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文化的翻译方法及策略研究

2019-01-30罗砚李姚安祺汪小琳范安宁

智富时代 2019年12期
关键词:翻译技巧

罗砚 李姚安祺 汪小琳 范安宁

【摘 要】永福县的福寿文化译介有助于对外推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文章首先描述了永福县福寿文化翻译现状,其次是对具体的永福福寿民俗翻译进行探讨分析,主要运用了音译加注法、借代、意译、图像传译法、以及音译、直译结合阐述多种翻译策略,从而达到使目标语读者更好了解广西福寿民俗的目的。同时,文章以民俗文化翻译为出发点,表达了作为翻译人员对于文化翻译的思考。最后,相信广西的民俗文化在众多译者的努力下能够更好地走向世界舞台。

【关键词】广西民俗;永福县福寿文化;福寿民俗翻译;翻译技巧

一、引言

自古以来,福寿双全、多福多寿是人们普遍的追求和向往。从福寿文化自身来说,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被赋予新意义。永福县享有“福寿之乡”的美誉,并于2010年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研究和传播福寿文化的基地之一,也是让外国学者、游客了解福寿文化的重要窗口。因此,永福县福寿文化的相关译介对于该文化走向世界以及借助文化魅力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永福县福寿文化翻译的现状分析

国内目前可得的研究资料大多从本国自身的发展角度出发,如《论广西福寿文化的傳承与创新途径》 【1】(秦玮鸿,2014)提出“中华福寿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广西作为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省份之一,具有久远而丰富的原生态福寿民族文化资源。广西的福寿文化源远流长,资源分布较广,与独特的山水、地理、人文紧密相连。引导传播广西福寿文化,有利于推动西部省份和边疆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可见现有材料主要停留在永福县福寿文化的挖掘、研究、传承以及通过文化推动该地经济发展的层面上,而在该县福寿文化的译介上留有相当大的空白。然而,要广泛地发扬、传播永福县的福寿文化,进一步推动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对福寿文化的翻译介绍必不可少。本文将结合相应的翻译策略对永福县具有代表性的福寿民俗个例进行译介。

三、不同翻译技巧与策略在民俗翻译中的应用

(一)音译加注法

在民俗翻译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带有强烈当地特色的词汇,其中更有一些是即使作为中文母语者也无法看懂的词汇,如《永福福寿文化志》中所提到的“出脚饭”一词,笔者相信除了永福当地人之外,绝大多数人是无法从字面推测出它的意思的。这是永福当地乡村的一种习俗,在老人过世后,孝子在第二天要自己带一餐的饭菜到外婆家或舅舅家吃饭,叫吃“出脚饭”,大家认为这样吃过饭后,孝子身上就不带邪气,又变得吉利了。由此可见,从单纯的字面意思上看,“出脚”和孝子带饭菜到外婆家或舅舅家完全没有联系,一个连中文母语者都很难理解的词,在目标语中也没有词义对等的词汇,如果我们直译这个词给外国人看显然是完全行不通的。这时笔者认为应当采用音译加注法来翻译,保留中文的拼音,译为“Chujiaofan Meal”,并在后文中加注:(a custom that the son of a dead man brings a meal to his grandmother or uncles home on the day after death),这样既保留了源语独特的地方色彩,又能避免译文过于冗长,加注也能让目标语使用者清楚地了解这一永福当地风俗。

同样的方法我们还运用在“师公剧”这个词汇中,关于师公剧的来源还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它指师公在为他人祈福消灾时所唱的祷文,由早期的民间祭祀活动演变为现在的民间戏剧。在翻译之前,我们要先明白“师公”的含义,广义的师公指的是民间用以称道教正一派的道士,亦指男巫。而师公剧的师公是指至今仍活跃在古梅山峒区域的民间信仰从业(行法事等)者,他们所信奉的梅山教吸收了部分道教、佛教及儒教的思想,又称瑶族道教(Yao Taoism),主要分布在湖南和广西地区,所以如果译者没有对源语进行前期的资料搜集工作,对源语释义没有正确的把握,很容易直接把“师公”翻译成“Taoist”或是“wizard”。然而,师公并不是原本的道教徒“Taoist”,他们信奉的是基于道教衍生的一种瑶族道教;另外,“wizard”指的是在各种寓言神话中拥有神奇力量的男巫,用它表示“师公”并不准确。而另一种译法:“Yao Taoist Performance”虽然简洁,但是对于没有民间宗教概念的目标语使用者来说,是一个不明所以的译文。因此,笔者认为此处使用音译加注法较为合适,将“师公剧”译为“Shigongju Performance”,并加注:(a folk performance for blessings by the Yao Taoists),能够清晰地表明这是一个带有宗教色彩的民间祈福表演。

