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个下功夫”:幼儿德育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2019-02-02龚春艳

科教导刊 2019年34期
关键词:指导思想

龚春艳

摘 要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并提出了“六个下功夫”重要的方法论。幼儿期是一个人道德、个性、习惯等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给予幼儿良好的品德教育,将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六个下功夫”将成为幼儿德育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关键词 “六个下功夫” 幼儿德育 指导思想 行动指南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12.073

"Six Efforts": Guiding Ideology and Action Guide of Children's Moral Education

GONG Chunya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Taizhou College, Taizhou, Jiangsu 225300)

Abstract At the 2018 national education conference,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education must take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as the fundamental task, and put forward the important methodology of "six efforts". Early childhood is an important period when people's morality, personality and habits begin to form. The good moral education given to children in this period will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a generation of new people with ideals, morality, culture and discipline, and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Six efforts" will become the guiding ideology and action guide of children's moral education.

Keywords "six efforts"; children's moral education; guiding ideology; action guide

2018年全國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这“六个下功夫”,正是重要方法论。幼儿期是一个人道德、个性、习惯等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萌芽阶段,教育方法论“六个下功夫”将为幼儿德育指明方向,并具体指导工作实践。

1 审视实然之境:当前幼儿德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1 重智育轻德育

当今社会,“高考独木桥”使家长、学校和社会把分数看作对学生教育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普遍认为读书是唯一的“正途”,读好书才能出人头地、改变命运。而道德品质不在考试范围内,行为习惯也不会影响考试成绩,使得本应处于主要地位的道德教育,实然降到了次要地位,也是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主要原因。在这种大的教育环境下,学前教育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过早地把考试、升学的压力放在幼儿身上,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家长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特长班,逼孩子参加各种竞赛,德育成为许多幼儿教师和家长忽视的部分。

1.2 重形式轻内涵

很多幼儿园开展德育相关活动只重视活动形式,活动开展的“形式新颖、规模宏大、有声有色”,但不注重活动的教育效果,不注重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实践,以及在实践中的道德情感体验,教育者这种“独白式”教育,缺乏足够的工作热情和动力,更谈不上结合幼儿心理创造性地开展德育了。建立完善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保证德育正确的导向作用。加强师德建设,保证教师在德育实践中身体力行、为人师表,更新德育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幼儿主体性,避免单向的说教和命令,引导幼儿从细微处入手,不断提高幼儿的道德素质。

1.3 重说教轻实践

幼儿德育的方式流于简单说教,轻行为实践、身体力行。家长、教师对幼儿进行德育时,普遍运用的方法是解释、说服。幼儿德育的方法以外在灌输为主,轻内在感情生成。教师在开展德育活动过程中,能够有效开展与主题有关的德育工作,但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忽略对幼儿道德行为的练习。另外教育者对幼儿主体性认识不够,受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认为幼儿就应该听从成人的安排,以命令强制性的手段给幼儿制定各种各样的规则,要求其熟记于心。这种强制灌输的方式虽然短期内见效快,但幼儿缺少内在的体验无法产生道德情感,只有将幼儿德育落实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行为,让孩子从内心深处认可和接受,满足主体内部自发的归属感和向善性,才能转化为道德行为。

1.4 重课堂轻家教

我国古代儿童启蒙教育非常重视伦理道德教育,一般在家庭中由家长进行教育,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的发展,儿童接受教育的场所逐渐从家庭转移到学校教育责任也逐渐地由家长转移给了教师,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每每听到青少年出现道德修养缺失问题,首先问责的往往就是学校和教师开展德育的成效。作为道德教育之初的家庭道德启蒙教育,对于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庭、幼儿园、社会教育要相互配合、相互一致,形成有效的教育网络,共同做好幼儿德育工作。

2 探析应然之策:“六个下功夫”成为幼儿德育行动指南

2.1 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

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底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是教育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非常强烈的,乐于与人交往,渴望同伴合作,有着对客观世界和人类道德探索的兴趣,这些都是幼儿道德品质、个性习惯建构的基础。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指出:“人格教育,端赖于六岁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适当基础。” 每个孩子都有烂漫的梦想,教育的奥秘在于帮助每一个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梦想,让每个孩子成为人生的追梦人。幼儿教育必须解放孩子的个性和梦想,保护孩子纯真的童心和多样的个性。提供孩子道德品质、认知发展、艺术修养、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使孩子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2 播下爱国种子,激荡爱国情怀

