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老中医成才经典路径解读辅助中医专业学生制定学业规划※

2019-01-29哲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8期
关键词:师承院校教育老中医

冯 哲郁 祥 朱 垚

(1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 南京中医药大学整合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学业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越早明确目标,制定清晰的短期与长期规划,并坚定的执行实施,越有助于后期的成才[1]。因此,如何使学生依据学科专业特点与培养目标,及早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学业规划,是中医专业学生入学后学业指导工作的重心。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在培养目标解析基础上,深入解读名老中医成才经典路径,是一个辅助中医专业学生形成学习目标与制定学业规划的重要方法,具体思路介绍如下。

1 通过培养目标解析使学生认识到名老中医对制定目标的示范作用

1.1 培养目标的解析 国家医教协同的教改政策导向,实际是中医学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的重要依据。因此培养目标可以放在国家政策背景下来解读。

为深化医教协同,提高医学生岗位胜任力,教育部、卫生部(卫健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自2012年起,先后联合颁布了系列文件,在试点高校开始推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并于2018年颁布了《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指明了“5+3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与“八年制医学(九年制中医学)教育改革”“加快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师”与“提升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首要目标。因此在我校《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征求意见稿)》中中医学学科专业培养目标中,无论是五年制、八年制还是九年制,胜任临床医疗工作均是排在首位的目标定位,并特别在中医九年制培养方案中制定了培养“国医大师潜质”的高阶目标。

由此可以引出,以国医大师为代表的名老中医,其实是临床综合能力提升与高素质临床医师养成的典范与标杆,可以为学生制定个人目标参考。

1.2 名老中医对制定目标的示范作用 虽然这些国医大师、名老中医秉性特质各不相同,其临床专长与学术特点也不尽相同,但其仍然有一些成为国医大师、名老中医的共性特点,为学生制定目标起到示范作用。如何更加直观地感受他们的这些共性特点,可以推荐大家通读《名老中医之路》等系列书籍。

举例而言,其相对具有共性之处如:(1)心诚志坚,学医之初即有明确坚定的志向,要学到最尖端最有用的本事,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2)注重识记,能够博闻强记,对中医典籍熟读成诵,出口成章。(3)善于思考,一是勤于思考,善于比较,二是独立思考,具备较强的领悟变通迁移能力,关键时刻能够独具慧眼,力排众议。

由此进一步解析,通读《名老中医之路》等系列书籍,可以借此了解这些国医大师、名老中医共性的知识体系与共性的能力特质,以参考确定自己的目标定位。同时还可以由此发现其中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以期后续学习过程中对该方向的国医大师、名老中医临床专长与学术特点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将其纳入到自己的规划方案之中。

2 通过名老中医成才经典路径解读辅助学生制定学业规划

“读经典,传师道,重临床”,几乎是所有国医大师、名老中医公认的中医成才的经典路径,可以通过这个经典路径中三个要素内涵解读,帮助学生认识到名老中医成才的关键所在,辅助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业规划[2-7]。

2.1 读经典 首先,之所以强调经典,是由于自古名家出经典,纵观历代名医,有突出成就者,几乎均是从经典起家。但涉及到具体如何读的层面,还需要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2.1.1 读经典的时机 学习中医的顺序有二,一种是由源到流,一种是由流到源。

由源到流,是学习即从经典源头开始,渐及后世各家流派。此类方法,初学阶段艰涩难学,但初难而后易,日久根底深厚,从名老中医成才的经验而言,提倡此类由源到流读法者颇多,值得大家思考与借鉴。如秦伯未老师提出:“余之教人也,先之《内》《难》《本经》,使知本也;次之以《伤寒》《金匮》,使知变也;次之以诸家之说,与以博也;终之以诸家医案,与以巧也。”任应秋教授非常欣赏黄宗羲“先穷经,后证史”的治学方法,他说:“学好经典,才可以左右逢源,事半功倍。这是学习中医学的大路、正门,如果舍正路而弗由,又欲期其有成,那是很困难的。”所以姜春华教授随父亲学医,其父告诫说:“《伤寒》《内经》如四子书,必须扎实学好”。