(二)借代

当源语在目标语中没有对等词汇,但有意义相近的表达时,我们多使用借代法。以“敬牛节”为例,它是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如苗族、壮族和仡佬族都有的节日,出于人们对牛的崇拜,在敬牛节这天,人们会带着祭品到牧牛山坡、牛寮等处供祭,并举行各式活动来敬奉辛苦耕地的“牛神”,这种视动物为神并庆祝的节日与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大象节”颇为相似,而“大象节”显然更具有国际认知度,因此翻译时我们借用这一词汇来说明“敬牛节”的含义。我们将“敬牛节”译为“Bull Festival”,此处“牛”的翻译我们使用“Bull”而不是“cattle”,由于此处的“牛”有特指:耕地的牛,而在英文中“cattle”指的是农场里的奶牛或菜牛,而“Bull”特指公牛,人们在耕地时一般会选用力气大的公牛作为牵引工具,根据源语所表达的意思,我们选择“Bull”。为了译文的简明和能让目标语使用者更好地理解这个节日,笔者省译了“敬”字,可选择加注(a festival celebrating for the animal, similar to the Elephants Festival in Thailand and Laos)。

我们再以“彩调”为例,彩调剧是广西两大剧种之一,它综合了永福地方山歌调、福建地方采茶小调、跳神调、花鼓戏以及桂林傩戏的表演特色,受到了桂林及整个广西人民的广泛推崇,《刘三姐》的流行更是把彩调带向了全国甚至国外。需要注意的是,彩调是一个地方剧种,表演形式不仅仅是演唱,还包括演员动作和舞蹈。其次,在英文中并没有相对应的词汇表达。因此,仅用音译法翻译成“Singing Caidiao”是有失偏颇的。笔者认为可借用京剧“Beijing Opera”的译法,将彩调译为“Caidiao Opera”,在这需要区别于桂剧“Guilin Opera”。另外,为了外国朋友更好地理解彩调,我们还可以借用闻名于外的《刘三姐》进行进一步说明,可选择加注(”Liu Sanjie” is the most well-known work of this kind)。

(三)音译法+直译法+阐释法

目前对于专有名词的民俗节庆常见的翻译方法基本有两种:音译法和直译法。音译法方便快捷,易于操作,被广泛运用于民俗文化翻译中,但单纯的音译法在传递文化信息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相反直译法虽形式上相符并且简洁,但在表达文化内在信息上难免词不达意。因此两种翻译方法各有缺陷。进一步说,民俗文化词蕴含着大量民族背景知识,要想读者深刻了解到民俗节庆的含义,必须加上一定阐释,使意义表达更加完整。因此,将音译、直译与阐释三种翻译方法相结合,对某些寓意深刻的民俗节庆翻译有着很好的表意效果。例如,瑶族人民祭祀祖先盘王的盛大传统节日——盘王节,一般译为“Panwang Festival”和“King of Pan Festival”【2】(李晓滢,2014)。可见前者采用了单纯的音译法,但了解了盘王节的意义后可知,瑶族人民崇奉为本民族的开山始祖“盘王”或“盘古王”名为盘瓠,亦即龙犬,所以盘王的“王”并不是普通的姓名的组成字,而是瑶民信奉的开天辟地的“King”,因此不应简单音译为“Panwang”。音译加直译为“King of Pan Festival”较为合适。然而要想使读者更清楚地了解King of Pan为何许人也,必须利用阐释法添加注解。阐释法,即用翻译、疏解的办法化解原语的文化信息,也有人称之为加注补义法,是一-种必要的铺垫手段亦是一种移植文化的有效补偿手段。英译加注有利于向译语读者介绍原语文化的有关知识。因此可进一步说明盘王节的来历及节庆活动:“根据瑶族民间传说,瑶族始祖名盘瓠(或称盘护)是远古高辛氏的一只龙犬,因帮助高辛氏杀败犬戎,立功受封并娶高辛氏女为妻,生六男六女,自相婚配,繁衍后代。因此,永福瑶族人民以承认自己是犬的子孙,作为追宗认祖的根据。祭祀开始,鸣火枪三响,接着鞭炮齐鸣。在鞭炮声中,族老寨老在神像前供奉猪头、糯米粑、鸡肉、酒等祭品,人们面对神像,低头祈祷,表示敬仰、怀念。祭毕,众人唱盘王歌,跳盘王舞”。综上,我们建议把盘王节译为“King of Pan Festival(According to the folk legends of the Yao nationality, the ancestor of the Yao nationality was named Panhu, and the people of Yongfu Yao nationality took the celebration of this festival as a way of tracing their ancestor)”。

