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客死

2019-01-31郑惟知

美文 2019年2期
关键词:乡关热土余光中

郑惟知

离却了热土,文化才是永恒的根。

2017年12月14日,台湾诗人余光中逝世,享年90岁。

当妈妈在电话里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时,我愣了一会,旋即问道:“那他葬在哪里呢,台湾还是大陆?”

妈妈被我问怔了,顿了一会儿,“大概是台湾吧,要看子女和老人的意愿啊。”

嗯,老人的意愿还不清楚吗?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一首《当我死时》,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那么,老人意愿的可行性呢?想想也知道,着实不大。

我突然心疼起這个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老人,放下“乡愁诗人”的名号,放下脍炙人口的诗篇,此刻的他,是一个客死异乡,不能还乡安葬的游子。

我无意于分离两岸,但确实不能“直把他乡作故乡”。

曾有人问季羡林老人一个问题“当所有世界末日真的来临,主义和宗教,到底哪一个先消失?”

经历了牛棚的李老回答得很谨慎,“差不多吧,差不多。”但又严肃地说道:“我想,主义会早一点吧,大概,早一天?”

放下锱铢必较水火不容的意识形态,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那份敬畏的宗教似乎更能立于人类的共性,扎根于人类最直面的本真问题,因而逆境之中,往往笃信宗教,譬如魏晋,譬如五代十国。

同理,放下三缄其口的历史遗留问题,归乡,应是两岸人共同的情感支点,其抚慰人心,就如同逆境之时宗教之于主义。

那么问题来了,归乡不假,毋庸置疑,但是乡关何处?

国名党元老于右任有一首《哭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唯有痛哭。”不假思索,对于他们那一代人,大陆理应成为故乡。

他们在这里生活,在这里成长,颠沛流离之时,匆忙之中,大陆留下了翘首以待的母亲,留下了家庭的温暖,甚至还有新婚的娇妻,嗷嗷待哺的婴孩儿。甜蜜又惆怅的回忆勾着他们远眺故乡,但金门炮响又让他们明白归乡无望,哭断肝肠。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与他们,大陆藏着他们全部的欢笑泪水和生活密码。

“金门炮停”“九二共识”“两岸三通”“最高领导人握手”政治限制被放宽,政策支持,但“台独”却随着新一届领导人的上任愈演愈烈,甚嚣尘上。

血脉亲缘当然割不断,问题出在了哪里?

随着余光中这么一代人的逝去,那些甜蜜怅然勾人心魄的回忆很可能会永远地被带走封存,再难感知和体会。另一方面,不得不否认的是,年轻一代对于大陆的体会日趋浅薄,并且,随着大陆的发展变迁,很多共性的文化血脉也被打断,难以传承。

“当你的梦中情人改名叫玛丽,你要怎么送她一阙琵琶蛮?”

我们从来不缺让台湾回归的底气信心和一份包容,更不缺让举世为之瞩目的经济实力,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台湾人民尤其是年轻一代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正归属感。

实际上,不必谈台湾,连我们自己,面对“乡愁”二字似乎都有茫然和无所适从,我们把有历史的房子拆了,改成金碧辉煌的样子,一副土豪气派。

——内心一片荒芜,乡关何处?看着京都几百年前的木质结构的寺庙,再看看大陆迷宫一般通天的高楼,我们的归属感,在冰冷的水泥中苟延残喘吗?还是已而奄奄一息了?

很多年前有一位中国的文化人,离开了祖国,认为自己从此将成为没有根的树,几个月后,他走进国外的一家图书馆,在馆藏的典籍中,他看到了《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在那个昏黄的充满旧书气息的空间里,他嚎啕大哭。

离却了热土,文化才是永恒的根——“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我祈祷文化不亡。

猜你喜欢

乡关热土余光中
红色热土佛山
我欠乡关一首诗
不怕找茬
中秋夜雨
中国快递“热土”走向世界
我的梦在秋天里有点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