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价格冲击下中国小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及出口影响因素研究*
——以大蒜产品为例

2019-01-31邹嘉琦董雪艳葛颜祥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大蒜出口价格

邹嘉琦,董雪艳,葛颜祥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泰安 271018)

0 引言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中国农产品市场进一步放开,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带动了中国同丝路沿线国家的小宗农产品、工业等原料的输入快速发展,芝麻、花生等小宗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水平也由此迎来新的挑战(谭晶荣等, 2015; 詹淼华, 2018)[1-2]。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指出,“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提升行动,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大蒜作为中国出口创汇和平衡对外贸易逆差小宗农产品的重要代表,年均出口量在贸易总量中占比70%以上。以大蒜产品为例,对市场价格冲击背景下小宗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以及其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对认清我国小宗农产品产业发展趋势、引领小宗农产品产业向国际市场迈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有关小宗农产品的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价格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利用ARCH类模型(姚升等, 2012; 邱书钦, 2013; 陈子豪,胡浩, 2017)[3-5]HP滤波和季节调整法(赵姜等, 2013; 李京栋,张吉国, 2015; 高小丹, 2017)[6-8]的分析表明,虽然不同品种的农产品价格波动规律存在差异,但总体上均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波动特征; 在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方面,自然灾害和农户生产决策的滞后性是农产品播种面积和产量变化的首要原因,是造成价格剧烈波动的决定性因素(贺梅英,庄丽娟, 2017; 张雯丽, 2018)[9-10]; 生产、供求、价格等信息的缺乏,以及由信息传导不畅所带来的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会进一步加剧市场价格的波动(严丹, 2012; 刘召娟等, 2013; 刘雪锋,刘超群, 2015)[11-13]; 产品出口价格和游资炒作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不容忽视(张利庠等, 2010; 刘慧,李宁辉, 2014; 姜辉,查伟华, 2016; 肖端等, 2017)[14-17]。二是对其出口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大蒜等小宗农产品出口具有持续增长、竞争力强劲、价格优势明显、出口市场稳定以及产业集中度高的特点(肖小勇,李崇光, 2013; 李京栋,张吉国, 2015)[18],而低耗、高附加值是解决我国产销失衡矛盾、促进产业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赵海燕等, 2013; 陶艳红,熊巍, 2016)[19-20]。

已有文献对该研究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证基础,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对近期大蒜产品国际贸易状况关注较少,尤其是缺乏对2014年以来大蒜出口情况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其次,作为小宗农产品市场的“晴雨表”,市场价格对大蒜产品的产销水平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市场价格对大蒜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鉴于此,文章在对2001—2017年中国大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系统评价的基础上,借助VAR模型定量分析市场价格对出口贸易活动的影响,并提出提升中国大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1 出口贸易概况

1.1 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

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大蒜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2001—2017年间,中国大蒜产业发展成就显著,全国种植面积与产量分别由58.49万hm2和789.41万t上升至89.56万hm2和2 048.23万t,[注]相关数据来源于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http://zzys.agri.gov.cn/moazzys/zzydata.html整体表现为波动上升趋势。大蒜种植区域呈现明显的集中性,重点分布在河南、山东、江苏、四川和云南等地。大蒜产区的集中性特征为大蒜运输、存储与加工提供便利,同时,庞大的大蒜供给市场也为出口贸易提供了必要基础。根据中国食土商会大蒜分会数据显示, 2017年中国大蒜产品出口额达31.90亿美元,在蔬菜出口总额中占比20.55%。大蒜产业在增加农产品产值和出口创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1.1 出口数量、金额呈波动上升趋势

