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组织机构变革研究

2019-01-29杨雯景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馆藏变革学术

杨雯景



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组织机构变革研究

杨雯景

昆明学院图书馆,云南 昆明 650214

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组织机构组成与职能分工,以及在数字化时代需要变革的动因;从文献处理、职能强化及服务理念3个方面,提出高校图书馆组织机构变革的可行路径;并从资源建设为主、学科服务拓展、服务职能创新、制度层次弱化等方面,展望了图书馆组织机构变革的未来趋势。

数字学术;高校图书馆;组织机构;变革

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为图书馆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便捷的技术条件与环境,同时传统陈旧的组织机构形式的弊端也被暴露出来。作为教学与科研的双重服务平台,高校图书馆为高校的教育教学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用户需求越来越成为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核心,其传统的组织机构模式不再适用于高校图书馆的转型发展。且基于学术发展变化的要求,高校图书馆的组织机构变革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与社会发展更好地衔接,并强化图书馆知识服务功能。

1 高校图书馆组织机构组成

图书馆组织机构是为建设信息资源、构建信息平台服务的。其组成部门多样,且经历变革与更名后,各大院校的图书馆组织机构风格迥异,但总体而言,主要集中于资源建设部门、用户服务部门与技术部门三大类别。具体包括采编部、期刊部、办公室等资源建设部门,图书借阅部、信息咨询部等读者服务部门,以及数字技术部、现代技术科等技术部门[1]。其中,采编部主要负责馆藏文献的采集整理与分工,期刊部主要负责报纸、中外文期刊整理。图书借阅部主要是为读者用户的阅读与咨询提供服务。信息咨询部高度依赖数字学术条件,运用网络技术,将馆藏文献数字化,构建数据库,为读者用户提供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等服务。技术部门则主要负责图书馆信息系统的维护与故障处理。然而随着近年来数字化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等级制、直线式的传统组织结构,使各部门之间的分工界限变得模糊,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高校图书馆组织机构变革势在必行。

2 高校图书馆组织机构变革动因

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早在20世纪30、40年代,高校图书馆就已经开始了对组织机构的变革重组。近年来,信息技术的普及与迅猛发展,为图书馆信息系统管理提供了便捷技术条件,且基于用户需求与学术发展变化,高校图书馆的组织机构也理应进行调整,以完善服务。

2.1 基于学术发展变化要求

作为学术研究基地,图书馆一直处于变革的前沿阵地,其组织机构建设也积极应对技术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变化。高校图书馆兼具多重使命,既是保存收藏文献信息资源的数据库,是保存历史文化信息的重要基地,也是学术研究的资料库。数字信息时代,图书馆需要借助数字信息化平台,从馆藏资源的采购与配置方面为学者研究提供新视角,加强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以适应学术发展变化[2]。

2.2 受数字信息环境影响

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化图书馆的过渡是数字学术背景下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也是社会生活各行业领域整体的发展趋势。图书馆的信息系统管理、组织机构构建、馆藏资源建设应用等都需要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支持[3]。此外,数字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为图书馆组织机构变革提供了社会背景,数字信息环境为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革,而传统图书馆的组织机构体系不再适应数字化发展进程,亟需发现自身局限,变革调整。

2.3 用户信息需求理念深化

数字学术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更加丰富,师生们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也发生转变,不再仅以文献搜索服务为主,更强调文献信息的精细化与专业化。图书馆丰富馆藏文献结构也从数量取胜,转变为注重文献的学术价值等。因而,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组织机构无论从人力资源配置、馆藏资源优化及知识服务机构设置等方面,都需要对其自身机构进行调整变革,以实现用户的信息需求。

