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献检索课程改革刍议——以贵州医科大学为例

2019-01-28汪其英黄琼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图书馆教材

汪其英,黄琼

文献检索课程改革刍议——以贵州医科大学为例

汪其英,黄琼

贵州医科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当前文献检索课程存在教学内容不够新颖、教学方法传统单一、缺乏专门的教师队伍和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学生对搜索引擎的依赖性较强、上机学时偏少等问题。而信息社会的发展使文献检索课程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课程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师资建设、评价机制、课堂互动及实际操作能力、专业数据库建设、开课时间等方面提出了文献检索课程改革的路径。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贵州医科大学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教高〔2015〕14号)第31条规定,图书馆应重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信息素质课程体系建设[1]。文献检索课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第二课堂、提升大学生信息素质的重要手段[2],它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使其掌握信息的分析、获取、评价、利用及预测等方面的技能,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研究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门方法课和工具课。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已融入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文献检索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1 文献检索课程现状

1.1 教学内容不够新颖,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而新颖性是判断教学内容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献检索课程的知识更新换代非常快,但教材更新比较慢[3]。贵州医科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文献检索课程中比较陈旧的内容,例如光盘版的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02年)及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2006年)没有及时淘汰,还一直作为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辅相成,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我校文献检索课程往往以满堂灌式的授课方式为主,进行填鸭式的内容灌输,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让学生对文献检索课程产生兴趣。

1.2 缺乏专门的教师队伍和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绝大多数高校的文献检索课教师在编制上不属于教师系列[4],而是由图书馆员承担该课程的教学。以我校为例,虽然成立有文献检索教研室,但是教研室主任和教师都是由图书馆各个部门的馆员构成。由于馆员日常还要承担部门业务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教学,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科学合理的考核评定方式不仅可以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还可以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目前,我校文献检索课程对学生的考核模式和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模式都比较单一。对学生的考核还是以期末考试为主,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缺乏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不能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信息素质,也不能很好地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1.3 学生对搜索引擎的依赖性较强,上机学时偏少

随着搜索引擎技术的日臻完善,检索变得愈加便利和快捷,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信息已成为大学生的首选。这种检索习惯形成的惯性思维导致他们对文献检索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笔者于2018年12月对194名我校全日制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上文献检索课之前,学生获取文献资料的途径有(可以多选):搜索引擎、纸质书刊、图书馆电子资源、老师同学朋友推荐、其他途径,选择人数分别为143、109、56、65、65人,分别占73.71%、56.19%、28.87%、33.51%、33.51%。文献检索课的实践性很强,只有不断地上机操作才能真正学到这门课程的真谛和精髓。我校文献检索课程总学时为36个学时,其中实践操作14个学时,实验学时占课程总学时的比例偏少,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班级人数过多导致机房电脑数量相对不够,因此很多教师采取分组教学,这样学生上机时间更少(7个学时),教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答疑解惑。

2 文献检索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自教育部1984年印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5],要求在高等院校内普遍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至今,文献检索课已积累了30多年的教学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果,广大高校毕业生已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图书馆利用和文献信息资源获取方面的技能。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计算机、手机等电子终端设备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文献信息资源在种类和数量上的急剧上升,文献检索课程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1 教学内容和检索方式的变化

网络环境对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的时效性增强,知识信息更新的速度加快,呈爆炸式增长,检索内容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性,新载体、新类型的文献信息资源不断涌现,数据库的种类与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网络教学资源已成为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6],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方式也由传统的手工检索转变为计算机检索。

2.2 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以往教学方式主要是面对面授课,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远程教学已成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它具有不受时空限制、不设置学习门槛等特点,只要能够联网,就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学习。目前常用的网络教学方式有慕课、微课、雨课堂等。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对文献检索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3 文献检索课程改革的路径

3.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根据学生层次(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及其学科专业设计专门的教学内容,通过与专业课知识结合开展针对性教学。比如武汉大学黄如花教授在中国大学慕课(MOOC)上开设的《信息检索》课程,将授课对象划分为社会公众、教师学生、研究人员及企业人员,据此分别设计了针对性的教学内容[7]。授课时,包括案例、习题等在内的教学内容都要结合学生的专业来进行。此外,课后还可以要求学生撰写一篇与专业相关的综述文献,这样可以同时学到专业知识和文献检索知识。

3.2 注重教材建设

加强教材的研究和编写,定期调整、更新教材内容,不断提高教材质量,使之与当前的教学目标相适应。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教科书在形式上是3年重新编写出版1次,但内容的更新普遍没有做到完全同步[8]。随着知识信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教材也要定期更新,以保证知识的新颖性。此外,教材的内容应该与本校购买的文献信息资源相匹配。目前很多高校都是使用由国家统一制定的面向全国高校的教材,但各高校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参差不齐,在数据库讲解时会出现教材上有而本校没有购买、或是本校有而采用的教材上没有等情况。且各高校在学科专业发展及学生特点等诸多方面不尽相同,因此,教研室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编写或选择合适的教材。需要注意的是,教材内容除了要做到新颖性外,更要做到准确性。教研室要重视教材建设,对教材质量进行监控和管理。