永福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多样,其中以鲁班房最为普遍。笔者认为在翻译“鲁班房”一词时也可采用音译法+直译法+阐释法的方法:“鲁班”为人名,直接采用音译法译为“Luban”,“房”指的是民居,可直译为“dwellings”,在此基础上加上命名背景的注解介紹更加清晰:“鲁班”的命名,源于当地百姓尊崇鲁班是木匠泥水匠、石匠的祖师(The local people regard Luban as the father of carpenters, masons and stonemasons)。

(四)意译

意译,也称为自由翻译,它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其可行性的主要依据是文化适应性及审美有效性相近,最终取决于语境。【3】 (马慈祥,2009)当原语中的字词音译起来无意义,直译后出现不通顺、内容信息缺失、与目标语文化无法对等使读者难以理解情况时,应采用意译的方法,“易词而译”。翻译出原语的内容而不拘泥于形式,这十分考究译者的用词。如千叟宴,千叟宴最早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的规模最大,与宴者最多的盛大皇家御宴,在清代共举办过4次。千叟宴,字面意思上是千名老叟参加的盛大宴礼,实际上,参加宴礼的并不是固定一千人。千叟宴旨在践行孝德,为亲情搭建沟通平台,营造节日气氛。加强友善的邻里、家庭等关系。现今永福县继承了这一民俗传统,2006年邀请了一千一百九十九名七十岁以上的寿星分别围坐在两百张桌旁,组成一个大大的“寿”字,十道“千叟宴”菜肴瑞福庆寿。

如将“千叟宴”直译成“Thousand old banquet”则既生硬牵强又令人不明所以。因此该词的译法采用意译则更佳。此词中的“千”并不代表参加宴礼的只有一千人,而是在古代汉语中善用虚数用于表达数量之多,常用的虚数有:三,九,十二,三十六,七十二,百,千,万等,因此可译为“thousands of”;“叟”意为老人,译为“elderly people”。此处要注意“老人”的译法,不可译为“old man或old people”,西方世界对年纪比较敏感,用old来形容老人十分不得体,最得体的中英文年龄对应表达:“20s - 30s = young adults” 年轻人;“40s - 50s = middle aged” 中年人;“60s - 70s = seniors” 长辈;“80s ~ = elderly/elders” 老者。“宴”的取词译法也需注意,一般会在“banquet”与“feast”之间取舍。“banquet”指正式而盛大的宴会或国宴,宴会上有讲话致辞,或是接待外宾,比较正式;而“feast”指的是自由度较高的大型聚餐,也指节日、祭祀的时候的筵席酒席和相关活动,强调共享欢乐的气氛。根据“千叟宴”的民俗节日性质来说,应选取“feast”更为合适。综上所分析,再添加一些向译语读者解释千叟宴特点的说明,则意译为“Birthday feast for thousands of elderly people who are over their seventies”。

永福本地人在做小孩“百日酒”这天,还有一个习俗,就是有小孩的内亲长辈带来一对松糕,呈官帽型,置放在堂屋,然后等宾客到齐时,切开来款待宾客,称之为“冲糕”。“冲糕”一词若运用音译法或直译法都毫无意义,是一个源语使用者都难以理解的特色词汇,且缺失对应目标语,最好的办法是采用意译法,打破源语的表达形式只保留意思。因此,笔者建议译为“Sharing the sponge cakes in the shape of an officers cap”。