由流到源,多从后世各家浅显的入门读物开始,循序而渐进,归于经典。此类方法,可渐入佳境,但易先入为主,初易而后难,目前我们院校教育实际是以四小经典模式引导入门,其后引入经典课程,因此主体采用的是此类模式,不予赘述。

由此提示我们学生,如果希望成为中医大家,在制定规划的时候,除完成第一课堂的相应课程外,还应当在第二课堂早期引入经典学习,为日后形成深厚根底打下基础。

2.1.2 经典有哪些 应如何选读 中医经典著作,有四大和四小之分。一般所论读经典,主要是从中医学术源头而言,指的是四大经典的研读。四大经典提法有不同认识,但粗略来看,无外医经类如《黄帝内经》《难经》、本草类如《神农本草经》、外感病证治类如《伤寒论》《温病条辨》等、内伤杂病证治类如《金匮要略》。名老中医对于四大经典的学习,除各经典著作现存的善本原文外,部分还会采用后世医家注疏发挥的注解本参考学习,可供入门参考选用。此外四小经典,多为入门选用的经典读物,其主体内容已融入中医课程体系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与方剂学之中,不予赘述。

由此提示我们学生,如果希望在第一课堂外,通过第二课堂加强经典学习,在制定规划的时候,除了研读经典的原文外,也可以在入门阶段适当选用相应注解本作为入门读物。

2.1.3 读经典的方法 (1)精读:无精不深,名老中医成长的经历告诉我们,经典著作经典章节,要熟读成诵,钻研印证,常读常温。

熟读成诵:经典的学习,需要熟读成诵。很多名老中医指出,由于经典对于中医学习与临床的重要指导作用,经典是“必须精读背诵的书籍”,不仅要熟读,部分重要章节甚者全文还需要熟读成诵,如此才能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融汇贯通,在应用的时候方能够左右逢源。

钻研印证:经典的学习,需要钻研印证。因为经典大多言简意赅,蕴义深奥,其中很多要领在文字之外,需要经过钻研比较,整理之后方能显现,如经文的互参,类方与类证的比较分析等,正如朱良春先生所言:“其中含有许多深奥的精义,要经过刻苦钻研,下一番苦功夫去‘心悟’,才能有所得。”同时由于经典中许多的原理与方法,是从临床得来,书面难以真正理解其内涵,因此还必须结合实践,只有在临床运用中得到印证,才能切身感悟其深意,正如陈瑞春先生所言:“要做到会读、会用、还要会写,要开口不离经典,动手不离辨证。”

常读常温:经典的学习,需要常读常温。经典学习有终身研读的必要,因为经典中的很多原理,需要经年不懈的体验与领悟。对同一命题的认识,到不同的时期有不同层次的新意,结合临床问题再回头温习,会有“常读常新”而“别有洞天”之感。这就是“经典不厌百回读”之谓。

(2)泛读:无博不达,我们说博涉知病,在经典的基础上,还可以以经典为纲,各家为纬,博涉泛览,加深拓展对经典的理解与认识。

由此提示我们学生,如果希望在经典学习上有较高的造诣,在制定规划的时候,除完成第一课堂中经典课程学习任务外,还应当在第二课堂注意经典的熟读成诵、钻研印证与常读常温,并配合各家著作的泛读加深对经典的理解。

2.2 传师道 首先,之所以强调师承,是由于传统中医教育中,师承教育为最主要的培养模式,也是目前国医大师与名老中医成才的核心模式。但涉及到具体如何引入的层面,还需要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2.2.1师承教育的时机 传统的师承教育,实际贯穿于学医的整个阶段,从入门的理论学习阶段“耳提面命”,到实践学习阶段的“随师侍诊”,到独立临床阶段的“指点迷津”,再到进阶阶段的“衣钵相传”,这个过程中,名师作为学验俱丰的长者,他们充满切身经历的指导,可以“有的放矢,直入实地”,使学生“减少盲目读书与重复摸索,少走许多的弯路”。

