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越大洋的互动

2019-01-31唐博

财经国家周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郑成功军火英国人

唐博

1670年6月23日,台湾承天府(今台南市)的安平。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两艘小型帆船“万丹”号和“珍珠”号,从东南亚的爪哇基地启航,经由南海抵达这里。这是郑成功驱逐西方殖民者收复台湾后,首次访台的西方商船。

两艘船的货运主任埃利斯·格里斯佩登陆,在两名郑氏集团官员的陪同下,向郑经当面递交了公函,希望能从这里打开中英两国海上贸易的大门。作为郑成功的长子和继任者,郑经没有慢待这些英国人,而是安排军民夾道欢迎,鸣锣放炮,气氛热烈。他很清楚,英国人和郑氏集团都渴望贸易。只要条件合适,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处。

寻觅:无心插柳

1600年,英国人筹足了商业流动资金,正式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开始了对东方贸易的追寻。两年后,他们在爪哇岛的万丹建立了首个商馆。可是,直接跟中国做生意的努力一直没成。在很长时间里,英国人只能从日本人手中购买中国商品。造成这个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英国和荷兰的海上争霸。在东南亚香料市场,英国人一直被荷兰人压制,连爪哇的基地也很难守得住。有荷兰人阻挠,英国人根本找不到跟中国官府接触的可靠渠道。

清兵入关以后,中国腹地陷入长期内战。倒是活跃在福建沿海的郑氏集团,在郑芝龙的擘画下越做越大,成了中国沿海地区资本最雄厚、贸易范围最广的海商集团。

协议

最终,郑经做了一些让步,部分货物免税,部分货物征收3%。1672年10月,贸易协议正式签署。

明清鼎革之际,郑芝龙降清,长子郑成功却走上了抗清道路。他不仅重整家业,保住了郑氏集团的基本盘,而且以厦门为根据地,跟日本、吕宋、暹罗、交趾等国做生意,还在大陆沿海秘密收购和转运物资。郑氏集团的外贸和资产规模迅速扩大,为抗清事业提供了财力支撑。

郑氏集团的扩张并非一帆风顺。清廷在海上打不过郑成功,就索性将“海滨居民尽迁于内地”,在沿海地区“设界防守,片板不许下水,粒货不许越疆”,沿海“三十里村庄田宅,悉皆焚弃”。这种统称“迁界禁海”的政策,给郑成功造成了粮食和军火供应困难。

为了渡过难关,郑成功一方面东进收复台湾,扩大根据地,开展军队屯田,鼓励私人垦荒,另一方面就是大力发展海外贸易。郑成功和郑经的外贸政策非常宽松,欢迎除荷兰以外的世界各国来台湾做生意。

英国人有对华贸易的急切需求,郑氏集团有强烈的外贸意愿,再加上中国大陆“迁界禁海”,闭关锁国,这一切都促成了英国东印度公司把商船开进了台湾。

谈判:底线之争

公函交给郑经,表达贸易意愿,并不等于万事大吉。格里斯佩还希望跟郑氏集团商定双方贸易的具体事宜。可是,郑经这边的回应有些迟缓。到了9月10日,实在等不及的格里斯佩就找人帮忙,向郑经转交了一份《关于设立商行的二十条条约》。

这份文件提出了五方面诉求:一是自由贸易,二是航行自由,三是行动自由,四是关税自由,五是随时修订。前四方面归结起来,就是排斥官方干预,尽量豁免关税。第五方面英国人给留了口子:以后想要什么额外利益,就随时提,随时加。

显然,英国人这些诉求,充斥着欧洲早期殖民者的霸权逻辑,能捞多少就捞多少,根本不考虑中国人的感受。

台南市景区古堡内描绘的安平港历史风貌的壁画。

郑经虽然欢迎外国人来做生意,对外贸的需求也很迫切,但对于英国人的条件,也不想全盘接受。他认为,其他条件都好说,但关税事关经济主权,不能让步。因此,他坚持要求对进出口货物征收关税,对英商租赁的房屋征收地租,对进港的英国商船解除武装。接下来,郑英双方就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讨价还价。最终,郑经做了一些让步,部分货物免税,部分货物征收3%。1672年10月,贸易协议正式签署。

虽然有了贸易协议,但英方似乎没什么契约精神。他们对协议中“英船入港停泊时,各种军器及英人所掌管之帆船等移交郑方”的规定尤其不满意。于是,双方又谈了三年。此时,郑经忙着跟清军作战,急需进口大量军火。于是,双方在1675年达成了补充协议,郑方承诺不再解除进港英船的武装,但要求英方增加军火供应。

郑经的两次让步,让英国人有了得寸进尺的错觉。接着,英国人借口郑经曾答应免税一年,又是抵赖拖延,又是行贿送礼,还拿停止军火贸易来讹诈,就是想让免关税从临时承诺变成永久制度。

不过,英国人失算了。郑经从没打算在关税问题上继续让步。毕竟,3%的关税在古今中外也算是超低税率了。最后,这项诉求不了了之。

买卖:浅尝辄止

英国东印度公司很看重台湾的地缘优势,1671年就在这里设立了商馆。它希望能把台湾作为中转站,从吕宋购买金银和黄铜,从日本购买木箱和柜子,从中国大陆购买瓷器和生丝,形成英国在远东的贸易体系。

虽然台湾和大陆隔海相望、资源丰富,但想购买大陆的货物却没那么方便。福建地区战事频仍,加上清廷的“迁界禁海”政策,让英国人在台湾很难买到大陆货物,也没办法经由台湾把货卖到大陆去。“登陆”对他们来说太难了。

转机来自1673年爆发的“三藩之乱”。由于福建卷入其中,郑经趁机挥师西进,浑水摸鱼,一度攻陷了福建沿海多个州县,并在厦门建立了前进基地。英国东印度公司敏锐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登陆”契机。

1676年,英国人跟着郑经来到厦门,设立了商馆。两年后,厦门商馆升格为中国总商馆,连台湾的商馆也归它管。英国人寄希望它能就近采购中国大陆的货物。可是,由于福建战局多变,清郑双方反复拉锯,厦门商馆几乎无所作为。1680年,郑经败退,撤离福建。厦门商馆也随之关闭。

“登陆”虽然失败,但英国人的对华贸易也非一无所获。郑氏集团之所以给英国人免房租和低税率的优惠,看重的还是双方的军火贸易。郑英贸易协议中就规定,来台的每艘英国商船,必须随船卖给郑方200桶火药、200杆火绳枪、100担英国铁。为了得到这些军火,郑氏集团的官员有时候一高兴,甚至愿意垫付运费。

在郑经看来,和英国的贸易只局限于军火贸易,为的是给抗清战争供应军需。至于英国的棉布、麻布、胡椒等特色产品,在台湾根本卖不动。反倒是台湾跟日本的贸易做得火热,郑氏集团几乎垄断了对日贸易,台湾的砂糖和鹿皮,源源不断地运往日本,换回当地的黄铜和白银。此情此景,让英国人无比羡慕,而又无可奈何。

1683年,清廷统一台湾。施琅率领清军抵达台湾以后,英国台湾商馆立刻派人前来拜谒,要求得到保护和继续贸易。施琅答应了前者,但对后者不置可否。两年后,清廷结束了“迁界禁海”,开辟了“四口通商”。英国人的对华贸易口岸随之告别台湾,转向广州,从而开启了18世纪广州中英贸易的序幕。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

猜你喜欢

郑成功军火英国人
英国人的度假历史
这个英国人在长城捡垃圾22年
谈天气
台破获“最强军火走私案”
冷眼看世界军火贸易
英国人的姓氏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