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家长的通力配合来提升农村七年级班级的凝聚力

2019-01-28陆子榕施翱翔

成长·读写月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班级凝聚力班主任家长

陆子榕 施翱翔

【摘要】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之中,班主任、科任老师及家长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班集体对成员的吸引力、成员对班级的向心力共同构成了班级凝聚力。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对于提高班级整体教育水平来说意义重大。本文以农村七年级班级为例,望通过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家长的通力合作,促进农村初中班级凝聚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班主任;科任老师;家长;通力合作;农村七年级;班级凝聚力

班级凝聚力是班级的内在灵魂,是班级集体向心力的集中展现。只有拥有了班级凝集力,学生才会更加热爱这个集体,并自觉、主动地维护集体利益。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建立在成员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团结之上,作为集体的重要一员,班主任、科任老师以及家长必须深刻认识到自身在班级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展开通力合作,共同促进班级凝聚力的持续提升。在农村初中七年级班级管理当中,班主任要提高对班级凝聚力的建设重视,以班级凝聚力为核心,通过与科任老师及家长的通力配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

一、农村初中七年级班级凝集力的形成现状

(一)成员个体性差异明显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关键阶段,七年级在初中教育阶段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农村初中七年级班级教育管理中,班级凝集力的形成依然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其中,最为主要的便是班级成员的个体差异性日益突出,当代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得班级成员的情感认识更加难以统一,成员之间无法达成一致集体目标,使得班级凝聚力大大降低。从农村初中七年级整体的班级凝聚力表现现状来看,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是导致班级凝聚力难以提高的主要因素。

(二)班主任引导职能发挥不足

班主任在学生的班级学习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导、管理作用。班级凝聚力的提高与班主任引导职能的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1]。由于我国农村经济水平与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初中班主任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往往只在强调班级成绩管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而忽视了班级文化建设,对班级凝聚力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无法在积极的、和谐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到集体活动乐趣,不利于学生集体观念的养成,制约了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三)科任老师未能提高重视

班级凝聚力的形成依赖于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科任老师与班主任一样,在初中生学习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科任老师在班级教学当中,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之外,还应当对学生的集体精神、思想道德进行有利的引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然而,在农村初中七年级教学实践当中,科任老师普遍存在着“重成绩、轻管理”的现象,部分科任老师甚至认为班级凝聚力的建设只是班主任的责任,他们只需要完成教学任务,在课程教学中,只在于教学知识讲解,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学习意识与合作意识,使得班级凝聚力大大降低。

(四)学生家长未能有效参与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正在逐步向城市大量转移,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很多农村初中生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在班级学习活动中,往往难以与其他同学积极展开配合,进一步降低了集体学习效率。同时,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与关爱,留守儿童大多都存在自卑、内向的成长心理,往往难以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影响班级的整体团结性。

二、建立班主任、科任老师、家长共同合作机制,提升农村初中七年级班级凝聚力

(一)建立完善的家校合作机制

家庭和校园是学生的两大成长乐园,提高班级凝聚力绝非只是学校、班主任以及科任老师的责任[2]。首先,农村初中学校要紧跟教育改革步伐,加强对七年级班级凝聚力的建设重视,促使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充分发挥成员领导作用,将凝聚力建设作为日常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其次,学校必须建立完善的家校合作机制,取得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提高家长参与班级学习管理的积极性,共同助力班级凝聚力的提升。

(二)充分发挥班主任引导管理职责

作为班级管理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班主任在农村七年级班级凝聚力的建设当中承担着重大引导职责。一方面,班主任必须明确自身的班级管理职责,充分发挥班级成员领导作用,加强对成员的人文关怀,彰显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增进成员感情,与成员建立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提高成员的集体归属感,帮助成员达成情感共识,增强集体意识。另一方面,班主任要积极与其他科任老师及家长加强沟通,强化科任老师及家长的班级成员意识,与科任老师及家长展开深度合作,制定更加有效的班级管理方式,促进班级凝聚力的提高。

(三)转变科任老师教学观念

作为班级成员的重要一员,科任老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及时转变传统的应试化教育观念,在素质化教育背景之下,提高对学生集体意识及集体荣誉感的培养重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集体思想观念与团队协作理念。在教授课程知识的同时,不断丰富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方式,将团队意识融入到教学实践当中,潜移默化地增强班级成员的向心力。比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通过协调沟通,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以此来不断强化班级成员的集体合作意识。

(四)提高成员家长的参与力度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3]。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学习思想的建立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家长要加强对孩子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重视,切忌一味地注重孩子的考试成绩,走进孩子的日常生活,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来自家庭及班级的温暖,为孩子融入班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班主任及科任老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探討,及时汇报学生的最新成长动态,家长也要积极与学生展开深入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集体学习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结语

农村七年级班主任、科任老师及家长必须展开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成员作用,协调班级教育管理活动的积极开展,提高班级凝聚力的建设重视,培养班级成员的团队意识与集体意识,建立良好的班级风貌,促进班级凝聚力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冯传侠.新形势下提高初中班级管理质量的措施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43.

[3]朱兴鹏.影响农村初中班级凝聚力的因素及对策[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3(12):24.

[3]贾桂凤.初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9):48.

猜你喜欢

班级凝聚力班主任家长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夸夸我的班主任
我心中的好家长
大学生班级凝聚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报告
班主任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抓好班级管理
家长请吃药Ⅱ
如何运用班级文化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