而现在主体的院校教育模式背景下,可以认为中医研究生阶段的导师制,也是一种师承模式,但其是在本科理论与实践学习阶段完成之后介入,目的是以指导研究为主。

由此引出,我们学生,如果希望在第一课堂的院校教育外,通过第二课堂加强师承学习,获得全阶段的立体式的指导,除了共性的课程学习外,还需要早期制定分阶段的跟师学习计划。

2.2.2 师承方式有哪些 应如何选用 传统的中医师承,从广义上来说,其实有2种基本方式,即私淑与师授。

私淑,其实是通过文字书籍的间接方式进行学术思想与经验的传递,近无师者求诸书,对身边尚无明师可求者,可以以书为介,私淑求学。其代表如岳美中先生,其因患肺病咯血,发愤自学中医,后购得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与仲景《伤寒论》等书,边读边试服其药,肺病竟获痊愈。其后由此入手,进一步深研宋元以后医家的著作,渐入医门。又如何炎燊先生,其既无祖授,又无师传,但由于其具有深厚的古文基础,同时少年时即受范仲淹的“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启发,立志做一个济世良医,因此从陈修园《医学三字经》等书入手,后于吴鞠通《温病条辨》与柯韵伯《伤寒来苏集》等书处得力,渐入医门。此类方式虽具有传播广泛、学习自由的特点,但由于没有明师指点解惑,常常需要反复钻研揣摩,学习难度较大,两位先生均表示期间颇多困顿蹉跎,也走了不少弯路,因此私淑的方式,非心诚志坚者难成。

师授,是通过师徒亲授的直接方式进行学术思想与经验的传递,此类是中医师承传授的主要模式。从国医大师与名老中医的师承形式来看,其具体形式又有家传式、拜师式,院校式的不同,多数常是多种并行,兼而有之。如徐景藩先生初随父徐省三习医,后又拜当地名医朱春庐为师,既有家学又有拜师传授,又如周仲瑛先生先随父周筱斋习医,后又考入上海新中国医学院中医师进修班学习,受章次公、朱鹤皋等亲自授课与临床指导,既有家学又有院校师传。此类方式贴近临床、切合实用,老师的身传解疑,能弥补读书学习的种种不足,因此采用较多,而且从名医成才经历来看,很多是师从过多位明医,而后兼收并蓄而有所成的。如近代丁甘仁出孟河,其既有家学又有拜师,故能取费马巢三家之长,后又融吴门温病之长,伤寒于汪莲石处得力,故能集其大成,使孟河医派得以发扬。

由此引出,我们学生,如果希望在第一课堂的院校教育外,通过第二课堂更好的进行师承学习,在制定跟师学习计划时,还可以考虑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方式跟随不同的老师学习。

2.2.3 师承学什么 师承学习中主要需要学什么,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坚定信心与信念:跟师学习的经历可以进一步坚定学习中医的信心与信念。如倪珠英教授,本从西医学院毕业,初涉中医时,随宋之桢教授成功救治1例危在旦夕的重症小儿肺炎,激发了她学习中医的兴趣,后来侍诊3年又见证了中医挽救不少病人于危旦,从而坚定了学好中医的信念和决心。

深化经典学习:明师指点对于经典的学习与进一步的探究有重要指导作用。如朱良春教授曾从师于近代中医大家章次公,章师理论精深,其所倡导的“发皇古义,融汇新知”的革新精神,及其动物药虫类药等药物独到的用药经验,对朱良春教授研究伤寒杂病论中虫类药的应用,并结合临床实践体会,形成其虫类药独到的用药经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形成临床思维:跟师学习的过程对于形成临床思维,掌握关键技术至关重要。因此何任教授指出这种身临其境的跟师学习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原原本本地观察到名老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个过程,是完全真实的临床,而不像书本的介绍,总是脱离临床一段距离”。