根据联合国UN Comtrade数据库和商务部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 2001年中国大蒜进口量49.54 t,仅为出口量的0.01%; 2016年进口量增长至126.4 t,但其在进出口总量中仍占比0.08%。可见,大蒜出口在中国大蒜进出口贸易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以保鲜大蒜为例, 2001—2017年,中国保鲜大蒜出口贸易大致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出口金额波动上涨幅度大于出口数量波动幅度(图1)。具体来说, 2001年,中国保鲜大蒜出口数量为54.64万t,出口金额2.07亿美元; 到2017年,中国大蒜保鲜出口数量为169.00万t,出口金额达21.56亿美元; 出口数量年均增长率为13.08%,出口金额年均增长率为58.85%。

图1 2001—2017年中国保鲜大蒜出口变化趋势

1.1.2 出口产品结构单一,有待进一步优化

目前,中国大蒜出口品种主要包括保鲜大蒜(占比85%以上)、脱水大蒜(占10%左右)和醋腌大蒜、冷冻大蒜等。由表1可知,保鲜大蒜与脱水大蒜仍是中国大蒜出口的主力军,整体出口产品结构表现为单一化特征; 从出口数量占比来看,保鲜大蒜占比呈波动式下降趋势; 同时,在价格走高的国际市场形势下,脱水大蒜尚未出现出口量下滑现象,也可侧面说明当前国际脱水市场原料紧缺的现状。以上表明,中国大蒜出口产品结构可能面临优化升级的挑战。

图2 2001—2017年中国大蒜出口量分国别情况注:样本国取自2017年出口量排名前六位国家,相关数据来自商务部网站

表1 2009—2017年中国大蒜及制品出口量 万t

1.1.3 出口市场稳定,区域分布较为集中

大蒜是中国出口商品中的大宗农产品。凭借着蒜头大、质量好、耐储藏、上市时间较早等天然优势,中国大蒜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虽然历年的出口国家出口额占比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仍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巴西、中东和欧美地区。其中,印尼一直是中国大蒜出口的核心贸易国, 2017年出口量占比增至31.59%,出口总额达到5.75亿美元,占全年大蒜出口额的26.69%(图2)。稳定的出口数量走势表明,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小宗农产品,中国的大蒜产业仍保持相对稳定的国际需求市场。此外,国内区域分布也较为集中,出口规模较大的省份主要包括山东(94.98万t)、江苏(30.17万t)、广西(12.02万t)和河南(11.82万t)4省,出口总量占全国保鲜大蒜出口量的88.16%,平均出口价格为1.28美元/kg[注]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统计数据。

1.2 出口贸易的理论分析

理论上来看,农产品出口贸易不仅是受生产成本、生产规模、质量安全等微观因素影响,优惠政策、汇率水平和国际贸易环境等宏观因素也会带来出口贸易水平的波动(王士权等, 2016)[21]。具体来说,由于优惠政策、市场预期等因素影响,国内的生产者会根据生产预期调整种植规模,从而通过产量影响国内市场的供需平衡,最终引发国内大蒜市场价格的变动。但从国际大蒜市场角度来看,无论整体市场竞争形势如何变化,一国的大蒜交易数量都会在一定时期内处于一定“量”上的供需均衡关系(肖端等, 2017)。故可用公式表示为:

STt-1+DPt+IMt=STt+DCt+EXt+LOSt

(1)

式(1)中,STt-1、STt分别表示年初和年末的库存总量,DPt为国内生产总量,IMt、EXt分别表示当年的进、出口总量,DCt为国内消费总量,LOSt为当年的损耗量。同时,根据前文分析,中国大蒜市场属于典型的以出口为主模式,即大蒜年均进口数量远低于年均出口数量。因此,t时期的大蒜净出口总量(EXt-IMt)恒大于0。

根据供求理论,价格是影响大蒜市场供需平衡的关键因素。为了更好地分析价格对大蒜市场供需平衡的影响,该文做出如下假设:

因此,公式(1)可转换为:

(2)

则可以得到:

(3)

由上述推导过程可知,大蒜国际市场价格PtW与国内市场价格PtD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检验该推论的合理性,该文按照逻辑关系,依次提出以下3个理论命题:

