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研究

2019-02-01万小涛上海中建东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海200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20期
关键词:时期设施植物

文/万小涛 上海中建东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1、序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居住条件逐步改善,居住区建设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有健康的生活环境,还需要有完善的生活配套。儿童是每个家庭的核心,他们的生理、心理、身体素质及行为发展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儿童的健康成长已成为社会发展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居住区为儿童配套的活动场地也开始备受关注,如何优化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并解决现有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研究。

2、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研究

2.1 儿童活动的行为特征及需求分析

早在2002年联合国就将“儿童”的年龄上限定为18周岁,不过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0-12周岁的孩子不论从心理还是生理都是认知和玩心最重的时期,而13-18周岁的孩子正是由少年迈向青年的过渡期,在心理与生理上逐渐趋于成熟,是一个追求个性的青少年,他们要求个性化、社交性与挑战性,已不是具有普适性的环境所能满足的,所以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都会把0-12周岁这个时期的儿童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而儿童活动场地设计还必须考虑在这个时期儿童不同阶段的行为特征,以及他们所处阶段的不同需求。不同的年龄段儿童的活动方式也各不相同,我们可将0-12周岁的儿童细分为3个阶段:0-2岁幼龄时期,3-6岁低龄时期,7-12岁学龄时期。

0-2岁的孩子正处于幼龄时期:行动感知、父母陪伴游乐。这时候的宝宝经历着坐、爬、站、走等阶段,渴望与外界接触,但又离不开父母的亲密看护。这一阶段的儿童更多需要有阳光的爱抚以及对大自然的感知,与父母一起探索未知的一切。

推荐的功能模块选择有:看护坐凳、婴儿车位、攀爬山丘、摇摇乐、色彩认知等。

3-6岁的孩子正处于低龄时期:模仿、互动游戏。这时候的宝宝会模仿大人的行为,对周边的事物有一定的判定能力;他们开始像小皮猴一样精力旺盛,热衷于各种互动游戏。这一阶段的儿童需要的是安全性,他们会有抑制不住的兴奋容易造成身体上的损伤。也需要开放有趣味的设施让他们有自由发挥的场地。

推荐的功能模块选择有:儿童剧场、彩色跑道、数字认知、涂鸦墙、跷跷板、组合秋千、梅花桩、弹跳蹦床等。

7-12岁的孩子正处于学龄时期:挑战、组织。这时候的孩子学习能力日益增强,逐渐有指向性的兴趣爱好,喜欢结伴而行,开始进入初步的社交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需要互动性和新鲜感,也需要有创意和探索性,好奇心使他们更善于发现其中的奥秘,喜欢探索那些他们不太明白的地方。

推荐的功能模块选择有:攀爬网、平衡木、梅花桩、攀爬岩点、沙地、多动能组合滑梯等。

2.2 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原则

(1)安全性。从人性化的角度考虑,无疑安全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首先场地及周边环境应安全,选址不应靠近车道水池等危险因素,其次是场地内的安全,场地宜尽可能开阔平坦,不应有台阶,若有坡度也不宜超过3%,便于婴儿车推行;如有高差需设计防护栏杆,垂直杆件的杆间垂直净距不应大于0.11m;如设计场地上存在0.4米高差,必须设计栏杆。场地内不得出现坚硬、异形、锐角的坐凳、花池及构筑物等。儿童活动场地的器材须选用安全耐用材质,避免设施历经长年风吹日晒老化折断,或长期踩踏造成的断裂、翘壳、表皮脱落等对小孩造成二次损伤,同时考虑材料产生冬暖夏凉作用;看护区座椅距离儿童设施的距离不得大于 4m,也不得少于常见设施安全距离 1.8m,以便看护者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儿童游戏点;每个活动空间的大小须满足器械的安全活动范围,活动器械周边应考虑足够的安全缓冲空间和交通空间。儿童活动场地内须设计有安防设施,全方位监控场地,布置安防设施时应注意视觉盲点。

