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2019-01-28

中国石油企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价值链全球化石油

如果仅仅借助国际化形象带来的光环效应,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多年来在海外积累的资源很快就会耗尽。

事实上,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的国际化并非简单地把产品卖到国外,或者去国外买油、买矿,以及展开跨国并购,而是以全球化思维和视野,在全球范围进行资源配置,这是一个终极目标。

在全球油气产业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的当下,我国石油石化企业也面临着当年西方石油巨头类似的课题:如何构建大宗能源资源全球配置机制?如何以更全球化视野深度融入全球油气产业体系中,推动建立一个以互惠互利为核心、能够反映大多数资源国意愿和利益的能源合作共同体。

一是树立向全球公司转型升级的全球化新思维。企业应充分利用全球技术、管理、资本、市场、人才、信息等优质资源,才能在全球性公司的国际竞争中取胜。既要依托全球资源在全球设置采购中心、研发中心、营销中心、服务中心和管理中心,通过价值链若干环节外包或企业并购打造全球价值链,又要从中心辐射型管理向全球网络型管理转变。在经济全球化新时代,各种要素可迁移性大幅提高,企业要采取有效方式,来应对要素的高迁移性,尤其是人力资源高迁移性。当然,要素的高迁移性也会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国家和地区间的迁移性。

二是以全球视野组织生产和销售。目前石油石化产业已不再偏安一隅,不仅有国内市场,还要面向全球市场。在判断产能是否过剩时,不能仅仅以国内市场容量判断为依据,要看全球市场需求是否与我们的产能匹配。就全球化制造业而言,如果产能相对于全球化市场已经过剩,那么,这部分产能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它都是过剩的。把它从国内搬到国外,除了损失我们的就业、税收和产业基础之外,基本上没别的效果。但石油石化产业不一样,貌似产能过剩,实际上是原料不足,出口市场开口太小。因而更应该做的是与产油国协商,开展和扩大石油加工贸易,比海外建厂对我们更为有利。

三是以更积极的姿态融入全球价值链。全球化大背景下,世界一流企业都把掌控产业链中技术含量高、增值幅度大、带动性强的重点环节作为战略发展重点。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应抓住国际产业分工格局调整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注重设计、研发、营销、服务等高级生产要素的积累,加快培育向价值链两端延伸的国际竞争新优势;通过提高全球化公司盈利能力、自主构建全球及区域价值链网络能力,加快打造以我为主、深度融合、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围绕全面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制定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增强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增加值获取能力与资源配置能力。

四是布局全球性油气技术创新组织网络。国际大型石油公司和油服公司的业务遍布全球,十分重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进行全球化研发机构布局。未来企业可以思考如何将技术研发、项目实施、采购等职能整合到一个部门,融为一体,彻底打破了技术研发的封闭体系。这样做,不仅减少了管理界面,提高了管理效率,而且突出了业务主导,加速了技术成果应用。技术的涵义不再仅仅是研发,而是变成了一整套的技术系统工程,从研发、技术解决方案到工程设计、建设,结成了紧密的创新价值链。任何组织,无论过去如何成功,都需要顺应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包括对那些过去曾为组织价值创造做出贡献的结构、流程及方法等,进行重新思考和设计,丢弃不符合组织发展战略、宗旨目标的落后东西,实现组织的再造、重塑和新生,获得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猜你喜欢

价值链全球化石油
石油石化展会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奇妙的石油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全球化陷阱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成本价值链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