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煜词的前后分期及其思想感情

2019-01-29李思佳

牡丹 2019年2期
关键词:亡国李煜词作

李思佳

李煜词主要以南唐亡国为界,前期表达南唐华贵富丽的宫廷生活,后期抒发亡国之悲与离愁别绪。李煜思想情感的变化及词作呈现出不同的写作风格,与其经历密不可分。李煜之词,词藻清丽,朗朗上口,语言真切通俗,韵意十足,做到了词显情深,言简意丰,自成一派。

一、春花秋月,纵情声色

(一)帝王家的词臣

公元937年,李知诰建立南唐,将南唐治理成江南强国。后由李景通继承,他将时间、精力、财力运用在玩乐与诗词歌赋上,渐渐导致南唐朝野上下不重政务重诗词的“诗社”风气,李煜浸润在这样的环境中,对他的词作风格有很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血腥的皇位争夺、美满的爱情,以及帝王生活也给李煜不小的影响,种种缘由催生了李煜前期词作的风格。

(二)李煜前期词作内容及特点

李煜前期词作主要描写宫廷生活与儿女情长,还有一部分是抒发内心苦闷惆怅之感。词作深受南唐宫廷生活影响,在奢华迤逦中追求清新淡雅。《浣溪沙》是李煜前期词作之一,“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臭。别殿遥闻萧鼓奏”,真实地再现了李煜的悠闲享乐生活,不眠不休的歌舞、佳人不知疲倦的舞蹈、别殿传来的箫鼓声,都彰显着南唐放浪不拘、纵情逸乐的宫廷生活。其词作《玉楼春》与《子夜歌》则写出了李煜沉醉于诗词享乐的真实情景,也反映出李煜风流多情、无拘无束,溺于玩乐的形象。

李煜描写儿女情长的词,多受前后两位皇后的影响。他在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中充满幻想,与他的政治生活越走越远。具有代表性的《菩萨蛮》三首词作用词精妙,刻画人物形象入木三分,活灵活现,词中带情,但从内容情感来看,词较为简单,内心感触并不强烈。其中只展现出李煜对爱情的享受,沉溺于儿女情长。

李煜抒发内心苦闷惆怅的词作主要在皇位纷争时期,他用诗词表达自己的立场与想法,展现出了他性格中的妥协与懦弱。《病起题山舍壁》云:“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构强名。”他向自己残忍果断的长兄表明,自己无心帝位,只愿在自由中度过一生。《南唐书·后主纪》载:“文献太子恶其有奇表,后主避祸,惟覃思经籍。”所以,后世认为,李煜部分词作是为了躲避兄弟夺嫡的斗争,而这体现出李煜消极懦弱的性格特征。

(三)李煜前期词作思想感情

李煜前期词作内容较为空洞,多描写南唐淫靡豪奢的宫廷生活与沉溺于享乐的自在生活,词作没有强烈的情感特色,多为少年般的无病呻吟或内心烦闷的忧愁感伤。其在写作手法上已显示出一定的艺术才能,描写细致,画面鲜明突出,丰富多彩,用词清丽,描写神态入微,惟妙惟肖,将人动作与心理描写揉为一体,精细巧妙,能够将描写之景与情感巧妙结合,使词作深富感染力,正如詹安泰所说,这类词作“简直是冲破了抒情小词的界域而兼有戏剧、小说的情节和趣味了。”但与“艳”为特点的早期花间词无太大区别,所以在探讨李煜的艺术成就时,前期词多用作了解南唐宫廷的生活与李煜的前期经历,在后世的评价中,其总体艺术价值并不高。

二、故国山河,悲吟绝唱

(一)落魄投降对李煜的冲击

北宋开宝七年九月(974年),一场毫无悬念的战争拉开,一时间,仓促惶惶然,南唐溃不成军,这个曾经繁荣安康的国家终因君王的昏庸、政治的衰落、力量的羸弱走向灭亡。在兵临城下时,李煜用《乞缓师表》恳求赵匡胤高抬贵手,文章字字血泪,感人肺腑。但在政治的漩涡中,成王败寇,容不得一丝同情。在汴梁,李煜被安置在守卫森严的华美庭院中,被赐封“违命侯”,成为亡国之君的他,日夜活在痛苦自责中,心中忧郁,悲愤欲绝。

