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律教育有效融合探究

2019-02-01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22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思想品德青少年

(山东省邹城市南屯煤矿学校)

青少年是祖国发展的基石和栋梁,青少年能否健康茁壮地成长,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前景,必须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日趋增多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已经凸显出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淡薄、思想品德的不成熟,为我国教育事业敲响了警钟,强化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法律意识,已是当代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律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近年来,青少年对法律的认知基本都是通过课堂获得的,而对法律知识讲述最多的就是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在思想教育品德教育课程中,法律教育的及时灌输,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让青少年知法懂法。

(二)有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

快速发展的社会,给新时期的青少年带来了许多新颖的思想理念,这对思想上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很难鉴别其中的是非真假。而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有效融合,能让青少年强大自己的内心,对面临的新事物、新问题能认真分析,避免厌学、厌世的压抑心理,从而使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

(三)有助于完善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律教育课程

传统教育工作中,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教师,都将把提高学生成绩作为首要目标,而忽略了对学生思想上的关注以及法律常识的传授,导致了学生只知道学习,对学校外的世界不能正确认知,甚至发生了“12岁男孩弑母”这样恶劣的事件。而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有效融合,能够完善这些教育的薄弱环节,从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完善提供有力的帮助。

(四)有助于提高社会治安的稳定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比例居高不下,对社会治安的和谐稳定产生了极大威胁。而学生三观的树立是决定青少年处事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思想的偏激、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的侵蚀,往往会淡化青少年本就不成熟的思想观念和法律意识。通过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有效融合,能够在根本上强化学生的思想品德观念,丰富并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知识,从而提高社会治安的稳定,为我国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律教育有效融合的建议

(一)强化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教书育人的途径有很多,课堂内外都需要思想品德教育教师的把控。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要多和家长沟通,提高家长的法律教学意识。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离不开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教育对学生而言,不仅是学生思想成型的启蒙教育,更是将要陪伴学生一生的终生教育。想要有效强化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就需要家长们在家庭中的大力配合。2018年12月2日,湖南省益阳市沅江泗湖山镇,一名12岁的男孩,持刀将生母杀害。孩子事后居然说杀的不是别人,是自己的母亲。而弑母的原因,是孩子在家抽烟,被母亲发现后用皮带抽打。父母的暴力行为往往会滋生出青少年犯罪的苗头,而家庭教育中法律知识的缺失,更使得青少年对法律的权威失去了敬畏。因此,教师可以增强与家长的沟通,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微信群,进行日常的法律小讲座,提升家长对青少年犯罪的防范意识;学校也可以创建公众号,为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律教育专门设置专题,及时更新和丰富法律知识。通过与家长的通力合作,可以逐渐在青少年的教育教学中,逐渐将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律教育有效融合,进而在基础上达到教学目的,帮助青少年成长。

(二)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变化

社会进程的加快,必然引起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而青少年在这样的氛围下,受到自身抗打击能力不高以及青春期等因素影响,极易变得思想偏激、抑郁自闭甚至犯罪。而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有效融合,能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起到及时矫正的作用。这要求教师在课堂内外不仅要时刻关注书本知识是否被学生良好地吸收,更要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和思想上的波动。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当在心理上能和青少年平等沟通的时候,学生才会将心中的抱怨、不安、倦怠甚至偏激思想和教师抒发出来。教师与学生拥有和谐的关系,才能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疏导不良情绪,进一步避免学生在处事中采取极端的行为。对学生的心里变化采取心灵上的沟通,能很大程度地疏导青少年向着积极的方向成长,有效帮助学生克服内心的障碍,这是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律教育有效融合的良好方法。

(三)拥有创新的教学思维理念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在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律教育融合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认真讲述教材上的知识,更要注重课堂内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定期的思想品德和法律知识竞答比赛,对设立优秀团体奖和优秀个人奖,另外可以增加风采奖等其他个人奖项,让每名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对相关知识进行普及和巩固。其次,可以通过学校公众号、校内新闻广播等采取优秀德育标兵评比活动,让学生逐步树立礼貌、诚信、善良、勤学等优良品德的榜样,同时也要要求以遵守校规为前提。从小事抓起,评比范围更要延伸到家庭、社会等课堂外,将校内的小课堂转变成社会的大课堂,以此让学生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让青少年积极健康地学习成长。最后,可以建立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读书会”,形式要丰富,除了书本,还要配合多媒体播放现实案例纪实、《人民的名义》等相关的影视剧,定期组织青少年参加,并让学生写出感想借以激励青少年自身的学习与成长。要做到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有效结合,创新的思维是最有效的途径,它不仅加快了青少年对知识的吸收和心理的疏导,更为思想教育和法律教育事业提供了良好可用的新模式,从而完善了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律教育课程。

(四)结合新闻实事现身说法

现在正处于自媒体迅猛发展的新时代,青少年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已经不局限于书本、报纸和电视。手机上的消息快速传播方式有很多,可是在没有正确引导的情况下,青少年的关注点往往只有游戏、动漫和娱乐八卦等信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合理运用新时期自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如刷微博、读取手机百度新闻等学生最常接触的方式,将相关的教育知识传输给青少年。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运用网络获取健康信息,也可以将真实的事件快速传递给青少年引起他们的反思和探讨,不仅活跃了课堂,也能让学生感同身受。这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律教育有效的融合提供了最直接的帮助,从而大大提高了青少年的家庭、社会责任感,能够培养青少年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优秀传播者。

三、结论

总之,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律教育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树新风的坚实基础,而相关的教育已经不能简单局限于书本。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律教育有效融合,不仅能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更能为国家的长治久安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思想品德青少年
选择
青少年发明家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加强高中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对策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论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符合课程特点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