3.3 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问题探究法、训练与实践法等。教学时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授课对象特点,再结合教师自身实际优势,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最得心应手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旨在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9]。同时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在线互动教学,目前流行的慕课、微课、雨课堂等教学方式都可以应用到文献检索课程中。总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通过采用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4 加强师资建设,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灵魂人物,组建一支专门的、知识全面的、人数充足的,以及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专业背景都比较合理的高素质教学队伍,对文献检索课程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图书馆可以设置专职的教师岗位从事文献检索教学工作,以便集中精力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科建设。此外,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除了自学外,教研室应鼓励教师以进修、培训、教学观摩会、讲课比赛、学术交流等方式开展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3.5 建立双向评价机制,课程考核形式多样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制度,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监督和控制,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采取教师自评、教师之间互评、学生评价等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学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教学评估表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评价,定期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可以增进双方的了解,使双方都能认知自己。把教学效果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促使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能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充分发挥课程考核的诊断、反馈、评价和激励等功能。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文献检索课程的工具性和方法性,学校可以改变考核方式,取消期末考试,将平时的课程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打分作为最终成绩,具体由出勤率、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单元测验、上机操作、撰写检索报告等成绩构成,设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和百分比,构建出一套相对科学、客观、合理的考核体系,实现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考核。考核内容的多样性可以更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真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检验学生是否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这种考核方式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促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

3.6 注重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式单项传输教学方式,利用新媒体开展活动教学、讨论教学、案例教学、问题教学、合作学习、实践操作、在线讨论等多种双向互动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来。注重兴趣培养及能力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文献检索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是泛泛而谈、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研究表明,学生平时练习用的时间越多,课程总成绩就会提高[10]。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对学生检索能力的提升只能起到引导作用,真正掌握检索技巧必须依靠学生自己利用课堂和课外的时间多进行上机操作[11]。因此,要提高上机实验的课程比例,通过在计算机上实际操作演练来掌握该课程的精髓。

3.7 强化专业数据库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除了教会学生检索网络信息资源,还要加强专业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让学生明白文献信息资源的类型多种多样,通过搜索引擎获取的只是一小部分,很多专业的文献信息资源要通过专业途径才能获取,而且通过搜索引擎获取的信息有些甚至是不准确的,从专业数据库获取的文献信息资源在权威性和准确性方面都大大优于搜索引擎所获得的资源。

3.8 合理设置开课时间

文献检索课程开设时间宜设在大学三年级这一学年。大一、大二的学生对专业知识还不甚了解,处于懵懂时期。大三学年时,学生已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时开设文献检索课程非常适宜。我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程有的在大二学年、有的在大三学年,在教学效果上,大三的学生比大二的学生掌握得好,学习热情也比大二的学生高涨。因此,文献检索课程开设时间最好安排在大学高年级阶段[12]。

4 小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环境和学生的信息行为都会发生变化,文献检索课程也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变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才能与时俱进,达到教学目标,真正起到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作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 教高〔2015〕14号[EB/OL].(2015-12-31)[2018-12-31]. http://www.moe.edu.cn/srcsite/A08/m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87.html.

[2] 徐春.面向不同群体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模式构建探析——以中国药科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7(12):25-28.

[3] 韩建奇.信息时代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对策——基于本科生文献检索课授课实践的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7(3):82-84.

[4] 刘渝.新形势下文献检索课师资队伍建设探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8):91-92.

[5] 张白影,荀昌荣,沈继武.中国图书馆事业十年[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128-130.

[6] 刘晓建,季拥政.“互联网+”背景下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共享体系构建——以青海大学为例[J].图书馆研究,2018(2):116-122.

[7]柯平.面向学术素养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机制创新[EB/OL].[2018-10-25].http://static.ichaos.com.cn/upload/commonfile/4f918a2f-e4ab-4a07-8aa5-9d0d01e07c7a.pdf.

[8] 李健康,夏旭.当前文献检索课教材普遍存在的若干问题剖析[J].图书馆杂志,2010,29(12):62-68,51.

[9] 程惠兰,段萌语,胡小华.1995-2011年文献检索课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研究综述[J].图书馆界,2013(2):85-89.

[10] 曾媛,吉久明,孙济庆.文献检索课程设计与教学效果相关性分析[J].图书馆杂志,2018,37(7):107-112.

[11] 郭思琦,李路,贾佳.信息素养教育与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思考[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7,41(4):59-61.

[12] 李美文,林玉蕊.文献检索课实践与专业课题相结合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7,41(2):62-64.

Discussion on Reform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 - Taking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WANG Qi-Ying, HUANG Qiong

(Library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ina)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 such as banal teaching contents, traditional and single teaching method, lack of specialized teachers and effective evaluation mechanism, students’ dependence on search engines, less practical hours and so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ociety has brought about earth-shaking changes i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 and it is imperative to carry out reforms.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path for reform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teaching method, teacher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mechanism, classroom interaction and practical ability, professional database construction, and class-starting time.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 teaching reform;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10.3969/j.issn.2095-5707.2019.04.017

G252.7;G642.0

A

2095-5707(2019)04-0066-04

(2019-02-16)

2019-03-01;

汪其英,黄琼.文献检索课程改革刍议——以贵州医科大学为例[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9,43(4):66-69.

贵州医科大学教学工程项目(201804004)

汪其英,E-mail: chorlauheng@163.com

编辑:魏民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图书馆教材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图书馆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