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教育背景下在线课程重构策略研究

2019-01-29

中小学电教 2019年3期
关键词:学习者师生智慧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710062)

一、引言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掀起了智慧教育的狂潮。智慧教育是环境、资源、有效教学的集大成,目前全球正从智慧教育1.0迈向智慧教育 2.0。智慧教育 1.0对“智慧”的理解局限于“智能”(Smart),其研究大多是对智能学习环境、智能教学系统等软硬件的开发,强调基于资源的“共享学习”[1];而智慧教育 2.0对“智慧”的理解更多的是“睿智”(sagacity),其研究包括智慧教师、智慧学习者、智慧管理等,强调基于智慧的“共生跃迁”[2]。“智慧课程”就是在智慧教育 2.0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方面,智慧课程是智慧教育的核心,是“互联网+课程”的最突出体现[3]。另一方面,在线教育队伍不断庞大,在线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与开放性受到越来越多学习者的青睐。因此,“智慧型在线课程”将成为智慧教育的切入点,如何克服传统在线课程的弊端,重构智慧教育背景下的在线课程,成为当前相关人员亟待思考的问题。

二、智慧教育背景下在线课程新变化

为了进一步加强国家对网络教学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教育部今年再次对各普通高校建设的在线课程进行评价,并正式推出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这一系列举措表明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在线教育,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因此各高校须不断明确在线办学的宗旨,转变教育理念,提升课程质量,加强网络管理,使在线教育上一个新台阶。智慧教育转变了在线教育教学理念,为在线教育课程资源和技术上的开发与设计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同时也对在线课程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1.免费性

正如莱斯大学校长李达伟(David Leebron)所说,高等教育的授课方式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习者迫切希望找到廉价甚至免费的学习途径[4]。目前包括MOOC三大平台以及国内部分平台上的许多精品课还是需要收费的,价格从几千到几十不等,这似乎与MOOC最初所提倡的“全部免费”有所冲突。既然在线课程的投入与教育经济学中教育投资合理负担与补偿的原则相吻合,且互联网经济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这就为在线教育的各种免费形式提供了有利条件[5]。我国在线课程领域也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免费现象:有的试用免费,试用期结束后收费;有的部分课程免费、其他课程收费;有的前期为吸引用户免费,后期收费;有的就像“自助餐”,收取一定费用后,学习者在限定时间内可选修好几门课程。随着在线课程规模不断壮大,未来的智慧型在线课程必然会为学习者提供更多优质的精品课程,以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2.智慧性

在线课程的智慧性体现在着力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方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我们常常提倡“寓教于乐”,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认为学习是痛苦的呢?如果把在线课程比作“自助餐”,学生在丰盛的美食中自由选择喜欢吃的东西,教师只是给学生提供营养的建议,而不是强制性的,那这样的学习是快乐的;可当学生被迫去吃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时,这样的学习无疑是痛苦的。所以智慧教育背景下的在线课程应该为学生提供“饕餮盛宴”,给他们自由选择的空间,让他们快乐地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并利用情境感知技术和学习分析技术全程全息关注学生的学习。此外,教师还要适时引导,帮助学生养成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团队合作的精神、沟通和交流的技能以及自我规划和管理的能力等。

3.社会化

智慧教育背景下,在线课程正从人们思想上的“以知识为中心,利用网络实施的以自主学习为主的课程”转变为“以人为中心,旨在培养学习者终身学习能力和促进师生智慧养成的课程”。在这个智慧学习空间中,人们的学习行为发生了巨变,从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学习模式转变为以用户为核心的社会化模式,强调学习者在与人、资源、环境、服务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完成知识的迁移和创新。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知识交流和共享变得更加社会化和开放化,未来在线课程的用户将在与资源网络和人际网络的充分互动中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知识网络,并充当课程的共同创建者。

4.情境化

情境化是指能够收集、分析、利用从用户周围捕获的学习行为数据,并为用户提供与情境相关的学习资源与服务。智慧教育要求将信息空间、物理空间与学习行为三者相融合,以用户为中心,从而构建一个人、机、物无缝整合的学习空间。在此基础上的在线课程学习系统通过配置感知设备能够随时捕获用户情境的变化,智能推理用户的信息需求,并通过一定的形式推送给用户,实现对用户有针对性的指导。目前很多在线学习平台开通的基于用户偏好的课程推送服务、手机铃声根据自适应变更为会议还是户外等,就是一种初级的情境化信息服务。

三、智慧教育背景下在线课程的重构策略

翻转课堂、微课、慕课(MOOC)、私播课(SPOC)等在线课程如燎原之火发展的背后涌现出许多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亟需解决教师工作量大、课程内容枯燥、资源获取率低、知识编码散乱、社会互动单一等问题。要实现免费性、智慧性、社会化和情境化的智慧型在线课程个性化服务,除了要在智能感知等技术上实现突破外,也要在课程内容资源的组织、设计、利用和编码等方面实现创新。

