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遗”小镇哈尔施塔特

2019-01-31王高岩

旅游纵览 2019年2期
关键词:施塔特世遗盐矿

王高岩

湖光山色,如诗如画景致怡人

一早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乘车出发,经过大约两个半小时的行驶抵达海拔510多米的哈尔施塔特。一步入小镇,顿觉眼前一亮,依山傍水的小镇好似一条随风舒展开的丝带,飘落在蓊郁茂密的青山与碧波荡漾的湖泊之间,远远望去就像一幅大写意的中国山水画,让人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叹为观止。小镇四周群山间、湖面上萦绕着一层淡淡薄雾,为小镇增添了一份梦幻色彩,这些薄雾随着微风或气流不断变换着姿态,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沉沉浮浮,飘忽不定,将小镇装扮得如同人间仙境一般。置身这样一座景色秀美、充满诗情画意的小镇中,一种心旷神怡之感油然而生。

镇中清澈的湖泊,是哈尔施塔特风光最美之处。站立湖畔,放眼观瞧,只见湖水在微风吹拂下荡起阵阵涟漪,泛起的涌浪轻轻拍打着湖岸,发出清脆的“叭叭”声。湖面上有许多天鹅、野鸭和叫不上名的水鸟,它们有的自由自在游弋着,有的互相追逐嬉戏,有的扑打着翅膀翩翩起舞,这些湖中的精灵们不时发出欢快的鸣叫声,这叫声与湖水拍打湖岸的“叭叭”声融合在一起,奏出了一段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湖中不时有载着游客的观光艇驶过,艇尾犁开湖面留下的长长V字形白色航迹,成为湖面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秀丽的湖光水色,为当地人提供了优美的休闲环境。一些临湖而建的房屋离湖边仅几步之遥,时值盛夏季节,许多人来到湖边,或两三好友坐在树荫遮挡下的阴凉处,吹着湖面上刮来的凉风谈天说地,或一个人拿着书聚精会神地阅读,还有不少老年人静静地坐在湖边观赏风景,这人与大自然的水乳交融,不经意间构成了一幅唯美和谐的画卷。

木制小屋,古香古色千姿百态

漫步小镇中,边走边看,我发现镇中的建筑全都为木质结构,极具特色,一间间一幢幢顺着临湖的山坡而建,高低错落,层层叠叠,每一座都可以推窗见水,将湖光美景收入眼底。这些房屋,既有十二世纪兴起的哥特式,十五世纪盛行的文艺复兴式,十七世纪受到追捧的巴洛克式等古香古色的老建筑,也有为数不多近年建成的充满浓郁现代气息的新式建筑,可谓千姿百态。不同的建成年代,不同的建筑风格,同样的木结构,如同一本记录岁月变迁的年鉴,悄无声息地折射出小镇悠久的历史。有意思的是,小镇中的建筑,不论老式的还是新款的,每一座房屋造型、房顶、外墙面的颜色都不同,可谓一房一样,一房一色,简直就像将安徒生笔下的童话小屋搬到了现实中。走到一座哥特式老建筑前,望着这几百年前的房屋,驻足凝望,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法国伟大作家雨果关于建筑的一段名言——“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人類的全部思想,在这本大书和它的纪念碑上都有其光辉的一页”。哈尔施塔特镇的木屋很好地诠释了雨果的观点,它们穿越时光隧道,留给人们的除了建筑艺术的美,还有前辈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与精湛技艺。

镇中风格各异的小木屋露台上都载满绿色植物和赤、橙、黄、白、紫、粉等颜色的鲜花,一片郁郁葱葱、姹紫嫣红、生机勃勃的景象。绿植中的藤蔓类植物,枝叶低垂,好似身姿婀娜的少女,正在低头梳妆打扮着自己;各色花卉,则沐浴着阳光竞吐芬芳,宛如漂亮的少妇,争相展示着自己的雍容华丽。这些花花草草与童话般的小屋相互映衬,将欧式田园那特有的浪漫格调体现得淋漓尽致。望着这些经过主人精心打理的露台,我好像看到了很多欧洲影视剧中妙龄女郎站在露台上,身倚栏杆顾盼生姿的情景,情不自禁感叹:“难怪许多欧洲文学力作中都少不了在露台上发生的浪漫故事”。

“盐矿宝地”,绿水青山中的财富

在小镇中逗留期间,我感到镇中的人们对木头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不大的哈尔施塔特镇,除了年代久远的老屋外,几座刚刚开建的新房仍用木材打造。不仅如此,还随处可见木头制品——房屋上精美的木雕装饰,用以指示道路走向的木制路标,学校、公共设施的木头指示牌,餐馆外面挂着的显示自家特色菜的木制样品,大大小小商店中出售的木刻饰品……见我十分好奇,陪同我的奥地利朋友告诉我:这里的人们对木头如此偏爱,是有深厚历史渊源的。据史料记载,公元前900年,哈尔施塔特发现山盐矿,人们便开始开采。每天采矿工人要从山脚下攀登到几百米高的盐矿口,然后顺着经过特殊设计制成的木头滑道,滑到约450多米深的盐矿中劳作,而多年来正是这特制的木滑道,很好的保护了矿工们的生命安全。他们辛勤劳作生产出的被称作“白金”的矿盐,大大促进了小镇经济的繁荣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为奥地利皇室提供了大量财政收入,一时间哈尔施塔特镇成为令人羡慕的“盐矿宝地”,很快名扬奥地利乃至欧洲各地。于是许多追逐创意地建筑设计家、画家、艺术家和浪漫的文学家、诗人先后慕名云集于此,一边惬意地生活、一边潜心创作,陆续留下了大量文学、艺术珍品和精美建筑。现在位于小镇中心的天主教堂和耶稣教堂就分别建于公元748年和1320年,是小镇建筑中的经典之作。

盐矿业给小镇带来的兴旺发达,令哈尔施塔特人世代铭记在心,后来当地人在小镇唯一的广场上竖立起一座身背木制盐桶的盐矿工人雕像,生动再现了木头在先辈辛勤劳作中重要作用,意在告诉人们小镇人与盐矿和木头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

如今因矿盐业致富的哈尔施塔特小镇,虽然停止了盐矿开采,但坐落在海拔3000多米的阿尔卑斯山脉怀抱中、高山湖泊旁的它,由于很好地保持了上苍恩赐的原生态风貌,现今凭借茂密的山林,碧绿的草地,娇艳的鲜花,清澈的湖水、新鲜的空气,童话般的小木屋营造出的人间仙境般的风光,已成为世界上最热门的风景名胜之一,一年四季游客不断,通过旅游业,将先人创造的致富路延续了下来,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游览的时间一晃而过,告别哈尔施塔特小镇,它那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景色皆美的湖光山色,那古香古色的童话小木屋,那“盐矿宝地”的历史与发展,一一印在了我脑海中,我永远记住了这张“天堂寄来的明信片”。

猜你喜欢

施塔特世遗盐矿
奥地利小镇
泰国呵叻盆地沉积演化特征及钾镁盐矿成因
世遗里的非遗:同里“剪南春”掌门人的艺术人生
奥地利HALLSTATT哈尔施塔特
盐矿水溶开采地表塌陷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
“西班牙之光” 马德里旁的世遗小镇托莱多
老照片
举世无双
高温下的盐矿工人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