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的情感是人们思想和品德发展的而基础,也是人们开拓各种事业的强大动力。幼儿阶段是人生长河的开端期,思想意识形态开始形成,在幼儿稚嫩的心田里播种爱国主义的种子,让幼儿从小就把“祖国妈妈”铭记心间,是帮助他们树立爱国主义信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所在。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要寓教于乐、潜移默化,让幼儿通过直观的具体的形象去感知,注重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和心理倾向。如认识国旗、国徽、首都,认识家乡、祖国的名胜古迹;参加升旗仪式,瞻仰革命烈士陵园;利用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让幼儿了解民族风土人情,了解 “祖国之最”;在建军节、党的生日、国庆节对幼儿进行爱国、爱党、爱军教育,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播下爱国种子,激荡爱国情怀。

2.3 重视习惯养成,筑牢品德修养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一个人只有成人才能成材,只有立心立德才能立功立业。曾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学校学到了你认为的最重要的东西?”他回答:“在幼儿园,我学到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情要表示歉意;要学习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说明良好的品行和习惯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而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小开始熏陶,才能在孩子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对人的终身发展作用非常大。思想家孔子曾告诫人们:“少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道德教育渗透在人们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各个环节,在一定的道德规范制约下,在长期反复执行道德规范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个性品质。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家庭、幼儿园和社会需要协调一致、坚持不懈地进行长期的、系统的教育,促进幼儿品德教育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2.4 重视早期教育,增长知识见识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教育的本质是传授知识,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研究指出,如果把人在17岁测得的智力定为100%,那么40%在4岁前发生,30%在4-8岁之间发生,20%在8-17岁之间发生。0-7岁是儿童大脑快速发育时期,很多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针对儿童发展的关键期给予恰当的教育,能够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奠定基础。教育要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作为生长点,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培养幼儿乐于思索,敢于提出问题,解放幼儿的双手,幼儿自己动手、動脑的实践过程是思维能力产生发展的基础和源泉,也是幼儿不断获得关于周围世界知识的桥梁。知识的传承很重要,见识的培育更关键。幼儿对世界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他们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需要通过幼儿与事物、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构建起真正内化的知识体验,形成幼儿期所独有的知识经验。

2.5 弘扬传统美德,继承奋斗精神

幼儿德育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美德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民族历史传承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的根,也是民族的魂。中国教育思想历史悠久,德育相关内容也广泛体现,在古代蒙学教材和历代名人贤士的嘉言善行中,渗透着德育的内容和方向:孝(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信(讲信用、诚实守信);爱(善良、仁爱、赞美善行);仁(亲近仁者,学习德行);勤俭节约,懂礼仪,知廉耻等等。作为幼儿教师要善于挖掘传统道德中“美德”之本,作为德育的宝贵精神财富,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熏陶和引导,彰显中华美德、传承中华美德,为祖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建设者。

2.6 促进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养

优秀的教育,就是要通过学习实践,使孩子从自然人成长为拥有高尚的品德、创新的思维、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审美、劳动的习惯的社会人。幼儿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健全人格;通过艺术教育陶冶情操,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劳动的习惯,弘扬劳动精神,培养热爱劳动、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品质。只有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才能让其心灵丰盈、精神饱满,人格更完善、能力更彰显。通过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更丰富、更高质量的综合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一生的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金项目:2018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职前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8SJA2122)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C].2018.9.

[2] 董姝娜.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表述[J].地理教学,2018(12):23-26,54.

[3] 黎镇江.构建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的课程体系[J].贵州教育,2018(01):23-25.

[4] 以理想信念塑造挺拔灵魂[N].人民日报,2018-09-17(05).

猜你喜欢

指导思想
在数学活动中认识时间解决问题
跳单、双圈教学设计
对太仓市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幼儿园开展民间儿童游戏的指导思想与实施策略
浅谈对口升学英语复习策略
初中英语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中心
谈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问题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贯彻课标指导思想
分层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实施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