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琵琶弹挑演奏技法

2019-01-28山东科技大学266000

大众文艺 2019年13期
关键词:手腕食指演奏者

赵 洋 (山东科技大学 266000)

琵琶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是我国民族乐器的代表之一,在时代进程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琵琶艺术的独特魅力征服了越来越多的人。演奏技法在新作乐曲与传统乐曲改编中被不断创新,赋予琵琶音乐新的表现方式,但不论难度多大、如何创新,许多技法例如“双弹”、“扫”、“分”等都是在弹挑技法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弹跳技法是一切演奏技法的“源头”,其他技法又丰富了琵琶的演奏艺术。对于演奏者来说,学习琵琶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对弹挑技法的熟练掌握,这是学习其他技法的基础,也是出色演绎琵琶音乐的关键。

一、“弹挑”技法

弹挑是琵琶演奏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技法。“弹”是演奏者用右手食指指甲前端自右向左触弦发出声音的动作,“挑”是演奏者用右手大拇指指甲左侧尖角在弦上以自左向右的方向向斜上方触弦挑进的动作。弹挑由“弹”和“挑”两个动作组合而来,既能无限反复也可缓缓而弹,强劲和柔美皆可演绎。看似简单的两个动作,演奏者想要协调又完美的演绎,需要花上时间和精力不断练习,这期间要明确弹挑的方法要领,对手指与手腕的发力配合、弹挑的基本手型、弹挑触弦位置等问题做到头脑清晰,伴随在思维理解的基础上实践练习。任何一位琵琶演奏者在练习琵琶时都是从最基本的弹挑技法练起,弹挑的掌握程度决定了演奏者是否奏出乐音,决定了琵琶音色质量好坏。弹挑练不好就无从谈起对其他技法的练习。琵琶大师刘德海先生说过“弹挑,决定琵琶总体的音响;是琵琶的命根子。”林石城先生也提到“弹挑是右手指法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指法。”1弹挑在琵琶演奏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二、“弹挑”的方法要领

(一)弹挑的手型

手型对了,弹挑方法就不会有大错。琵琶弹挑的规范手形有:龙眼形、凤眼形、丝竹形。笔者习琴过程中更倾向于使用凤眼形,用凤眼手形演奏时,大指在食指上方微微交叉,大指第一关节放松轻微突起,弹挑时大指与食指互搭,但不紧紧捏合,想象两指间捏着一粒小米,轻轻搓动。两指交叉在弹挑时更加放松,不易造成指尖紧张,同时有助在弦上两点发音。凤眼形演奏时指尖立在弦上,充分利用大指的大关节和食指的一二关节,音质干净、颗粒感强,音色坚挺,能文能武,擅长强力度的快速演奏。刘德海先生在《琵琶新思维99话题》中提及演奏者对手形的选择问题,给出了建议选择凤眼形的建议。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人的音乐审美需求,凤眼形成为越来越多琵琶演奏者的入门手形。

(二)手指与手腕的配合

练习弹挑时,主要以手指指关节发力为主,手腕发力为辅,手指带动手腕,两者协调合力运动完成弹挑动作。“弹”时,食指以第三关节支撑,一二关节发力,力量凝聚在食指指甲前端,动作发出之前右手手腕轻微转动,做向左斜上方的准备动作,演奏者准备动作完成看到手心后食指向前触弦发音。“挑”时,大指指尖带动大关节,发力点集中在大指指甲左侧尖角处,大指引领手腕向内旋转至“弹”前的准备动作状态,同时以向右斜上方方向触弦发音。大臂在这时放松下沉、不与面板贴靠夹紧,与面板保持微小距离,且不耸肩。小臂自然平放,指腕、小臂与面板基本呈一个钝角三角形形状,这需要手腕微微鼓出,但不可摆出夸张造型。整个弹挑过程与日常生活中“摇扇”动作的运动轨迹基本相同,初学者在练习时加以联想,有助于摆好手形以及找到运动轨迹和发力点。指、腕、臂三者“张与弛”协调配合,根据乐曲的不同处理要求对发力点进行适当调节,才能使弹挑灵活运用,并进一步提升对弹挑的掌握程度。