理论命题1:国际大蒜市场价格对中国大蒜出口量具有显著正影响。

理论命题2:国内大蒜市场价格对国际大蒜市场价格具有显著正影响。

理论命题3:国内大蒜市场价格对中国大蒜出口量具有显著负影响。

2 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为了后续研究价格波动对大蒜出口贸易影响程度提供数据支撑,该文拟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出口价格比对中国大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测评(陶艳红,熊巍, 2016)[20]。同时,分析中国大蒜国际竞争力现状,也对进一步稳固大蒜出口贸易优势、提升农产品出口创汇水平和促进中国大蒜产业长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根据大蒜贸易数据的可获得性,该文主要是从UN Comtrade数据库(HS编码: 070320)中选取2001—2017年中国、阿根廷、西班牙、墨西哥等16个国家的大蒜产品进出口数据,以比较分析中国大蒜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2.1 国际市场占有率

大蒜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其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多少,一般是以出口额与全球出口总额的比例来表示。国际市场占有率越大,表明该国大蒜产品的市场份额越高,其国际竞争力就越强。考虑到通货膨胀对出口金额的影响,该文选取大蒜出口量代替出口额,相应计算公式为

(4)

由式(4)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2001—2017年中国、阿根廷等国大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

由表2可以看出, 2001—2017年,中国大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由61.70%上升至81.70%,整体表现为波动上升趋势,凸显了中国在大蒜国际贸易市场中的绝对优势地位。2008年中国大蒜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最大值(84.68%),这可能是因为, 2008年国内大蒜市场价格逐渐开始经历过山车式剧烈频繁波动,大蒜种植热潮的兴起,导致大蒜种植面积与产量增加,进而影响出口贸易情况。此外,印度也表现出波动上升趋势; 阿根廷、墨西哥、美国等9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则呈现波动下降趋势; 西班牙、马来西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基本保持稳定态势。

2.2 贸易竞争力指数

贸易竞争力指数是用来衡量大蒜产品的进出口水平,一般是用净出口量与进出口总量之比表示,相应的计算公式为:

(5)

由式(5)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2001—2017年中国、阿根廷等国大蒜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

年份中国阿根廷西班牙墨西哥美国智利韩国意大利马来西亚英国埃及匈牙利印尼新西兰印度德国20011.001.000.700.23-0.440.90-0.07-0.56-0.58-0.250.200.53-0.980.23-0.91-0.9020021.001.000.67-0.16-0.580.84-0.81-0.54-0.37-0.80-0.340.32-0.97-0.08-0.98-0.8920031.001.000.69-0.22-0.58-0.87-0.90-0.54-0.38-0.600.47-0.56-0.99-0.52-0.87-0.9220041.001.000.720.44-0.83-0.92-0.96-0.51-0.38-0.660.51-0.13-0.95-0.98-0.90-0.8620051.001.000.66-0.22-0.85-0.68-0.99-0.49-0.41-0.890.400.03-0.98-0.980.44-0.8220061.001.000.52-0.13-0.87-0.74-0.94-0.54-0.56-0.61-0.23-0.31-1.00-0.580.89-0.5120071.001.000.47-0.13-0.89-0.76-1.00-0.52-0.63-0.920.02-0.15-1.00-0.680.50-0.4820081.001.000.500.04-0.88-0.64-0.94-0.48-0.58-0.940.370.07-1.00-0.600.93-0.5020091.001.000.620.00-0.84-0.55-0.97-0.45-0.75-0.93-0.27-0.10-1.00-0.601.00-0.4720101.000.990.66-0.09-0.770.18-1.00-0.43-0.85-0.96-0.65-0.42-1.00-0.570.98-0.5620111.001.000.61-0.07-0.720.72-1.00-0.45-0.88-0.930.44-0.39-1.00-0.650.86-0.8420121.001.000.770.10-0.840.48-0.91-0.39-0.76-0.830.65-0.71-1.00-0.570.99-0.8820131.001.000.86-0.08-0.790.11-0.80-0.39-0.72-0.73-0.99-0.33-1.00-0.670.99-0.8620141.001.000.92-0.03-0.780.18-0.97-0.42-0.66-0.720.16-0.33-1.00-0.670.99-0.8520151.001.000.93-0.05-0.810.12-0.99-0.47-0.70-0.71-0.11-0.04-1.00-0.670.59-0.9020161.001.000.910.00-0.820.18-1.00-0.46-0.89-0.760.74-0.35-1.00-0.631.00-0.9020171.001.000.95-0.34-0.870.09-0.96-0.46-0.79-0.780.75-0.43-1.00-0.711.00-0.90