沟通理论与临床:沟通理论与实践,破解疑惑,是跟师的进阶过程中最核心的内容。正如章真如教授所言,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往往老师一语中的,茅塞顿开。朱良春教授也说,因其实习阶段就拜章先生为师,跟随临证抄方,遇到关键性的环节时,章师每每提醒一下而豁然开朗,回头来看,启迪深刻,获益良多。因此,虽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若没有明师的指点,学习上往往会走多许多弯路,成功不易。

由此引出,我们学生,如果希望在第一课堂的院校教育外,通过第二课堂更好的进行师承学习,在制定跟师学习计划中,还需要考虑到学习哪些方面的内容,并注意积累与整理。

2.3 重临床 首先,之所以强调临床,是由于中医是一门植根于临床,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没有任何一位名医成长不是经历了艰苦临证摸爬滚打的长期磨炼。但涉及到具体如何重临床的层面,还需要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2.3.1 临床的时机 由于中医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使其理论原理与知识的学习最终都要落实到临床,因此很多中医理论原理,需要经过临床的验证,才能真正领悟其要领,很多知识的学习也必须得到临床的印证,才能算是真正掌握,所以如张琪教授所言,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徒弟跟随老师临证”的学习过程,学成方“能独立看病”,且保证其“疗效较好”,同时不少名老中医也强调,跟随老师临证之前,需要具备基本的知识储备,如熊继柏教授提出,至少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方剂,方具备跟老师临证学习的条件。

同时由于中医学科植根于临床,其进一步发展的生命力也源于此,因此中医在临床实践中许多新发现的,尚未被现代科学实验证明的规律与经验,可以通过临床实践进一步的检验,以及通过临床的研究对其可能的内在机制进行探索,以促成其进一步的发展。如夏桂成教授在治疗妇科病证时,发现经间期疾患,难以用一般医理解释,在做了大量溯源性研究与临床分析基础上提出,经间期阴阳转化具有“重阴必阳”的特征,由此在临床反复摸索验证,创立了“中医妇科调周理论体系”,相关内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因此,临床一方面是专业学习的持续,是课堂的延伸;另一方面也是专业创新的源泉,是促其发展的阵地。所以不论是传统师承教育中,还是现行的院校教育中,临床均是在完成一定的理论知识学习基础上来开展的,并且可以大致分成临床实训与临床研究2个方面的内容。

由此引出,我们学生,在制定规划的时候,如果希望在第一课堂的院校教育外,通过第二课堂更多的接触临床,不建议过急过早,建议在完成基本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制定相关规划,有步骤的进行临床的学习与研究。

2.3.2 临床学习与研究的方式 传统临床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师承门诊,其常包括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抄方侍诊,即老师看病,学生抄方,学生辅助老师开展门诊诊疗工作,并在这个过程中观摩学习;第二个阶段为参师襄诊,即学生参照老师的思路与方法接诊,老师监督,学生看好后,由老师修改,修改后再交给患者;第三个阶段为独立坐诊,这个过程中遇到问题再向老师请教。许多家传方式多为典型的3个阶段的培养模式,如妇科蔡小荪教授,生于儒医世家,12岁开始随父学医,16岁后随父侍诊襄诊,20岁即能独立应诊,又如武进奚氏儿科四世传人奚伯初先生,少年时起即在其父督教下习诵中医经典,同时随父侍诊,18岁开始襄诊,20岁即在无锡市挂牌行医。师授方式则至少经历抄方侍诊与独立坐诊两个阶段。正如何任教授所言,此类方式尤其是抄方侍诊,是学习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最好方式,是中医学术承传的不二法门。