(2)认知成长性。人一生的基本难题和重大难题(如学会直立行走、手足分工、认识万物、掌握语言、习得行为、学会审美等等)都是婴幼儿时期解决的,据统计人一生所获知识概念的95%左右是5岁前的孩子学来的。因此儿童活动场地寓教于乐的设计至关重要,设计应融参与性、多样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为儿童创造一个轻松、愉快、赋有文化内涵活动场地,以培养儿童智力、思维、耐力等综合能力为原则。

(3)主题性。以故事线串联场地与设计活动设施。如以海洋为主题,场地主色可设计为蓝色,用动画作为故事线,设施可以是片中角色也可以是海中的生物,既给孩子们带来了的更加丰富的游玩乐趣,又能了解海洋知识。还有更多的主题如航海、森林、昆虫、星空等等一系列,通过这些主题性的符号来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力,同时帮助他们更加快速便捷的认知这个多彩的世界。

(4)人性化。看护区坐凳设计为高低坐凳,满足成人及儿童人体工学设计的要求。成人坐凳高度为 0.45m,凳面宽度为 0.6m 为宜,方便摆放妈妈包临时换尿布等;儿童坐凳高度为 0.25m,宽度为 0.45m 为宜;侧面根据需求人性化倾斜及弧角设计减少儿童安全隐患,同时满足儿童坐、倚靠等行为;洗手台设计应设计高低洗手台,适合不同儿童使用的高度,宜选用 0.55m、0.35m两个高度,满足高、低龄儿童使用,这一时期的孩子玩心较重,缺乏自律性,所以水龙头应采用自动复位的水龙头。

(5)区域性。儿童活动场地首先要与大区景观统筹规划,使整个居住区景观协调统一。活动场地绿化与整个小区的植物配置相得益彰,形状色彩既要与大区景观相互融合,又相对独立且自成一体。儿童活动场地的内部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儿童对场地功能的需求,将儿童活动场地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区域:0-2岁活动区域、3-6岁活动区域、7-12岁活动区域;大孩子们奔跑速度往往较快,边玩乐奔跑边大声笑喊,忘我玩耍的同时不会顾及到是不是会伤害或者吓到幼龄时期的年龄小的孩子,所以分区就显得比较必要了。同时老年关怀也必不可少,除了这三个区域外我们还应该单独设计一个老年活动区,幼儿户外活动时候需要家长的看护,现在年轻的父母基本忙于工作,看护孩子的重任很多由退休年龄的老人们担当了,所以活动场地内也要照顾到老年人的需求。

2.3 儿童活动场地的植物设计

植物是儿童活动场地必备的设计元素,设计上要意识到植物对于儿童具有一定的观赏学习和玩耍价值,通过色彩鲜艳、形状奇特的植物花朵和果实激发儿童对自然植物的兴趣和拓展儿童的认知,同时也要考虑减少意外伤害的可能。

(1)遮荫挡风。在场地西侧及南侧密植乔木以满足夏季西晒遮阴需求,东北侧结合乔木密植灌木层以满足冬季挡风的需求。

(2)围合。灌木类场地界定的作用,作为边界的围合,封闭的比例宜达到70%。

(3)树种选择。选择无刺、无毒、无飞絮、不过敏的树种,不使用枝叶有硬刺和枝叶形状呈尖硬剑状或刺状的植物; 可选配一些鸟嗜、引蝶、花卉蔬果等植物品种,充分让社区的孩子亲近自然、观察自然、感受自然;选择萌发力强、直立生长的中高型灌木和高分枝植物。场地内禁止设计60cm以下硬枝植物,避 免低处枝丫影响场地使用,并防止攀爬造成威胁。

结语:

儿童健康的成长离不开健康的生活环境,儿童活动场地是居住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居住区环境氛围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知识性、趣味性的儿童活动场地,能更好的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快乐的学习与成长。

猜你喜欢

时期设施植物
民生设施非“摆设”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哦,不怕,不怕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