从表3可以看出, 2001—2017年,美国、韩国、意大利等国TCI值一直小于0,说明该7国主要实行的是以进口为主的国际贸易模式,特别是韩国、印尼和德国,其贸易竞争力指数取值接近于-1,表明该3国的大蒜出口竞争力水平极弱。相较于以上国家,中国大蒜出口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始终为1。通过前文分析可知,中国是大蒜的净出口国,年均大蒜出口量远远超过大蒜进口量。因此,较高的TCI取值更是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具备极强的贸易竞争优势。此外,阿根廷与印度的TCI值也一直接近于1,说明该两国也同样保持着一定的大蒜贸易竞争优势。

2.3 出口价格比

出口价格比主要是衡量大蒜在国际市场中相对出口价格的指标,一般是用平均出口价格与国际平均出口价格之比来表示,相应计算公式为:

(6)

由(6)式,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2001—2017年中国、阿根廷等国大蒜产品的出口价格比

年份中国阿根廷西班牙墨西哥美国智利韩国意大利马来西亚英国埃及匈牙利印尼新西兰印度德国20010.651.342.223.171.261.260.432.621.261.380.401.480.322.200.651.3420020.701.563.314.571.451.450.554.140.342.960.912.590.562.050.701.5620030.711.513.312.241.272.491.894.370.491.991.073.810.783.320.711.5120040.771.372.950.502.752.681.483.820.383.131.122.930.842.400.771.3720050.791.432.832.162.171.673.853.400.313.870.792.200.661.900.791.4320060.831.192.931.502.341.011.313.410.333.550.532.160.841.760.831.1920070.801.383.401.522.481.4114.584.350.353.050.593.060.352.020.801.3820080.711.924.292.133.352.268.205.530.714.660.743.400.411.660.711.9220090.841.502.691.092.432.667.673.620.313.301.711.550.271.540.841.5020100.931.191.800.561.081.663.902.370.301.710.951.820.151.500.931.1920110.871.582.270.721.201.895.383.400.381.810.562.600.191.690.871.5820120.871.291.981.041.621.641.013.050.312.012.121.970.251.510.871.2920130.831.842.001.151.763.011.833.570.451.671.112.680.181.870.831.8420140.861.471.820.951.922.353.963.250.391.881.382.660.371.820.861.4720150.911.081.540.901.562.912.272.270.621.491.581.770.221.500.911.0820160.941.131.390.670.691.696.411.990.761.190.691.870.281.250.941.1320170.901.551.511.042.761.892.322.580.901.632.232.361.672.040.901.55

通常来说,当ERP>1时,说明本国该产品的平均出口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平均出口价格,表明其出口产品的质量水平相对较高,即该产品具备较强的出口竞争力; 当PCI<1时,反之。因此,从表4可以看出, 2001—2017年,阿根廷、西班牙、智利和意大利等国家的大蒜出口价格水平较高于国际平均价格,从质量角度来看,应具备较强的出口竞争优势。虽然中国大蒜的出口价格比由2001年的0.65增加到2017年的0.90,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态势,但其最高值(0.94)仍低于国际市场平均水平,说明当前出口大蒜产品质量相对较差,出口贸易弱势凸显。作为小宗农产品,大蒜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是以农户为基本单位,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尚未形成规模化、品牌化的生产经营模式,从而造成国内大蒜出口价格整体偏低的结果。

