失偏颇的职业认知无疑会给学生带来雪上加霜的打击。工匠精神的培育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对未来职业的热爱之情,而如何让一颗颗畏缩、迷茫的心不被世俗偏见所扰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正是由于存在师徒相授的既定“行规”,中国古代工匠队伍才得以发展壮大。现如今,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也需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與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增多,学校一方面积极聘请行业师傅到学生之中讲学,另一方面也组织教师队伍到企业参加技术技能培训。这些措施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整体看来,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仍比较薄弱。(1)学校的专任教师多毕业于高校,业界实践经验不足,实操水平较低。学校虽有在师资培训方面加大力度,但由于培训内容及培训时间的限制,培训效果并不明显。(2)聘请的行业师傅虽实践经验丰富,但由于长期扎根岗位,面对认知观念、心理特征、社会需求与职工完全不同的学生群体,只有少部分师傅能应对自如。加之其繁重的工作任务,行业师傅做兼职教师的流动性较大,不利于学生系统、全面的学习某项技能。

(三)文化氛围育人乏力

荀子《劝学》有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作为两大育人载体,却各自坚守阵地,互不融合,使工匠精神的文化因子难以找到分解、落实的既定场域。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仍沿袭传统模式,致力于打造一个象牙塔世界,增加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感。缺少职业元素、行业理念的校园环境难以成为彰显工匠精神的实体,无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建设也很难融入高职院校的办学精神以及人才培养理念,某些急功近利、利益至上的风气甚至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当然,即使在与企业合作增多的情形下,要求企业按照学校的价值追求进行文化建设显然是不现实的。如何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寻求与企业的长期合作,达成育人共识,同时改进校园文化建设,这是未来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攻克的两项难题。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设计

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需要高职院校发挥培育主体作用,同时深化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共筑“工匠魂”,共成“强国梦”。

(一)双平台管理:加强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育的阵地建设

学校和企业作为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两大场域,需要强化阵地建设,既要引导学生养成纯粹的“工匠初心”,又要帮助学成形成良好的“工匠印象”。

1.高职院校应发挥主导作用,将培育工匠精神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积极培育学生的“工匠初心”

一是要强化价值引领。高职院校应将工匠精神融入办学理念,与立德树人的目标结合起来,从思想层面确立其重要地位,提升学校各部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也让工匠精神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二是规划课程设计。高职院校要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教育体系之中,让学生在接受日常的教育教学时感知工匠精神的存在。在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时,除了沿袭传统的思想道德课程、职业道德课程外,应增设解读工匠精神的课程版块,既纵向探寻其历史脉络,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过程中厘清其缘起与延续,又横向挖掘其当代价值,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中提炼其精髓与核心,通过古今中外的时间回溯与空间对比给学生埋下一颗工匠之魂的种子。而在专业技术教育中,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职业素养的需要,在坚守工匠精神内核的基础上扩大其外延,使之与各种专业素质对接,讲清楚工匠精神对任何岗位的不可或缺性,帮助学生增长养成“匠心”的决心。三是定制培养方案。高职院校要将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并将其作为衡量、评价学生的价值尺度,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养成敬业、专注的优秀品质。

2.企业也应肩负重任,在高职学生进行校外实训、顶岗实习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工匠印象”

一是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与规范,约束其行为,让学生在学习企业规章制度、体验企业文化精神的过程中改掉以往懒散、浮躁的风气,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二是挑选品行良好、技艺精湛的员工管理学生,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真正的工匠之魂,树立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

(二)双导师培育:加强学校教师和行业师傅的队伍建设

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双导师制”——学校教师与行业师傅,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备受青睐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学生工匠精神需要提升两支队伍的师资力量,努力打造“工匠榜样”。

1.高职院校要提升专任教师的“匠者”素养

一是对教师进行工匠精神教育,使其提高认识,端正态度,自觉抵制华而不实、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教师既要秉持“匠师”的情怀与操守,认真准备好每一堂课,设计好每一件作品,完成好每一项实验,将工匠精神渗透至教学的各个方面,又要坚守“严师”的职责与使命,高标准要求学生,不纵容其“得过且过”的学习态度。总之,高职教师要以一颗匠者之心,以自身的言行去感染、引领学生。二是调整师资比例,补给技能型教师资源。高职院校应适当降低学历门槛,积极引进实践经验丰富、实操水平过硬的专业教师,给学生树立具体、鲜活的技艺榜样;三是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既要在培训内容上增加技术技能实操课程的比例,也要采取多种方式保证培训时长和培训效果,让教师学到有价值的东西,使培训目的真正落地、落实。

2.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要通力合作,推动学校教师与行业师傅之间实现双向交流、师资共享

一是创设平台,修补双方能力短板。比如,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让教师在真实工作环境中承担责任,学习经验;与此同时,企业也选派业务骨干到学校任职,了解学生的特点,熟悉教学规律。只有通过此种真枪实弹的磨炼,才能促使其能力的快速提升。二是定期考核,确保双方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和企业要共同设计评估方案,对学校教师和行业师傅进行经常性的考核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双方尽可能达到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效果。

(三)双载体渗透:加强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协同育人

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形成相应的文化土壤,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作为两大文化载体,应该发挥协同育人作用,营造“工匠文化”氛围。

1.高职院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工匠精神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一是规划校园物态环境。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要让每一面墙都能说话”。当某种价值理念都能彰显于学校的一花、一草、一木时,必将引领学生的思想风尚,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因此,高职院校应将体现职业元素、专业特色的高質量设施、景观纳入校园布局,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而这些凝聚着匠者心血的物体将时刻陶冶、泽润学生;二是滋养校园活态环境。高职院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使学生感受、领悟、践行工匠精神。比如,开展“寻找时代‘匠人”主题活动,鼓舞学生发现每个时代的匠者之魂,探寻工匠精神的本质,激发其成为新时代“匠人”的决心。也可以利用情感共鸣的感染力,发挥榜样作用,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母校交流分享,用亲身经历向在校学生证明,在相似的学习、生活环境下所能取得的成就,从而增强学生成为“匠人”的自信心。

2.高职院校遴选优秀企业合作,并将企业文化纳入遴选指标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蕴含企业的价值追求,纵观世界上历史悠久的企业,无一不是有卓越精神文化的企业。因此,高职院校要秉持宁缺毋滥的原则,慎重选择合作伙伴,努力让学生在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态中参加实训,从而接受企业文化熏陶,体验工匠精神。

中国制造需要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呼唤工匠精神。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需抓住机遇,肩负起历史重任与时代使命,为培育“大国工匠”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韩玉麒,赵雪利.“工学结合”与“产教结合”教学模式异同探讨[J].知识经济,2011(14):131,133.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3]唐金权.“中国制造”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8(1):54-58.

[4]贾秀娟.产教融合视域下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14):77-80.

[5]陈纪伟.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的研究:以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8(11):128-132.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产教工匠培育
90后大工匠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