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阶段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思考和建议

2019-01-30郭明亮

智富时代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产业振兴三产融合乡村振兴

【摘 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推进,科学谋划,并就如何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了“五大振兴”发展思路,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产业振兴,由此可见,产业振兴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围绕当前阶段产业振兴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产业振兴;三产融合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振兴发展的时代要求

1.产业振兴应立足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重大历史方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郑重宣布,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产业振兴,首先应立足于这一新的歷史起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当前我国已进入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宏观环境的变化、发展动力的转换,对产业振兴提出了新的期望和要求。一是从需求侧看。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不断上升,人们由过去以生存型消费为主要特征的阶段逐渐向以发展型、享受型消费为主要特征的阶段转变,农业领域的变化在饮食结构上的变化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人们对绿色、优质、安全的农产品需求逐渐增多,日常消费中粮食消费不断下降,但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不断增多,果蔬季节性消费差异变小,对半成品、熟制品、方便食品消费不断增多,人们更愿意到农村去享受清新的环境和体验传统农耕文化。需求结构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对农民素质、对农村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定位。第二,从供给侧来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为我国农业农村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迅速改变了我国农业农村落后的面貌。但同时,随着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不断增强,以家庭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业供给模式,在以市场配置资源的运行机制下越来越难以适应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农民处于农业产业链的底端,难以享受到产业链延伸带来的发展红利,土地规模经营不足,难以实现科学种田,农民增收困难,农民内生动力严重不足。

2.产业振兴应紧扣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这一重大历史判断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经指出,当前我国社会正面临“三级两跳”的时代变迁,即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进行转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迅速告别了过去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一跃向工业社会进行转型,在某些工业化进程较快的先进地区,已经率先进入了以信息消费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社会形态的变化导致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正是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重大判断,即由过去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农业社会主要是满足生存型需求,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主要是为了解决温饱,“30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便是生动的描绘。工业和信息社会,农民赖以生存的手段和生活来源已不再仅仅是农业、是土地,而是城市二三产业创造社会巨大财富的能力和空间,打工收入上升为农民家庭的主要收入。农业和土地的功能越来越多元化,人们不仅需要土地提供更多放心、优质的农产品,而且也希望能有更多时间到农村去体验农耕文化、去享受农村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一方面对乡村产业振兴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同时也对乡村产业振兴的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即通过产业振兴,迅速弥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短板问题,改变城乡之间差距过大的现实。

3.产业振兴应着眼于两个百年目标实现这一重大历史使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未来几十年我国“三农”工作的主抓手,同时也是推进我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主战略,是确保我国顺利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重要举措。从乡村振兴实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来看,乡村振兴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和路线高度一致。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重中之重,其目标和实施也应紧紧服务于两个百年目标之大局。围绕产业振兴,打好脱贫攻坚战、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第一个百年目标顺利实现,是当前产业振兴的重点和内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产业,激发农村活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出现返贫、新贫现象,为农业农村进一步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和前提。产业振兴的第二个阶段,即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要体现于物的现代化,更要致力于推进人的现代化、推进组织的现代化、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而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力量,确保我国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顺利实现。

二、关于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几点建议

1.以市场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必须要以乡村产业为载体,遵循乡村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乡村产业的内涵和功能亦不相同。目前来看,乡村产业不仅包括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也包括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第二产业以及农产品物流、农产品电商、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因此,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认真研究和分析周边高端市场发展动态和方向,提前谋划,因地制宜,一村一品、一镇一品,充分发挥本地产业特色优势,不断增加高端、绿色、优质农产品种植比例,减少大路货、一般粮食作物种植比例,合理引导农民优化调整农业供给结构,提高农业供给的质量和水平。

2.以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即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三大体系的振兴。一是不断完善农业产业体系。农业产业体系完善既包括农产品产业体系的完善,即农林牧渔等农业内部体系之间的完善,也包括农业产业链体系的完善,即农业产业链条之间的协调与完善,同时也包括农业多功能产业体系的完善,即文化、旅游、休闲、生物能源等功能的挖掘。二是不断完善农业生产体系。农业生产体系完善应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农业科技、农业机械等为重点,深入贯彻实施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三是不断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农业经营体系完善主要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等现实存在的问题及挑战,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以及龙头企业、工商资本、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都应成为现阶段重点培育和扶持的发展主体,同时应不断完善各主体间利益联结机制,打造利益共同体,为乡村产业振兴厚植发展力量。

3.以农民为主体,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产业振兴能否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应作为产业兴旺的重要评判标准。以农民为主体,首先应不断提高农民市场主体地位,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和运行的本领和能力,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其次,应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村集体,以规模经营为前提,把农民充分发动和组织起来,让农民更大程度参与到产业链经营扩展或延伸中去,不断增强农民内生发展动力。第三,应不断强化各级党组和政府责任和意识,在要素配置、干部配备、公共服务、惠农支农措施上向农民倾斜,为农民共同致富提供更多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着力点[J].中州学刊,2016(5).

[2]郝丽丽.习近平乡村振兴战略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5).

[3]鲁明月.试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融合之道[J].乡村振兴,2019(10).

作者简介:郭明亮(1983—),男,中共德州市委党校经济学部讲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区域经济。

猜你喜欢

产业振兴三产融合乡村振兴
“两南”临夏定西脱贫攻坚与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兴旺和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下江苏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产业振兴
基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理念的农业园区规划
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小岗村三产融合续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