(三)弹挑的触弦位置与触弦点

弹挑最佳的基本触弦位置约在复手上方6公分处,这一位置音色适中,且经刘德海先生科学计算证实过,有较强权威性。初学者在接触弹挑时应该在此位置弹奏,规范掌握基本位置后,才可进一步追求上下弦位的音色变化,根据乐曲要求做触弦位置的变化处理。

弹挑触弦应为两点。弹挑时大指与食指指尖接分别触弦上上下两个点,触弦时食指与大指以自然弯曲状态,大指在食指上方。刘德海先生提倡右手弹挑两点触弦的原则,即“两点论”。他认为,“弹挑所以替代拨子是因为弹的音色和挑的音色在相对统一中有所不同。弹之阳刚,挑之阴柔,两个点合成阴阳之美,这就是弹挑魅力所在。”2弹挑时不必追求弹挑音色完全一致,而是区别开来强调“阴阳之美”,同时两点触弦遇到“过弦”技巧时,在速度上更灵巧,力度上也更易掌控。

三、“弹挑”练习中应避免的问题

(一)弹挑是食指和大指以及手腕互相协作的运动,练习时,手腕放松不能僵硬,手腕在手指的带动下转动,弹出时食指方向向前走向,不可偏上或朝下,同时与手臂相配合,手掌手臂平行于面板,避免贴合面板造成关节和肌肉紧张,阻碍发力,影响手指力度和灵活性。小臂不能随弹挑动作而作上下移动,否则共同发力,造成僵硬状态,不仅弹挑练不好,练习其他派生技法也会受到影响。弹挑动作发出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对手形、发力点、方向做到头脑清晰,触弦前明确如何弹挑,不要认为触弦发出声音即可,要在每次动作发出前做到心中有数,在练习中规范方法,力求最美妙的音色。

(二)弹挑时要避免触弦过深,指甲触弦角度约45度,追求手指立在琴弦上演奏。触弦会对琴弦形成“压力”,而压力过大既造成杂音,因此练习弹挑时指甲不要先压到琴弦上再发出动作奏出声音,让每次的动作富有“弹性”,弱化人为刻意的压弦感,把力量凝聚在指尖,让指甲快速接触琴弦,减少指甲与琴弦摩擦的噪音,提高音质。

(三)“音色、强度、速度”三者的关系。规范手形后要训练指尖力量,指尖无力则音色虚弱,强度过大则音色嘈杂,演奏者要处理好力度变化对音色的影响,用耳朵听不同力度下发出的音色,能辨听出优质音色。速度的快慢变化又是在音色较好,力度适中的基础上去实现的,不能速度快上去,就不顾音色质量和音量大小。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影响的,练习中三者兼顾才能提高技法掌握程度。

(四)弹挑技法看起来简单容易,一弹一挑两个动作,好似很好操作,但规范方法、追求音色是需要演奏者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才能逐步实现和提高的,并且在练习时首先要做到思维的理解,在思维理解的基础上实践演奏,思维和双手同步在线,不断思考和反思习琴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足,后反映到手上改正和提高演奏能力,即“动脑子”弹琴,切不可”双手习琴、脑袋游离。”,这样哪怕付出再多的时间,都不会得到较好的练习反馈。

四、总结

琵琶演奏技法繁复,直到现在依然有新的技法在乐曲中创新出现,但最基本、最常用的还是弹挑技法,掌握弹挑技法是学习后续技法的基础,是琵琶演奏者学习演奏琵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演奏者要在充分掌握好弹挑技法的基础上,对不同曲目进行分析理解,使弹挑技法在乐曲的情感、风格、旋律变化中灵活运用,以积极的态度和规范的方法来采撷良好的音响,完美演奏诠释不同曲目风格,提高对琵琶音乐更出色演绎的能力。

注释:

1.注:林石城《琵琶教学法》第3页.

2.注:刘德海《琵琶新思维话题》第53页.

猜你喜欢

手腕食指演奏者
器乐演奏舞台艺术实践音乐表演心理调控探究
现在,为手腕减点负
多去“扳手腕”——实际是跟差距较劲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浅析心理活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
带“口”的汉字
常转手腕可通便
平衡尺子
在球场上“掰掰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