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纵深融合 重掌舆论“麦克风”
——地方党媒构建新型主流媒体初探

2019-01-28

中国地市报人 2019年8期
关键词:麦克风舆论传统媒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媒体舆论场愈加分化,传统媒体既有的语话优势和议程设置功能逐渐弱化。在此背景下,作为地方党媒或主流媒体,如何把准方向,破解发展瓶颈,努力打造区域性主流媒体平台,有效地成为政策宣传与传递民生的主阵地,作为地方党媒的闽东日报社作了有益尝试。

一、现状:舆论场分化加剧,传统媒体日渐“失声”

新媒体强势分化舆论场。新媒体的发展,使新闻边界逐渐模糊,具有相同爱好、相同价值取向的人形成相对封闭的圈子。割裂后的圈子舆论场主要由网络论坛、官微、官博以及大大小小的生活微信号(私人微博)组成。据粗略估算,宁德目前约有各类网站近万个,微博30万个,活跃微信公众号6000多个。而且随着移动端平台的进一步完善,其所带来的影响力在持续增强。而对于以发布新闻信息类的官媒来说,因舆论场变得窄小,又因黏合度等原因,舆论阵地渐失。

传统媒体日渐“失声”。与新媒体狂欢的场面形成对比的是传统媒体受关注度的趋冷。在宁德市,除了极少数县市在官微官博上“有所作为”之外,大多县市区甚至地市一级媒体由于在媒体融合上步伐较慢,其影响力正在削弱。由于面对一些突发事件反应慢、回应迟、权威声音少,使得发生在宁德区域内的重要信息,不再是传统媒体的唯一发布,其作用正在被边缘化。

阅读人群也正在远离传统媒体。据一项调查表明,80、90后的年轻一代,逾八成不再从报纸电视上获取信息;70、60后,则大多是从工作角度出发而被动接受;而曾经最铁杆的“60前”读者群,有一定知识层次的也转战微信、抖音。

新闻产品“官言官语”不接地气。 地市党媒目前的传统业务和新媒体业务仍存在“两张皮”现象,没能实现采编业务、组织机构及资本方面的全面融合,缺乏具有市场号召力的传播平台和融合发展的路径。传统媒体采编人员思想意识不能跟上潮流,惯性思维严重。由此生产或审核的新闻作品,“官言官语”味道浓,让网友无法产生好感。

二、原因:体制机制理顺难,从业者思维转换慢

体制机制难理顺。媒体融合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要从各方面进行流程改造,这涉及人才、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要素,因此,牵涉到具体的困难,工作难以全面迅速铺开。尤其是地方级媒体,在资金、人才方面受限更为突出。

管理者理念滞后员工转型难。就目前而言,真正创作新闻的主体仍以传统媒体人为主,资源、话语权仍在他们手上,只要管理者不想动,融合工作就难以推进。不少从业者仍遵循既往节奏按部就班工作,观望情绪严重。在媒体融合上,传统媒体人办的新兴媒体,先天素养不足,观念和行为上带着深厚的传统印记。此外,新兴媒体商业模式不明,盈利能力弱,投资回报少也阻碍融合工作的进展。

新闻管控力度大回应慢。监管部门对官方新闻媒体的新闻管控力度大,新闻纪律多,对重大事件、特殊时期的新闻纪律要求尤甚;官媒对于本地的突发事件处理,程序通常是:等待通稿。通稿出炉有一套严格的流程,但等其发布,自媒体编发的内容早已满天飞,此时,要将话语权挽回已相当被动。

三、破题:统合力量整合资源,打造权威平台引领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要重夺话语权,重持舆论“麦克风”,传统主流媒体必须加大一体化发展,推进报网融合,在统合力量整合资源上下功夫,在提升舆论引导力方面发挥更强大作用。

(一)把准融合方向,坚持一体化发展

一要推进顶层设计,促进媒体全面融合。装备“超融合”移动采编系统,将网络媒体纳入报社统一管理平台,管理层参加报社采编、策划、下稿会,了解宣传重点,也向报纸提供网络热点信息。相互交叉、相互借鉴,既可以让传统媒体的主流声音用平民化的语言表达出来,也使新兴媒体具有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二要将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APP等新应用新业态,以新技术引领媒体的传播特点,加强内容建设,创新采编流程,优化信息服务,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三要把握机会,找对方向。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通过搭建多种平台,形成传播矩阵,实现阅读覆盖。此外,将晚报与所属的新闻为主导的生活门户网站融合,打造生活类城市门户网站龙头,抢占城市生活门户网站舆论高地。

(二)转变理念思维,实现全员转型

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业界已从技术层面、渠道层面进行深入探索。作为新闻媒体,尤其是纸媒,唯有迅速调整组织结构和布局比重,引进具有组织管理能力的各种人才,才是破局之机。

盘活优质人力资源,争当全媒体工作者。倡导具有新媒体意识的年轻记者、编辑主动适应全媒体报道的需要,成立采编项目小组,以团队形式生产符合移动端传播的新媒体产品,在报纸、网站、视频、微博、微信等传播媒介间自由切换。

增强新媒体工作者相应的业务素养。尽快让从业者意识到,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与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可大大扩充其影响范围,增强其影响力,使传统媒体与受众之间达到更加快捷方便的全方位、多角度的互动。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操作水平,从云报纸、手机移动产品、微信、微社区等上面进行细分,精耕细作。

(三)建立区域联盟,扩大传播“朋友圈”

不断创新传播形式和手段,促进主流思想传播新模式、新样态的逐渐形成。利用信息技术成果,在技术上实现“为我所用”的跟跑转向“自主创新”的领跑。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利用差异化的统筹策略,发挥各类媒体的独特优势,形成传播合力。

转变思维方式,强化用户至上理念。以用户需求为先导,变单向为互动,推动采编流程再造;进一步增强目标受众意识及精准化传播意识,以“四全媒体”全面对接受众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信息及各方面的服务;建立精准推送的信息分发机制,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并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辐射到更细微的层面。

扩大传播“朋友圈”。通过建立区域间的网络联盟,将网络管理、政府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新闻从业者以及网络红人集合起来,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整合各地优势网络资源,推进区域合作。如与温州等浙南地区共同成立“大榕树”网络文化区域联盟,通过建立高效运作的信息沟通和行动协调机制,设立网络舆论引导合作群、主要媒体交流群、网络大咖群等微信群,共同传播正能量。

猜你喜欢

麦克风舆论传统媒体
GRAS发布新12Bx系列、支持TEDS的测量麦克风电源模块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麦克风的艺术
讯飞输入法也能离线语音输入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麦克风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