3 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组织机构变革路径

3.1 以文献处理为核心

3.1.1 业务与机构重组 图书馆要面向未来全面发展,就必须实现转型。组织机构变革是图书馆转型的一个重要步骤。新时期下,数字化信息环境与学术发展背景要求图书馆立足发展战略,组织变革。当前图书馆的业务模式从传统纸质文献向数字文献资源过渡,组织机构相应地也按照数字资源建设流程,从采集编目分类、馆藏文献传递、阅读推广服务等进行组织。业务与机构重组,将资源建设列为图书馆的工作重心,重新划分组织机构。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组织机构重组中,将资源建设部、古籍部、特藏部等部门集体取消,将其重组成为新的资源建设中心。并将馆藏资源分为学习支持中心与研究支持中心,这是基于北京大学国际化发展目标的战略前景作出的重组调整与变革[4]。不同高校的图书馆组织机构变革战略方向与变革形式不同,但业务与机构的重组目的均在于规避传统图书馆组织机构的弊端。

3.1.2 馆藏结构复合化 数字环境下,学术研究的范畴愈加广泛,基于数字学术视角的学术问题被不断抛出,亟待研究与解决。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图书馆作为学术动态收集平台,其馆藏文献收集也应跟随大环境需求发生变化。图书馆馆藏结构趋向复杂化,馆藏资源的学科结构、资源结构、等级结构、时间结构、文种结构等自成体系的同时,其自身结构不断丰富,突破传统馆藏结构的局限,从文献采集向数字资源建设转化。

3.2 以职能强化为核心

3.2.1 职能范围扩大 数字学术背景下,图书馆逐渐从提供数据资源到提供数据产品,这是数字信息技术带来的转变。相应的,图书馆组织机构在重组变革中也不断扩大。例如,高校图书馆的办公室部门主要负责行政管理工作,组织机构变革后,有的高校图书馆办公室更名为综合科、综合管理部等,职责范围扩大,不仅负责图书馆规章制度制定与各部门业务,也负责各项数据统计、读者用户意见数据整理、物业管理及人事工作等。并增设学科服务部等专业化组织,为高校师生知识服务提供针对性帮助。而多数高校图书馆将流通部与期刊部合体,重组为流通部或者更名读者服务部、流通阅览部,既综合了二者的职能作用,又承担了图书馆各部门的补充工作,在负责馆藏文献借阅管理的同时,也负责高校教材的管理与开发利用。采访与编目部门也实现重组变革,从高校经费出发,基于教学科研工作需要,采访与编目合一,更有利于参考高校学科设置,编制馆藏文献资源建设预算,并对各类文献资源进行学术价值评估与馆藏收藏导航。部门之间的重组变革,弥补了单一部门的功能缺陷,又避免了图书馆组织机构数量庞杂导致的职能分散,无法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展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薄弱点[5]。

3.2.2 服务方式数字化 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组织机构的数字化与信息化建设加快,其服务方式也呈现数字化特点。以图书馆组织机构中的网络管理室为例,数字图书馆的信息管理系统维护与数据库建设、数据安全、计算机网络规划、病毒防范及图书馆网站管理、网页更新等,都需要相应信息系统的支撑。而文献咨询部门中对馆藏文献的收集分类整理、文献搜索及用户意见数据挖据等都需要借助数字化程序。整体而言,当前高校图书馆的各组织机构的数字化建设已经大规模普及,相应的,其服务方式也由传统的馆员服务变为图书馆馆员与图书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复合型服务方式。

3.3 以服务理念为核心

3.3.1 重视特色服务 高校图书馆向应用型转变是当前发展的重点。以数字学术背景视角重新审视高校图书馆的组织机构变革,需要考虑地域特色,彰显其地方性、民族性。一些高校图书馆不仅负责本校特色文献的专题收集与整理,也将高校名人、高校形象等多元文化列入信息开发范畴,凸显高校图书馆特色的同时,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可靠资料。重视特色服务,展现图书馆优势,也是图书馆组织机构变革中需重点关注的环节。

3.3.2 知识服务用户化 图书馆组织机构变革中,知识服务用户化是大势所趋。用户中心化发展方向与读者信息需求、图书馆服务目标相一致。高校图书馆在保留原本传统服务业务的基础上,不断扩展读者服务范围与多样化工作方式。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流通阅览部、数据中心不仅负责本校师生的文献借阅,同时也负责异地借还、馆际互借工作。而信息咨询部也综合考虑读者用户的阅读需求与意见,收集广大读者的反馈信息,以期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加完善的信息服务。技术部门能够在维护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工作的同时,为读者答疑解惑,解决网页搜索、移动图书馆故障问题等。高校图书馆组织机构变革,要牢牢的将用户服务确立为发展目标。随着用户群体信息需求的个性化、精准性变化,其组织机构无论从组织形式、人力资源配置,都需要将用户服务纳入调研探讨范围[6]。