临床的研究,常是在解决重要的临床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由于其常涉及到一些危重病的救治,其方式既包括传统的门诊与出诊诊疗工作的总结,也包括现代的门诊与病房的临床研究,然而其对问题的解决常离不开传统的师承门诊的学习。这是由于,在师承门诊向父辈、师辈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诸多的病种、病类及相应治疗思路,及至自己从事临床医疗实践时,常需在解决新的问题中,将相关的内容迁移应用使问题得以解决,并在解决过程中对相关内容进一步的深化与升华。比如周仲瑛教授,学医时曾有目睹其父周筱斋先生治疗天花等烈性传染病的经历,使其后期临床一线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时,由此受到启发,摸索研制出了凉血化瘀系列治法,取得非常好的临床疗效,为其创立瘀热学说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瘀热相博及其多个子证的系列治法。

我们现代院校临床也基本符合此类模式,其临床实训阶段有见习实习与规范化培训的不同,临床研究阶段也包括门诊与病房不同形式的临床研究,但其不同阶段和相应形式中中医师承的内核相对不足。

由此引出,我们学生,在制定规划的时候,如果希望在第一课堂的院校教育外,通过第二课堂更好的进行临床学习与研究,应特别注重师承门诊的学习,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研究。

2.3.3 临床如何学习与研究 具体在临床如何学习与研究上,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西医与中医的关系:由于中西医学体系构建的哲学基础有本质差异,虽然多数名老中医赞成中西医结合,但就如何结合大致有两点认识:一是要“衷中参西”,即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体现在传承与创新上,首先要能“应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能够在传承中运用中医思维来分析解决临床问题,保证其临床疗效,然后才是“现代科学方法来验证中医”,通过进一步的创新,促成其进一步提升与飞跃;二是要“切实可用”,即体现在理论与临床上,先要做到临床上“取长补短,互相补充”,能够切实提高整体临床疗效,然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而不要急于在理论上的轻率结合。

普内与专科的关系:由于中医以五脏为中心的理论体系,以及临床基于动态整体观给予个体化诊疗的特点,决定了中医分科以大内科为主导的特点。正如周仲瑛教授所言:“不要说内科进一步的三级分科如脾胃科、肝胆科与肾科等,就是其他与之并列的外妇儿等二级分科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以中医内科为基础的,常需要以内科的辨证论治体系为基础。”因此,无论从事何专业,分科不宜过早过细,首先注意打好中医内科的临床基础,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好中医的整体观”“在专科方面才能功底深厚、突出专长”。

辨病与辨证的关系:目前中医临床主体采用的是病证结合辨治的模式,其辨病模式由于与现代临床西医疾病分类框架有相通之处,故而作为临床中西医结合的重要切入点,采用较多,而中医特有的辨证论治模式则相对独立,对其重视程度及研究的深度其实远远不够,因此,绝大部分老中医认为,在临床上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中医辨证论治模式的学习应用与研究,同时由于中医辨病模式与西医疾病划分也有不同之处,因此,二者差异的比较以及中医辨病模式的学习应用研究也是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由此引出,我们学生,在制定规划的时候,如果希望在第一课堂的院校教育外,通过第二课堂更好的进行临床学习与研究,还应特别注意处理好上述3组关系。

3 结语

由于目前中医院校教育与传统师承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对培养目标的解析,以及结合目前院校培养体系,对如何借鉴“读经典,传师道,重临床”这种名老中医成才经典路径制定学业规划进行解读,可以帮助中医专业学生认识到中医成才的关键,使其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目标,更好制定第一课堂学业规划,还可以根据自己定位,更加合理的规划安排第二课堂的学习,也为更好的实现中医专业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参考。

猜你喜欢

师承院校教育老中医
“顾氏外科”师承教育融于中医外科学住培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师承授受经验谈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师承与独创之美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名老中医举办座谈会共话振兴中医药事业发展
老中医教你睡眠养生
军事院校教育应突出“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院校教育贴近实战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