(二)词作风格的转变

李煜的命运与情感都经历了前喜后悲的过程,他的后期作品集中围绕亡国之痛、故国之思来抒发内心波涛汹涌的情感,词中常包含“梦、故国、眼泪”这些代表忧愁意象的词,所表达的情感也更加强烈悲痛,其中有深切的亡国之愁、饱受凌辱的血泪史、身世浮萍之悲和人生幻灭之感。故后世评价李煜后期创作“真所谓以血书者也”。面对痛苦的现实,李煜把满腔的悲愤、深厚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傾注在一篇篇作品中,以此表达自己的哀思,后期词作意境沉重,浑厚情感宣泄更为强烈,词作风格从“花间派”词的风格中抽离,形成属于他的词风。

后人常用“顿宕哀婉”四字来概括李煜后期词作风格,该风格特色体现在李煜对于人生新的定位与思考以及李煜对于自己亡国之君悲剧命运的失落哀愁。在《浪淘沙》与《破阵子》中,李煜饱含着伤心与悔恨的强烈情感来回忆故国山河,哀叹国家与自己的悲剧命运。在《相见欢》中,李煜怀古伤今,悲叹自己与国家的美好生活已逝去,哀叹人生的变化无常,痛惜生命的短促,并将人生归于“长恨”。李煜的后期词作不再含蓄地表达情感,转变为直抒人生如梦,一切成空的悲伤情感。词作多感叹生命的短暂与人生无意义的境遇,抒发无尽的愁绪。

李煜后期词大量运用对比手法,多以往昔与今日相对比。在《破阵子》中,“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描绘出南唐的美好山河,后急转写“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写出繁华成空、亡国被俘后的凄惨景象。对比后的巨大落差使李煜悲痛哀婉的情感更加强烈,使人读罢伤心。更多的对比手法也体现在梦里梦外的对比,李煜后期词中有多处写“梦”,梦中的欢愉与家国美好景象与梦醒后的残酷现实相对比,一前一后的对比与呼应将李煜郁结心头的忧愁与悲痛情感表现得更加激烈。

在李煜流传下来的诗作中,最令人拍案叫绝的便是《虞美人》,相传这首词是李煜的绝命词。这首词将李煜后期的词作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春花秋月”何时才能了结,首句便展现出李煜被俘后悲观的人生态度,词作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往昔与现今的落差与李煜的悲剧命运。最后一句直抒胸臆,将愁绪物化为无尽的江水,使心中无限的哀痛悔恨之情倾泻而来。该词用语清丽明净,语言凝练,运用对比、设问等修辞手法,词中种种意向构成深远博大的意境。

李煜后期词作突破了花间词的狭隘与艳情,在表达情感上直抒胸臆,写作风格顿宕哀婉,言辞凄楚;多运用白描、比喻、对比、设问等手法,扩展了词的情感表达方法与抒情言志功能。李煜所抒的家国身世之感、亡国之痛、故国之思的自我之情取代了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类型化的伤春怨别之情,既使他所抒发的情感具有了相对独立性,又为词的演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三)后期词作的思想感情及成就

李煜后期词作深刻而又凄婉动人,多展现愁闷与悔恨之情。词作抒写了人生的不幸遭遇与悲痛情怀,追忆往日荣华,伤感今日清冷,将亡国之痛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毫不掩饰对过去的回忆,对愁苦的深

沉抒发。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李煜评价:“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他还评价李煜:“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王国维认为,李煜词能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离不开他的“赤子之心”,李煜所处的环境是功也是过,正因“赤子心”,使李煜能够直接地抒发他最真实的情感,将自己痛苦的情感毫无保留地宣泄,而这情感与景物相辅相成,使其词千古流芳,为世人称颂。

三、结语

李煜的后期词作打破了词原有的格局,丰富了词的内容,扩大了词的境界,对词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其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是卓越的,达到了前人不曾达到的艺术境地,独具风格。在词的语言、艺术概括、表现手法、形象性以及意境创造诸方面,其词作都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可以说,李煜开创了“词”代的来临,李煜词不仅继承了前人的风格和成就,融入了自身的经历和艺术创作和开拓,还影响了秦观、李清照这些颇具成就的婉约派词人,同时也启发了苏轼、辛弃疾那样的豪放大家,以后受其影响者也不乏其人,时至今日依然有它特有的魅力。李煜使词能够登上大雅之堂,无愧于后世封其为“词中之帝”的称号。

猜你喜欢

亡国李煜词作
李煜
李煜作品
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
陈后主亡国
李清照词中“愁”的意和蕴
从译介学角度试析玄采对《越南亡国史》的编译
更 正
凭词寄意 柔情似水——近代词作名家韦瀚章
论帝王词作与尊体之关系
李煜和李清照追求思想自由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