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协同机制分析

2019-01-28扬州大学广陵学院225000

大众文艺 2019年9期
关键词:协同工作专任教师辅导员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225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大会上提到:“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辅导员和班主任是高等学校从事教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本文将从高等学校实行辅导员与班主任协同工作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措施展开讨论。

一、辅导员与班主任协同工作的意义

各高等院校根据教育厅发布的文件,不断更新育人理念,明确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模式,制定符合各自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育人是高校的首要职能,学生事务是学校整个工作的核心。为了真正做到培养为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人才,同时有效提高学校学生工作的管理水平,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实行了班主任导师制,也就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协同工作的模式。

首先,辅导员拥有相应的专业背景,重点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工作,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化,通过开展思想教育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其次,实行班主任导师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技能,辅导员一般都是非学科专业的专职辅导员,尤其对于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学习指导相对欠缺,而班主任一般都是专任教师,可以充当学生的学业导师,在学业上给予更好的指导。最后,班主任配合辅导员的管理教育,不仅较系统的培养了学生的思想素质,而且较全面的指导了学生学业的发展。总而言之,高校强化辅导员职责,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效能,两者分工协作,有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利于促进全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辅导员与班主任协同工作存在的问题

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大部分高校实行辅导员与班主任协同管理模式,这对提高学校育人能力,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当今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之间的合作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

1.队伍发展不稳定,沟通合作欠缺

在新时代新形势以及高校未来发展的大环境下,有些专职辅导员在工作几年后根据自身的发展选择考取博士进而转入专任教师队伍,有一部分辅导员在工作不久后发现该岗位并不适合自己,转调其他岗位或者辞职选择其他职业,流动性较大;而班主任绝大多数是高校的专任教师,承担着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主要心思没集中在学生管理上。

辅导员和专任教师所属高校的两个系统,专职辅导员属于学工管理,而担任班主任的专任教师属于教学管理,两者承担的教学和管理任务不一样,致使班主任和年级辅导员见面的次数不多,交流班级学生情况的机会很少,合作管理班级的意识不强,这就使得彼此在工作上很难相互理解。

辅导员和班主任的队伍发展不稳定、波动性大,并且缺乏沟通合作,这给学校学生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2.管理分工不明确,职权界定模糊

由于各个高校发展的特殊需要,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与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不明确,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候关系颇为尴尬。辅导员主要是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学生贫困资助工作等;而班主任则主要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两者部分工作存在重叠管理或无人管理。比如,在班级的管理工作中,学生遇到问题会找班主任,而有些事务由辅导员负责,班主任并不了解,当学生询问的时候就会出现一问三不知的情况,使得场面很尴尬。与此同时,辅导员和班主任在职权上没有明确的界定,年级辅导员是否有领导年级班主任的职权,或者年级辅导员和班主任在职权上是平等的,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解释。大部分高校管理学生时出现两种困境:有的年级辅导员认为自己的职位是高于班主任的,也有的班主任认为自己的班级应该由自己管理,年级辅导员不能插手。长期如此,并不利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辅导员与班主任协同工作的措施

1.明确职责,搭建合作平台

各高校根据学校定位,专业和学生的发展,制定相关工作细则,合理分工,同时制定辅导员和班主任各自的考核制度,使两者合作的效果达到最大化。定期开展学生工作专题研讨会、交流会,搭建平台给辅导员和班主任多沟通、多交流,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同时,可以学习其他人的管理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加强培训,提高工作效率

培训工作是培养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的关键,辅导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管理和成长。为了提高辅导员班主任的政治素养,需要参加岗前培训,一定要遵循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要重点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学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可以制定一些激励政策,进一步地调动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更好地稳定辅导员班主任的队伍建设。辅导员班主任充分运用自己的能力,通过不断的培训,共同管理学生,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真正的、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四、总结

辅导员和班主任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断完善辅导员班主任协同管理机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全国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并且建立一支强有力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不断优化学生管理模式,努力做到“1+1>2”。

猜你喜欢

协同工作专任教师辅导员
“十三五”回顾系列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专任教师结构(1991年—2017年)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基于BIM体系的造价管理优化研究
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协同工作探析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北京普通高校的教师队伍及其结构
宝贵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