4 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组织机构变革趋势分析

4.1 资源建设为主

高校图书馆组织机构变革的历史由来已久,但无论是传统层级组织机构还是总分式、三分式的组织结构形式,以资源建设为主、馆藏部门占据核心地位的模式一直未变。传统图书馆组织机构中,以馆藏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为主;数字学术背景下,着重突出馆藏评估、采购预算、馆藏结构优化等馆藏管理。组织机构变革中,采访与编目、信息资源部、办公室、流通部等都以馆藏资源为核心、为基础,设置相应的负责机构。

4.2 学科服务拓展

为科研提供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一直秉承的发展理念。因图书馆自身的经费、资源限制,无法对高校所有学术项目进行全程支持,所以在拓展学科服务的同时,要重点突出科研,为高校学术研究助力,是未来图书馆组织机构变革的趋势之一[7]。图书馆学科馆员对于某一科研项目的信息采集与数据加工、检索筛选、课题跟踪与论文发表方面的作用显著,未来发展中,图书馆需要培训高素质复合型学科馆员,为科研提供深层次服务。

4.3 服务职能创新

数字学术背景下,图书馆的学术价值更加突出。现在的学术研究依赖大量文献的收集与学术动态、学术创作的发表。因而,在高校图书馆组织机构变革中,学术交流部的设立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其中,出版服务即是学术交流的新模式。比如采取跨机构合作、以图书馆为支撑、新成立出版社模式,或是图书馆与出版社合作模式,以及学者与图书馆合作模式,有效整合图书馆、出版社、高校资源及社会资源,实现高校成员的学术资源共享。这不仅是图书馆组织机构变革的发展趋势,也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方向。

4.4 制度层次弱化

高校图书馆的组织机构新兴部门逐渐增多,但小部门之间界限模糊,不利于系统整合。而在重新整合信息资源的过程中,图书馆组织机构也朝着大部门化模式转变,即组织制度层次弱化,可设可不设的机构被取消,各职能部门更加精简,既有利于塑造良好组织形象,也便于图书馆管理。

5 小结

图书馆作为公共教育平台,肩负社会责任,在大数字信息环境影响下,高校图书馆组织机构变革势在必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图书馆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只有不断创新组织机构,调整变革管理形式,未来图书馆组织机构的发展才能健康有序,历久弥新。

[1]吴焱.高校图书馆组织机构变革分析与思考——以贵州省10所本科院校图书馆为例[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20(2):171-174.

[2]冀枫,单松,陈云芊.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研究[J].创新科技,2017(6):79-81.

[3]徐燕.高校图书馆联合采编中心的业务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8,42(5):44-47.

[4]朱强,别立谦.面向未来的大学图书馆业务与机构重组——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2):20-27.

[5]刘建.公共图书馆面向组织机构的嵌入式服务模式探析[J].公共图书馆,2015(2):35-40.

[6]赵珊珊,王彦.上海高校图书馆组织结构的调查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4(5):58-64.

[7]贾东琴.高校图书馆组织机构变革历程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5(2):28-36.

Study on Organizational Reform of Librar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Digital Age

YANG Wen-jing

(Library of Kunming Institute, Kunming 650214, China)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organizational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al division of librar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the motivations for change in the digital age, proposed a feasible path for the organizational reform of librar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document processing, function strengthening and service concept, and looked forward to the future trend of library organization reform from the aspects of resource construction, subject service expansion, service function innovation, and institutional level weakening.

digital academy; librar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rganization; reform

10.3969/j.issn.2095-5707.2019.02.010

G251.2;G258.6

A

2095-5707(2019)02-0042-04

杨雯景,E-mail: bnnanga@sina.com

杨雯景.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组织机构变革研究[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9,43(2):42-45.

2018-10-30

2018-11-12

编辑:魏民

猜你喜欢

馆藏变革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变革开始了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创新IT 赋能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