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工程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2019-01-28湖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学院430068

大众文艺 2019年9期
关键词:艺术类工程技术产品设计

(湖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学院 430068)

工业设计是以工业产品为主要对象,综合运用工学、美学、心理学、人机学、社会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色彩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它集成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社会经济等跨界知识要素,是创造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商品和服务的创新方法。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工业设计从外观造型向高端综合性设计转化,是要面向制造的,为了保证好的造型设计方案能够被实现,必须处理好工业设计和工程技术设计的关系,保证产品设计方案顺利过渡到工程技术阶段,目前国内外主要通过面向制造与装配的设计技术以及强化设计师的工程技术知识来解决这一设计衔接问题,从而提高产品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关于工业设计领域涉及的工程技术方面的核心知识,日本制定的《高等学校学习知识要领》、美国工业设计协会、英国科学协会设立“社会中的科学”中,提出主要包括造型材料、成形工艺、表面技术、数字化技术、机械设计、电工电子基础、热能工程、工程化学、设计图学、人机工程学等。国内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工程技术类课程,主要围绕这些知识单元展开,但内容基本是各门学科的概论或简单原理,深度和广度不够,实践教学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艺术类招收的学生,对工程技术类知识素来就有抵触感,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艺术类工业设计学生工程技术素质的提高,已经成为较为迫切的问题。

二、艺术类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工程技术能力培养模式

调研、分析和比较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国内外工科类和艺术类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坚持“以学为主”教学设计理论,探索艺术类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工程技术能力培养模式,推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培养。

1.构建艺术类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工程技术能力培养目标的系统化课程体系

(1)从设计程序的各个阶段对工业设计和工程技术设计的设计衔接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应用于设计教学,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基于艺术类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工程技术能力培养目标的系统化课程体系,编写相关课程教学大纲,组建以课程群为基础的教师团队,保障教学实施。

(2)实现大数据驱动下的课程定制。细分教学知识单元为独立模块,每个理论知识单元对接相应实践单元,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一体化,加强学生工程技术能力培养。

(3)改变新知识和技能的引入方式,强化自主学习。采用“合-分-合”形式组织课堂和实践项目教学,优化学习的过程控制:先确定目标知识,再分解知识单元,学生采用“个人学习+课程团队学习+项目团队学习+团队活动”模式主动学习;完成每个课程群节点,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践作品并公开展式,集体评价考核。

2.建设以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维度实践平台

在校企实习基地基础上,建设以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维度实习实践平台,如下厂参观、体验实习,校内加工制造实践,教师工作室实践等,以适应不同层次工程技能培养需求。

3.建立产品设计工程技术资源库

从理论上剖析工业设计以及工程技术设计,针对传统产品设计程序和方法的不足,从设计程序的各个阶段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探讨设计师与工程师的协作交流模式,根据产品设计所涉及的工程技术知识单元,如材料,结构,运动原理,智能控制基础等,利用参数分析法对设计衔接相关信息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并基于此建立产品设计工程技术资源库,提供工程技术知识和产品设计对接资源。

4.完善实验室建设

根据模型制作材料属性和加工工艺属性搭建“金、木、水、火、土”(金属,木质,陶瓷,塑料,油泥)特色实验平台,探索建立材料认知实验室,综合材料加工实验室,产品基础结构实验室、产品交互技术实验室,产品测试实验室等,根据产品的结构、运动、控制、操作体验及性能测试等需求,设计相应实验单元,实现设计和实践无缝结合。

三、教改试点实践

建构合理的教学体系:以工业设计专业交互设计方向为例,教学体系的建构分为两个目标阶段:一、二年级阶段完成设计师基本知识和能力建构,三、四年级重在专业知识建构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交互设计方向学生能力目标指向为完成基于软件的web端或移动端交互产品设计和智能人机交互物理产品设计。在工程技术能力培养方面的课程与实践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解决面向制造的产品结构设计问题,主要课程有: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产品结构与设计、金工实习、产品材料与工艺等。二是解决产品人机交互和智能化控制问题,主要课程有:图形化编程与智能化控制入门、嵌入式设计与编程语言、交互软件编程及应用、电子实习、人因工程、交互设计工程技术基础等,每门课程都将理论知识融入到相应实践单元,逐渐提升项目实践中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1.有序进行教学实施过程引导:模糊课堂内外的时间界限,通过edX、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优质公共课平台,提前发布课程先修内容要求和结课目标要求,教学实施过程中灵活引入对分课堂的方式,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引导课堂的方向,学生主导课堂的内容,有效运行课前准备,课上讨论,课后优化的教学进程。

2.完善教师学科知识体系:建立已任职教师继续教育和学习通道,引进交叉学科背景的教师,完善教师学科知识体系,保障学习目标的有效推进。

3.建立多维度实习实践平台:实习实践时间分为两块,一是学期内安排课程实践和专业基础实践,二是从大一开始至毕业的寒暑假短学期实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和能力要求选择完成多维度实习实践活动。比如在校内实习工厂和专业实验室完成材料认知,综合材料加工与产品成型,可以进入教师工作室参与到横向设计项目或纵向研究项目,也可以到校企实习基地或相关企业完成实际项目开发。

4.搭建产品设计工程技术资源库:搭建工程技术资源库平台,包括材料认知,运动机构,产品结构,加工工艺,智能控制等产品设计所涉及的工程技术知识单元,内容以实践中的运用为主,逐渐丰富项目案例。让知识原理和设计实践紧密结合,帮助学生建立技术应用和拓展的信心。

四、结语

传统的设计,由于程序的不完善,没能从程序本身为向工程技术过渡做好准备,并且设计过程的串行不利于衔接过渡,且延长了开发周期。艺术类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工程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研究,旨在提高设计师的工程技术素质,培养设计师基于技术可行性的概念构思与面向制造的设计表现,保证设计质量从前期到后期的一贯性,保证工业设计向工程技术设计流畅地衔接过渡,符合国家十三五规划对工业设计的发展要求。

猜你喜欢

艺术类工程技术产品设计
智能产品设计
试析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汽车外饰产品设计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外墙防渗工程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关于工程创优与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探讨
2020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部分)
扬州琼花涂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山西省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