3 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前文分析表明,中国大蒜产品市场份额在国际市场占绝对优势地位,具有较强贸易竞争优势; 但随着阿根廷、西班牙等国国际竞争能力的提升,我国大蒜产业在相对出口价格等方面的劣势日益凸显。近几年来,大蒜等小宗农产品市场价格频繁剧烈波动,该现象是否是影响出口创汇的重要因素?其对小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又是否显著?作为当前中国对外出口贸易量最大的单宗农产品,对大蒜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是模拟农产品价格波动传导的重要模型之一。该文利用Eviews6.0软件,在构建VAR模型与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的基础上,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对2010年1月至2017年11月的大蒜国内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价格、出口总量和出口总额间的相互关系展开讨论。[注]数据说明:由于目前关于大蒜国内市场价格的统计数据只能追溯到2010年,因此,在分析大蒜出口贸易影响因素时,选取数据时间跨度为2010年1月至2017年11月其中,国内市场价格数据主要由商务部提供的大蒜批发价格周观测数据整理所得,国际市场价格主要来源于商务部和联合国UN Comtrade数据库。

3.2 平稳性与协整检验

根据VAR模型,首先应对大蒜国内市场价格(dpri)、国际市场价格(wpri)、出口总量(exp)和出口总额(exv)4组数据进行ADF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各变量平稳性检验结果

变量ADF值1%临界值5%临界值P值结论dpri-2.369 0-3.502 2-2.892 90.153 3不平稳wpri-2.553 4-3.502 2-2.892 90.106 5不平稳exp-6.563 5-3.502 2∗∗∗-2.892 90.000 0平稳exv-2.775 6-3.502 2-2.892 90.065 7不平稳D(dpri)-7.341 0-3.502 2∗∗∗-2.892 90.000 0平稳D(wpri)-6.534 8-3.503 0∗∗∗-2.893 20.000 0平稳D(exp)-89 050-3.503 9∗∗∗-2.893 60.000 0平稳D(exv)-12.405 8-3.502 2∗∗∗-2.892 90.000 1平稳 注:“D(∗)”表示序列的一阶差分; ∗∗∗表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由表5可知,原时间序列除了出口总量(exp)之外,其他3组数据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表现不平稳,但经过一阶差分后,新时间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均为稳定,表明原始变量序列为一阶单整序列,各变量之间可能存在长期均衡的可能性。

此外,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表6)。

表6 各变量之间的Johansen检验结果

原假设特征值迹统计量5%临界值P值None0.752 642.687 163.136 70.004 1∗∗At most 10.534 019.549 337.850 10.032 0∗At most 20.219 011.024 121.548 30.084 3At most 30.190 84.792 817.591 00.321 9 注:∗、∗∗分别表示在10%/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

3.3 各变量间相互关系的验证

为了验证大蒜国内市场价格(dpri)、国际市场价格(wpri)、出口总量(exp)和出口总额(exv)之间的因果关系,该文进一步对上述一阶差分进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各变量之间因果检验结果

原假设F统计量P值结论(是否接受原假设)模型1dpri不是引发wpri变化的格兰杰原因13.05171.E-05拒绝wpri不是引发dpri变化的格兰杰原因3.189 310.046 1拒绝模型2wpri不是引发exp变化的格兰杰原因7.895 810.000 7拒绝exp不是引发wpri变化的格兰杰原因1.789 83∗∗0.173 1接受模型3wpri不是引发exv变化的格兰杰原因3.646 640.030 1拒绝exv不是引发wpri变化的格兰杰原因1.693 72∗∗0.189 8接受模型4dpri不是引发exp变化的格兰杰原因4.598 770.012 6拒绝exp不是引发dpri变化的格兰杰原因0.877 96∗∗0.419 3接受模型5dpri不是引发exv变化的格兰杰原因0.418 21∗∗0.659 5接受exv不是引发dpri变化的格兰杰原因1.086 10∗∗0.342 1接受 注:∗∗表示P值>0.05,接受原假设; 否则,拒绝原假设

