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应抓住的要素

2019-01-31王萌萌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9年4期
关键词:动画探究课堂

王萌萌

课程改革需要以创新性手段为支撑,教学效果的最大化需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优化教学过程需要以师生的行走方式为载体,加深学生的体验需要以探究实践为基础,这是取得新课程教学改革成功的基本点。教师如果能把握好这几点,就会使教学得到充分的优化,使课堂更加富有成效,使改革能够更加行稳致远。

一、以手段激发灵性 气氛会更加活跃

教师应创新性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优势,借助图形、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手段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就会使枯燥的概念、知识性素材变得富有引导力、启发力、感染力,更便于教师借此打造出饱含趣味、充满诱惑、浅显易懂的课内外学习场,让生物教学展现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面目。

例如,教学《开花和结果》时,教师可采用三维动画的形式给学生播放植物花朵“开放”全程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花的结构”,同时配以描写花的经典诗句和音乐,让文学和音乐欣赏融入学习生物知识之中,可以起到愉悦学生情绪、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作用。又如,教学《物质的分子构成及分子的运动》时,介于知识比较抽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功能制作把红墨水滴入清水、清水慢慢全部变红的动画,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联想糖分子溶解于水所包含的道理。在化繁为简的同时,还可以培养、提升学生联想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再如,教学《细胞》时,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是难点,教师可以先在动画课件中制作蚊帐阻挡蚊子的场景动画,然后告诉学生蚊帐类似细胞膜、蚊帐只挡蚊子不挡空气,类似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知识,既可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还可教会学生类比和推理的方法。

教学手段不拘形式,如果能够用得好、用得巧,就会充分激发学生的灵性,活跃课堂气氛。

二、以问题引领行为 探究会更加高效

达成教学的省时高效,问题导学、激励驱动的方法效果比较好。教师应在问题的设计、展示上下功夫:课件的制作上,做到既新颖别致,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口味”;问题的设计上,做到多层次、低起点、由浅入深,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够理解。

例如,在教学《单细胞的生物》时,教师可以先用问题的形式在课件上给学生出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草履虫看上去像什么?怎么区分它的前后端?它是如何运动的?它在水中怎么呼吸?它的食物是什么?它怎么摄食?它又是怎么逃避有害刺激的?在学生详细看完后,再给学生播放关于草履虫的视频片段。这么做的好处是:学生在心中明白了下一步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先解决什么后解决什么、重点注意什么,有的放矢地展开学习,让学生彻底避免了指向上的盲目性,当学生在解答疑难过程中遇到难题时,会激发起争相挑战的表现欲,下意识地在组内进行验证、寻求合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探究、互动不再漫无边际、不再流于表面形式,而是更具价值、生成性。需要说明的是:当学生探究到问题的答案时,教师给予及时的肯定;当学生在探究中绽放出光彩时,教师给予激励和表扬。这样,易于保持学生高昂的探究兴趣。

久而久之,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就会普遍得到提高,少数喜欢质疑的学生甚至会在解答问题的同时,主动提出新的问题,自主展开新探究,主动超越教师“教”的范畴。

三、以点拨加深互动 环节会更加紧凑

教学无论怎么改革,课堂无论多么开放,学习方式不管怎样多变,教师的主导作用都是不会改变的。学生在问题驱动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质疑解难时,教师不能当甩手掌柜,不应“袖手旁观”,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间、参与到小组中观察。这样,教师才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学生的思维方向是否对头,学生的质疑解难是否顺利,学生的互动是否有“虚假繁荣”或“华而不实”的嫌疑。也只有这样,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才能更得法、更有效,使教与学的行走方式更合理。

例如,在教学《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时,教师制作的视频课件,通常会把重点放在对营养物质的转化与转移的过程的解析上,围绕这一核心选用材料制作页面,以帮助学生化解在解读教材过程中遇到的疑点和困惑。完成此任务有不可跨越的前提,那就是需要学生真正了解“糖类、淀粉以及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相关的知识点,能够准确解读“卡路里、能量、消耗以及食物在人体中代谢的过程”这些概念和含义。在学习新知前,知识储备需要做细致、做精确、做到位,否则无法达成理想的效果。由于准备工作头绪比较多,需要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通过巡视发现问题,对学生的互动适时给予提醒、点拨、矫正,才能帮助学生逐一排除干扰学习新知的各个障碍,达成预期的学习效果。这样,教学环节才会得以顺利的推进。

教学环节是否紧凑、教学过程是否流畅、教学效果是否理想、任务完成是否高效快捷都与教师的精准点拨密切相关。教师除了在教学预设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外,还要结合具体情况,及时而恰当地给学生以画龙点睛式的点拨,这样才能打造出快节奏、高效率的课堂。

四、以合作体验成功 学生会更加乐学

为每个学生提供能够展示自我的交流、讨论、探究的平台,让每个学生都享有尝试和弥补的机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这样的教学改革才是富有成效的。课堂应该营造的是和谐、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倡导的是尊重、包容和激励行为,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展示自我、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做到这样,学生就会乐学而不疲,课堂教学改革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食物的消化》时,如何区分酶的催化和胆汁的乳化是教学的难点。在寻求突破时,教师可以通过随手把粉笔头搓成细碎的粉末、用打火机把一张小纸烧成灰烬,让学生对实验现象和产生的成分及变化展开讨论,给每一个学生陈述的机会,学生一定会兴致盎然地积极参与到讨论中,会在交流、争辩中,相互得到启迪,彼此获得灵感。最后,教师再用抛砖引玉的手法迂回到正题上,让互动自然地将搓粉笔、烧纸条的话题与“食物的消化”接轨,收到豁然开朗、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效果。

又如,在进行课堂达标测试时,教师可以在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后,让学生对组员的完成情况进行鉴别、评判,再在小组间对分歧点展开辩论赛,要求学生对焦点不仅能“说其然”,更要“说出其所以然”。这样,把每个学生推到“裁判员”的位置上,勉励学生以裁判员的角色客观看待他人的答案,以极大的责任心鉴别和评判他人的成果。等到教师公布标准答案后,每个学生都会自觉地进行反思、修正、扬弃,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的生成性。

采取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全面参与到学习之中,在集思广益中,由“知其然”快速达到“知其所以然”,充分体验到追索的获得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变得更加乐学。

五、结语

时代呼唤改革,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自己的视角观察、自己的行动探求,矢志不渝地与新课程一路高歌,迎接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艳阳天!

猜你喜欢

动画探究课堂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做个动画给你看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动画发展史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我的动画梦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