1.教师团队专业化的分工

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在线课程的兴起,意味着教师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如果仅由一位教师单独完成设计、开发、讲授、评价等教学任务,这无疑是不可行且没有竞争力的。就像影视制作有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后期制作等一样,教师相应地也可分为总设计师、主讲教师、技术支持教师、辅导答疑教师等,以此保障整个运行机制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高效性。教师分工不仅有助于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彰显团队优势,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性。此外,智慧型在线课程还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独特的授课方法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通过打造这样一批“明星教师”可以大大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用“偶像”的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2.基于“课程编导”理念的设计

为什么当前参与MOOC的人数越来越多,但同时辍学率也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课程视频不新颖、不实用,无法牢牢抓住用户的“心”。智慧教育背景下的在线课程要克服这个缺陷,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关注学习者的诉求,围绕学习者心理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在新一代在线课程设计开发过程中需要引入提倡多学科融合的课程编导理念[6]。“课程编导”是指采用影视创作的理论,在网络课程的设计、讲授和编辑过程中将技术、艺术、教育等高度融合的系统性创作活动。基于“课程编导”的影视教育资源可以使人沉浸在虚拟的现实中,是最受学习者欢迎的学习方式。因此智慧教育背景下的在线教学资源应该以影视内容为主,用逼真的事物形象、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以及夸张的表现手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抓住学习者的心理变化使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帮助他们找到一个自适应学习的节拍和速度,降低辍学率。

3.提供在线课程嵌入式服务

互联网强大的功能给在线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但同时也带来“信息迷航”问题,虽然利用相关的搜索引擎、掌握一定的搜索技巧可以获取有用的信息,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为了加强师生与文献的联系,需要在他们之间指派一名“信使”,而“馆员”正是这个角色的最佳人选,这就导致了“在线课程嵌入式服务”的产生。在线课程嵌入式服务是指为了使师生获取及时有效的文献资源,从而将馆员嵌入到在线学习中来,以便为师生提供针对性强的文献服务[7]。由于馆员了解图书馆所拥有的各类资源,师生只需要向馆员咨询即可获得自己想要的文献资料,这样就解决了在线师生和图书馆资源“两张皮”的问题,提高了师生查找资料的速率和效率。研究表明,在教师、学生、图书馆资源和馆员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学生可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从而提高其逻辑思维和科研能力。虽然当前有关在线课程嵌入式服务还不成熟,但受智慧教育的影响以及师生需求的驱动,相关研究会不断增加,并能在在线课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4.基于知识“碎片—联结”的动态编码

在线课程一定要立足于学习者的角度进行编码,学生才能有兴趣解码。目前无论是《中国大学MOOC》还是《学堂在线》等平台上所开设的课程,除了基本的单元学习课件,还提供许多拓展资源,可是大部分学生对这些丰富的资源置之不理。就如同处于发送端的厨师希望将维A、维B通过菜汤的方式传递给顾客,可是处于接受端的顾客不一定喜欢喝,他们可能更喜欢炒菜。这时候厨师就应该根据顾客所喜欢的口味通过炒菜的方式将营养传递给他们。智慧型在线课程要想真正在教育教学中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就必须借助语义网和本体技术,实现知识的碎片化学习以及知识的动态联结。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对繁琐冗长的知识按照章节或者主题进行编码,形成碎片化的知识片段,以便于学习者快速直观地掌握。此外,借助数据挖掘、语义推理等技术,也可分析知识之间复杂的关系,进而在将“碎片化”的知识动态联结起来,使学习者形成清晰的内部网络。在这样一个“碎化—联结”的动态交替过程中,构建学习者的内外网络。

5.促进社会学习共同体间的互动

情境认知理论主张基于学习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的互动,认为知识是一种实践活动,是个体与环境的互动,是适应环境的能力。联通主义认为要建构学习者的内外网络,其中内在网络指学生的内部知识结构,外在网络即人际网络,指通过社会学习共同体间的互动、交流、分享,发现新的知识,实现创新。所以笔者认为“网络课程最大的优势是使学习者实现独立自主的学习”这种观点是不合理的,学习不是一个人的“独舞”,而是整个社会学习共同体间的互动。智慧教育背景下的在线课程应充分重视在线学习平台的学习交流,帮助学习者构建其内外网络。此外,在线课程的视频内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在校名师的讲解,也应考虑聘请企业或公司的经理等相关人员讲解一些具体的应用,对在线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以便让学生很好地与社会接轨,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智慧教育的发展给在线课程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的、固定不变的视频资源、评价方式和组织管理模式很难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课程模式创新。因此,当前亟需重构在线课程的课程模式,把智慧教育的实践重点转移到智慧型在线课程的开发上来。智慧型在线课程投资少、受众广、见效快,是促进智慧教育发展的切入点,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享受更优质的课程教学,促进智慧教育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学习者师生智慧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