由表7可看出:首先,dpri与wpri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即大蒜国内市场价格的平稳序列能够Granger引起大蒜国际市场价格的平稳变化,而国际市场价格的平稳序列也能Granger引起大蒜国内市场价格的平稳变化。可以解释为国内大蒜价格的降低,会促使大蒜贸易活动向国际市场转移,进而带来大蒜国际市场价格的走低。同理,国际大蒜价格的上升会促使大蒜出口活动扩张,国内市场价格会随国内市场紧缩而上涨。理论命题2得到深度验证。

其次,wpri能够单向Granger引起exp和exv,即大蒜国际市场价格的平稳序列能够Granger引起大蒜出口数量和出口总额的平稳变化。可以解释为大蒜国际市场价格走低时,大蒜出口贸易减少,出口数量缩小,导致出口总额进一步降低。理论命题1得到验证。

最后,dpri只能单向Granger引起exp变化,即大蒜国内市场价格的平稳序列只能够Granger引起大蒜出口数量的平稳变化,而与出口总额(exv)不具备Granger因果关系。可以解释为,国内市场价格的降低,会促使出口倾向高于内销倾向,从而带来出口贸易总量的增加。理论命题3得到验证。

3.4 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是描述各内生变量的变动对其自身和所有其他变量间动态交互作用和效应(石自忠,王明利, 2016)[22]。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可以直接观察国内市场价格(dpri)、国际市场价格(wpri)、出口总量(exp)和出口总额(exv)4组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

图3 国内价格对国际价格单位冲击的响应 图4 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单位冲击的响应

从图3可以看出,大蒜国内市场价格对国际市场价格的冲击开始表现出较为微弱的正向响应,第二期到第三期表现为较强劲的负向响应,第三期到第五期出现反弹式正向响应,第五期以后开始缓慢下降,最终衰退为零。这说明国内市场价格上涨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动,但影响效果会在第五期以后逐渐消失。同理,从图4可以看出,大蒜国际市场价格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冲击表现为较强劲的负向响应,第五期以后才逐渐呈现出正向响应,且上升速度逐渐减慢,在第七期之后衰退为零。

图5 国际价格对出口总量单位冲击的响应 图6 国际价格对出口总额单位冲击的响应

图7 国内价格对出口总量单位冲击的响应

如图5所示,大蒜国际价格对出口总量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前五期,即以第二期为分界点,第二期之前呈现正向响应,第二期至第四期表现为负向响应,之后出现极为微弱的正向响应后衰退为零。该趋势说明国际价格上升时,短期内大蒜出口热度升高,出口总量增加,但随着国际供求趋向平衡,出口总量逐渐稳定。与图5所描述的趋势相比,图6中的大蒜国际价格对出口总量的冲击呈现极为微弱的正向响应。这说明大蒜出口总额的变化除了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之外,还可能与货币汇率、贸易政策等其他因素有关。

由图7可知,大蒜国内市场价格对出口总量的冲击响应也重点体现在前五期,以第三期为分界点,在第三期之前表现为较强的正向响应,第三期至第四期呈现较弱的负向响应,第四期之后响应效果逐渐减弱,最后衰退为零。这说明,国内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会在短时期内影响大蒜的出口数量,即大蒜出口贸易活动对国内市场价格波动具有一定的敏感度。

