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油化工装置的安全风险评价及技术研究

2019-01-28秦旭颖魏鹏麟刘洁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安全检查化学品石油化工

秦旭颖,魏鹏麟,刘洁

(江苏蓝天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南通 226000)

1 引言

2018年11月19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发布2018年第15号公告,批准发布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18、《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风险基准》GB 36894—2018等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19年03月01日起实施。上述制度的出台表明我国对于石化企业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视。因此,我国石化企业应当充分意识到石油化工装置的安全运行的重要性,不断创新评价方法和技术,从而保证石化产品的安全生产。

2 当前石油化工企业装置中的风险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化工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然而石油化工装置的运行过程中,有机化合物的排放和泄漏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由此引起的人员中毒、伤亡等事故防不胜防。经中国石化公司统计显示,由于物质的不安全性导致的伤亡事故的比例大约近石化行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伤亡事故的一半,而这些物质的不安全性大多体现在有机物中毒,有机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在于设备的泄露问题,因而生产设备中泄漏的石油如今已经成为我国石油化工生产中存在的最大污染源。加强石化装置的安全风险评价已经成为石化企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3 石油化工企业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的意义

石化企业的生产原料和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显著的特点,安全风险评估是在石油化工安全生产理论和技术基础上进行的控制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举措,其主要内容是在石油化工项目在生产、储存等过程中,防止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风险、减少环境污染。

由于石化企业大部分的生产装置一直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同时石化产品的生产工艺和相关技术的操作十分复杂,涉及多种操作流程,需要控制复杂的管道和阀门,因此在实际的石油化工生产操作中,极易发生爆炸、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危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石化生产中潜在的安全风险和环境污染不容忽视,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石化项目的安全风险,注重推进石油化工安全风险技术的发展和改进。

我国石化网络覆盖范围广泛,大多实行自动化操作,如果石油化工设备及管道等出现泄漏或操作失误等问题,易燃易爆物质泄漏遇明火、静电等点火源,可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毒性、腐蚀性物质泄漏,人员不慎接触可引发不同程度的中毒事故。此外化学物质的泄漏还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环境风险。安全风险评价是确保我国石油网络正常运转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对石化生产中存在的危险源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判断,以及通过个人和社会可接受风险分析,对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选址和周边相关设施的防护距离进行模拟分析,有利于企业合理分配人力、财力和物力,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风险。

4 石油化工装置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4.1 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包括设计审查安全检查表、装置安全检查表、厂级安全检查表。其中装置安全检查表指的是针对具体的监测装置,设置不同的提问内容,并将其整理为表格的形式,以对装置中的危险因素进行检查和评价。在具体应用安全检查表中要注意以国家及行业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为基础,将问题与事故资料密切结合。

4.2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是分析某个工艺流程和操作,以确定装置的某个部位是否存在因操作不规范或是机械自身因素而引起的潜在风险,并评价该风险对整个装置系统的影响。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的分析步骤为:首先选择某个工艺单元或操作步骤,并收集相关资料,其次掌握装置的设计意图,并选择工艺参数,接着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工艺过程中状态的变化,然后分析偏差所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最后评价风险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4.3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故障类型与影响分析指的是识别和分析单个装置的故障模式以及每种故障模式对装置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常用于分析单一设备和系统的工作性能。

故障类型与影响分析的分析步骤为:首先确定监测项目并将装置做上标识,接着分析装置的失效模式,并分析失效模式对装置系统造成的影响。然后阐述目前使用的防范措施,最后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4.4 事件树分析

事件树分析利用逻辑归纳法的原理,以待监测装置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初因事件,然后分析此事件可能引发的后续事件,并将整个事件列成树状。将初因事件及其发生概率放在事件树的根部;后续事件作为事件树中的分支,并标明在某一措施的作用下,该事件的发生概率;在树枝最顶端标明各种情况下的事故后果和发生概率。该方法常用于多环节事件或多重保护系统的风险分析和评价[1]。

4.5 个人可接受风险和社会可接受风险分析

个人风险是指假设个体100%处于某一危险场所且无保护,由于发生事故而导致的死亡频率,单位为次/年。社会风险是指能够引起大于等于N人死亡的事故累积频率(F),也即单位时间内(通常为年)的死亡人数。通常用社会风险曲线(F-N曲线)表示。

通过定量风险评价法得到生产、储存装置的个人可接受风险等值线及社会可接受风险图,以此确定该装置与防护目标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风险基准》GB 36894—2018该标准将于2019年03月01日起实施。

5 加强石化装置安全风险评价的具体措施

5.1 加强本质安全性,提升自动化控制水平

针对石化装置、工艺特点,提升自动化控制水平,尤其对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项目,应提升自动化控制水平;针对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一、二级)的项目,应重点提升采取自动控制系统、采用安全独立仪表系统(SIS),对相关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等进行个人和社会可接受风险分析,评估项目的可接受风险,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5.2 严格落实科学操作程序、加强装置的检修和维护工作

相关操作人员需要在使用生产装置时严格落实工艺、安全操作规程。危险工艺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均应持证上岗,其他作业人员也应按要求进行培训并考核。

企业需要设置专门的检修人员定期对石化装置的运行状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并量化装置的维护管理工作,原则上详细记录装置的监测结果,并分析得出装置的生命周期,有计划地提前进行维护检修或更换装置。

5.3 加强安全管理、推进安全标准化

一方面,石油化工装置要加强其管理和监督力度,设置专职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对日常生产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监督与检查。另一方面,企业应当积极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严格贯彻执行《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风险基准》GB 36894—2018的相关规定,对于防护目标中包含的各类目标要熟练掌握,并严格监督危险化学品新建、改建、扩建和在役生产装置和储存设置中的个人风险基准,重点监管易制爆、易制毒等危险化学品,对于重大危险源进行有效监控,并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

6 结语

综上所述,石化企业需要重视石油化工设备的安全风险防范,并大力发展其技术,对装置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并把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以提高石化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从而建立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石油化工企业,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安全检查化学品石油化工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22 年第23 卷总目次
丹阳市开展汛前安全检查 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执法+审计+专家”宜兴市探索审计式安全检查新模式
南通象屿将为日伸海运建造首批LNG动力化学品船
化学品库房施工组织设计分析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石油化工类
山西省2018年对口升学考试 石油化工类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安全检查表法在轿厢意外移动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石油化工工艺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