(五)图像传译法

图像传译法是一种用图片的形式将原语民俗事象展现出来,并辅之于一定的文字说明的翻译方法,目前在民俗文化翻译中较流行,这种方法比较直观、简洁,运用起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马慈祥,2009)图像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地方民俗中原汁原味的文化意象,与文字注解相结合,能更容易让英文读者理解与感受。如百寿图的译法,永福百寿镇里有一“寿字岩”,上有一“寿”字,集正、篆隶、草四法于一体,大寿字中又嵌有一百个小寿字,且字体各异,真可谓珠玑并列,异彩纷呈。百寿图是永福之宝,更是民族文化之瑰宝。翻译时若附上“百寿图”的实物石刻图像,加上译文“stone inscription consisting of hundred forms of the character for ‘shòu (longevity)”,则更利于读者的理解与欣赏。同理,在翻译一些有具象表现物的民俗时,如丹砂井,除了译名“The Cinnabar Well”,附上图像会给人更加直观和深刻的印象。

四、对于民俗文化翻译的思考

通过对以上民俗文化词翻译实例的分析,作为外语学习者,同时作为译者,笔者对民俗及翻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由于民俗的特殊性,民俗文化翻译也给译者们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戰。

首先,译者需要充分了解源语的背景知识。民俗文化词蕴含的民俗意义是当地文化所独有的,译者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翻译就会误解民俗文化词的原有意思。因此译者在深入了解所要翻译的民俗文化之后进行翻译工作才会事半功倍。再者,译者应结合各种译法进行翻译,以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

第二,应怎样看待翻译标准与翻译原则?译者进行民俗文化词的翻译最根本的目的是通过将源语翻译成目的语以达到民俗文化对外交流的目的。而能否有效实现这个目的就是翻译的标准。也就是说,译者要尽最大可能将民俗文化原有的意思通过翻译这个手段表现出来,并被大众所接受。通过本文的分析,民俗文化词的具体翻译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内外有别。汉、英语言及中西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尤其是民俗文化。一方面在文字体系、词汇形态、语法、表达等存在着巨大的不同;另一方面,中西方不同的地域环境、历史条件、社会背景、传统习俗、生活方式以及价值取向等,这种“南橘北枳”的现象很普遍。常常有这样的情形,汉语读者说熟知并欣赏的语言形式和表达,对英语读者而言,往往会使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反之亦然。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并缩小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

2.保持原有的民族文化含义。一个国家,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进行翻译工作时,目的语应尽量保持原民俗的文化含义。民俗文化词汇翻译的目的在于文化对外传播,若是去原有的民族性,翻译工作也将毫无意义。

3.准确传达文化翻译。译语力求准确,尽量贴近原文的意象和寓意。中国对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国外的读者对中国的民俗文化也更感兴趣,这也对译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满意者在进行文化翻译是尽可能将民俗文化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信息进行直译,但同时要注意,对其中一些直译但不能与原文对等的内容要注意加以注解,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我国我民俗文化。

五、结语

通过对永福县福寿文化中一些民俗文化词的翻译实例,笔者总结了在翻译民俗文化时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与策略,并从中得出了一些翻译原则。本文试图通过永福县福寿文化的对外文化传播翻译工作思考民俗文化的翻译工作,从而达到对外民俗文化传播翻译工作的目的。望本文能引起更多民俗文化译者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秦玮鸿. 论广西福寿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途径[J].西部学刊,2014,(4).

[2]李晓滢. 基于语料库的民俗文化词翻译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3).

[3]马慈祥. 民俗文化词语的可译性限度及其翻译策略[J].青海民族研究,2009,(07).

猜你喜欢

翻译技巧
基于商务英语语言特色的翻译技巧研究
海事英语汉译技巧例析
浅谈中国特色经济词汇翻译特点及技巧
目的论视角下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材料化学专业英语中长难句翻译技巧及解析
论电影字幕的翻译特点及其翻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