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本位背景下“多元化”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19-02-03卢江林罗宏李晓峰熊如意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生源多元化考核

卢江林 罗宏 李晓峰 熊如意

[摘           要]  学生本位,以人为本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灵魂核心所在。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学生的基础以及学习诉求存在较大差异,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探索方向多元,差异化及个性化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途径是告知改革的必经之路。

[关    键   词]  学生本位;多元化;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19)36-0168-02

2019年1月国家颁发《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同月在国家颁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要求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而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换言之,在学生本位的背景下,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诉求各不相同,知识储备和学习基础存在较大差异的实际情况,高职院校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因材施教,差异化、多元化甚至个性化培养。

但目前高职院校在“多元化”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本文将对学生本位背景下,“多元化”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多元化”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现代高职生源“多元化”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在进行扩招,专业人数急剧增加,高职生源也逐渐变得复杂化。以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目前生源来源主要分为三部分:从中职升学、重庆市组织的春季高考(即单招)以及全国组织的高考(即秋招)。其各种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

三部分生源中,中职升学占比16%,这些学生一般理论知识较为薄弱,动手实践能力较强;单招占比38%,这些学生知识储备一般,性格较为活跃,对理论教学比较反感;秋招占比46%,这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较好,学习习惯相对较好,对新知识接受能力比较强。如果将这三部分学生放到一个班级当中,由于基础的差异,教学效果必然不尽如人意,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团体进行差异化培养,因材施教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另外,2019年4月30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中指出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主要包含三类: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社会考生。其中社会考生的扩招无疑会加大高职生源的多元化,因此“多元化”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势在必行。

(二)现代高职学生学习诉求“多元化”

生源的多元化导致现代高职学生学习诉求各不相同。就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显示:其中为了找工作的学生与升学(专升本)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大。如果将这些学生放在同一个班级,采用相同的教育方法,显然是无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人才培养质量会大大降低。

二、“多元化”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的建设思路

(一)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在人才培养过程当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意愿。以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在传统的机电一体化班级之外,还设有重点偏向于理论教育的“专本贯通3+2”班、偏向于高级蓝领教育的校企合作“耐世特”实验班、偏向于技能训练的中德双元制“AHK机电一体化师”培训班以及偏向于提升学历增加知识储备的“中高职贯通3+2”班。在新生入校充分了解各个专业方向之后,学生通过自愿报名、考核遴选的方式,选择各个班级的学生,让学生在各个方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条道路,扬长避短,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监督机制、评价考核机制

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从来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事情,它需要一个庞大的团队来支撑。团队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因此需要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监督机制、评价考核机制。

同时针对学生,也应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监督机制、评价考核机制,从过程性考核、阶段性考核以及终结性考核多方面着手,考查学生学习情况,查漏补缺,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三)实行动态激励淘汰机制

为实行“多元化”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项目的建设,不可避免地有一定的资源倾斜,为提升资源利用率,同时保证学生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培养质量,在特色班级实行动态激励淘汰机制。以一个学期为周期,结合学生自愿申请以及学期考核结果的情况,对特色班级实施末位淘汰,以保证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普通班级的学生可以自愿申请,择优录入特色班级,以保证学员之间的竞争性。

三、“多元化”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的建设与实践

2017年我校成为重庆市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培育单位,结合优质校建设要点和自身专业的实际情况,以学生本位、切实提高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德技并修、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全面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多方参与,促进产教融合,积极开展“多元化”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一)校企合作“耐世特”高级蓝领教育实验班的探索

在学完大一课程之后,在学生自愿申请的基础上,与企业人力资源部合作从全年级机电一体化专业当中选拔24名优秀同学,成立校企合作“耐世特”高级蓝领教育实验班。实行单独培养方案,增加企业文化、质量管理、生产现场管理、产品检测等课程,并聘请企业工程师担任相关课程的讲师;另外在实习期间由企业指派导师以一对一师带徒的方式进行专门指导,注重技能的传承,使学生在毕业参加工作后能够迅速融入企业,快速找到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中德双元制“AHK机电一体化师”技能训练培训班的探索

在学完大一第一学期的课程之后,在学生自愿申请的基础上,从全年级当中选拔30名学生,成立中德双元制“AHK机电一体化师”技能训练培训班。实行单独培养方案,引入德国双元制培训体系以及德国职业资格证书,实行“1+X”培养,增加实践培训环节,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全面采用项目式任务驱动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按照技师标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联合培养“专本贯通3+2”继续深造培养模式的探索

在学生充分了解专业并自愿申请的基础上,成立“专本贯通3+2”班。与本科院校合作,实行单独培养方案,增加数理基础课程,夯实基础知识,引进本科院校前两年的学习科目,在完成高职阶段的学习后,经过考核筛选,进入本科院校完成本科阶段后两年的学习,从而获得学士学位,为想要提升学历的学生提供一条捷径,同时为本科院校的生源保证质量。

(四)学历提升“中高职贯通3+2”增加知识储备培养模式的探索

針对中职毕业生,当他们觉得自己理论知识不足,想要进一步增加知识储备或者提升学历时,可以选择“中高职贯通3+2”班。“中高职贯通3+2”是中高职院校合作,将5年的学习计划统一部署,实行单独培养方案,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并进一步训练动手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助力。

四、结语

面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常态,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重点是要紧扣提高质量的主题,强调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第一要务,同时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一是把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作为发展主线。不仅要面向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全面提高专业结构适应性、人才培养质量、知识创新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切实将专业发展重点引导到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上来;而且要面向不同群体的生源,全面提高专业覆盖面,拓展服务对象以及学生的发展方向,做到因材施教,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提倡开放合作和个性化培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三是把分类改革、机制创新作为主要驱动。推进分类明确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标准,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监督机制、评价考核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切实提高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卢利平,刘全生,张希艳.浅谈“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建设与实践:吉林省品牌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人才资源开发,2016(58).

[2]宋清昆,尤波,孙晓波.自动化专业建设与多元化人才培养研究[C].高教科研(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2006:321-324.

[3]贾玉瑛,崔桂梅.结合国家特色专业建设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科学,2012,15(1):186-188.

[4]赵光宙,齐冬莲.浅谈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多元化教学思想[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S2):80-82.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生源多元化考核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跨省生源调控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
专业化PK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