3.5 贡献度分析

该文进一步采用方差分解分析方法,考察各变量冲击对模型中内生变量的影响程度(岳会等, 2013)[23]。

表8 各变量之间预期误差的方差分解结果

变量因素响应期12345678910dpridpri100.0098.9893.8994.3994.8695.1095.4195.5595.6495.90wpri0.000.265.444.954.524.334.023.823.793.56exp0.000.380.340.360.360.340.360.420.390.37exv0.000.380.330.290.260.230.210.200.180.17wpridpri34.5444.2354.0755.8555.9157.9159.1160.8162.4462.92wpri65.4649.3138.9834.7935.2534.0632.6730.3928.7328.35exp0.002.052.795.485.124.604.705.125.265.24exv0.004.404.173.883.723.433.523.683.583.49expdpri7.5815.3720.7320.5520.0020.3323.9325.4325.3825.58wpri4.103.7915.3023.1922.4121.6120.8122.0523.4123.32exp17.3418.7516.7514.9814.6814.0013.1812.8912.1911.70exv70.9862.0947.2241.2842.9044.0642.0839.6339.0239.39exvdpri0.000.570.840.810.870.801.011.050.960.89wpri2.024.8411.7716.8616.6816.3816.9318.3519.2919.47exp0.002.265.036.395.945.926.236.706.766.72exv97.9892.3282.3675.9476.5276.9075.8373.9072.9972.91

由表8可知,大蒜国内市场价格(dpri)主要受自身价格变动的影响,平均贡献度为95.97%; 大蒜国际市场价格(wpri)在滞后2期之前主要受自身价格影响,从第3期开始国内价格对国际价格的贡献度不断增加,表明国内市场价格对大蒜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程度逐渐加深; 大蒜出口总量(exp)和出口总额(exv)分别受自身影响最大,但贡献度随着滞后期逐渐降低,其中,国内市场价格(dpri)对出口总量(exp)的影响比重随滞后期逐渐增大,表明大蒜国内市场价格波动对出口贸易数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印证了前文对其脉冲响应的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研究结论

综上分析,数量贸易是当前中国大蒜产业出口创汇的重要方式,中国大蒜产业在产品质量和规模上仍具有较弱的国际竞争力。首先,出口附加值较低,出口产品以保鲜大蒜等初级加工产品为主,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较少,尚不能带来出口贸易额的显著增长。其次,出口市场结构较单一,且大蒜生产仍是以“分散生产、集中供应”为主,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较低,致使市场风险防御能力表现较弱。再次,近几年,大蒜国内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为其他竞争国家带来抢占国际出口市场机遇,阿根廷、西班牙等国家大蒜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日益凸显。最后,利用VAR模型对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进一步证实,大蒜国内市场价格波动,将分别对国际市场价格和出口总量带来较长时期的正向和负向影响效应。因此,面对加工业发展水平偏低、国际贸易壁垒升级、市场价格频繁剧烈波动冲击等现实问题,中国大蒜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亟需进一步提升。

4.2 建议

基于研究结论,该文相应提出以下4点政策建议:(1)利用产地集中的地理优势,通过培育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标准化生产规模,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并稳定产量; (2)积累高级生产要素,进一步加大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推广和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引导和鼓励大蒜等小宗农产品龙头企业向精细化生产运营的方向发展,延伸小宗农产品产业链条,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水平;(3)尽快完善农产品全产业链信息平台建设,对大蒜种植面积、产量和市场价格信息进行实时发布,实现大蒜等农产品流通过程的科学性管控,同时,重视期货市场在风险规避、价格发现等方面的作用,通过降低国内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稳定大蒜等小宗农产品产业出口贸易的发展;(4)通过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对具有出口创汇优势的保鲜蒜等产品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同时,对出口占比较小的小宗产品提供市场战略指导,合理规避出口市场风险,促进小宗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

猜你喜欢

大蒜出口价格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种植大蒜要注意啥
大蒜养生法
种大蒜
防病抑咳话大蒜
给情绪找个出口
价格
价格
价格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