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尹贵清”论

2019-01-28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10097

大众文艺 2019年9期
关键词:老子内心思想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 210097)

一、关尹子其人

关尹子,先秦天下十豪之一。字公度,名喜,曾为关令,与太上老君(即老子)同时。《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修道德,其学以白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日:‘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司马迁在老子传中提到的关令尹喜请老子留下道德五千言的故事流传颇广,常为后人补充发挥。

二、《关尹子》其书

关尹子的最主要的著作是《关尹子》这本书,此书是研究其思想的最关键著作。《关尹子》的独特之处在于,将“道”的思想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展示出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在语言上,《关尹子》中的文辞都有着“文约意丰”的特点和深远的意境。此书中还有很多意义深微的警句,能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思考和启发。这也是《关尹子》其书能够受到历代文人推崇的原因。

《关尹子》中提出的圣人修道的方法主要有二:自然与无我。纵然《关尹子》中杂入了后人的增述,也不能因此就抹煞书中的所有内容,其 “贵清”思想,是先秦道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影响着后世。

三、关于“关尹贵清”说

“关尹贵清”乃是《吕氏春秋》对关尹子思想内容和特色的最简练和恰当的概括。“清”,《说文解字》解释日:“清,朗也。潋水之貌。”《吕氏春秋》所言之“贵清”,指的是先秦关尹子在重本即重道的前提下,主张保持内心的虚静澄澈,无欲无积、濡弱谦下,既不为外物所扰,又不毁万物。他认为,只有摆脱外物的羁绊,使内心保持“常无有”的状态,才能通于造物之道。

关尹以“贵清”作为思想的主旨,即《吕氏春秋》所说的“关尹贵清”,主张无欲无积、摆脱外物的羁绊,使内心保持虚静的状态。认定“在己无居,形物自著”,意即自己的内心不留痕迹,保持清净,有形的物类自然会清楚地显出。在保持清净的情况下,进一步要求表现出柔弱、甘为人后的态度。关尹在日常生活中也以清虚自守,要求像射箭一样保持“心平体正”,自求诸己而不求诸人。所以他说:“非独射也,国之存也,国之亡也,身之贤也,身之不肖也,亦皆有以。圣人不察存亡贤不肖,而察其所以也。”

四、“关尹贵清”思想的影响

(一)“关尹贵清”与我国的“清”文化

关尹的思想最主要的体现在“贵清”二字,“清”即清净、清静,体现在内心的清澄透亮与行为的淡定无为。这对于我国“清”文化这一传统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尹贵清”的思想在关尹子的笔下只是一个思想的萌芽,但是随着后世文人对其的关注与生发,使这种思想得以不断丰富与发展。这一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对于道教的延续有重要意义,而且还渗透到了哲学和宗教之中。而这一过程的进行离不开“清”思想的传播。在关尹子的影响下,“清”这一思想逐渐衍变为一种类似于佛教又区别于佛教的独特教义,成为佛教教义与道教教义的综合和凝结。

更难能可贵的是,“清”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对外国文化传统的形成也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对于日本文化传统与文学传统的形成影响深远。“清”文化传播到了日本,在浸润的过程中,与日本独有的文化气质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寂”文化。

(二)“关尹贵清”与日本的“寂”文化

“关尹贵清”思想与日本的“寂”文化也有一定的关系,二者的连接点在于,“清”文化与“寂”文化都是与“禅宗”有关的一种派生文化,所以从文化生成的角度来看,二者具有一致性。实际上,“关尹贵清”中体现的“清”文化与日本的“寂”文化是实质与内容的关系,也就是说,“寂”是“清”的载体。

在我们中国读者看来,“寂”就是寂静、安静的意思,“清”就是清净、清修的意思,二者在意境上好像并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在日文中,二者有着很大的区别。“寂”日文写作“さび”,“清”的日文写作“らかである”,从字形到发音都完全不同,而且在日文中“寂”一般会与佛教“圆寂”联系起来,而“清”的内涵会浩渺地多,而且也包含“寂”的意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可以将“寂”看做是“清”文化的派生,由此显示“关尹贵清”思想的重大影响。

从《风雅论——“寂”的研究》这一著作将“寂”做了系统化的阐释之后,“寂”与“清”就联系得更为密切了,并且生出“清寂”一说,以“寂”之心关照万物,以“清”之心体察内心。日本之“寂”文化与中国之“清”文化都承载着宗教宗义的使命。

“寂心”是“寂”文化中最本质、最深刻、最核心的内容。表现为内心不受外界干扰,意味着摆脱客观环境的制约,获得主观内心的主导性、自主性。刘勰《文心雕龙》中所提倡的“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的观点与“寂”的状态十分契合。日本古代俳人及俳论家的智慧,一个貌似简单的“寂”字一言以蔽之,这也体现了关尹贵清思想的独特意义和价值。

五、结论

通过分析关尹子其人、关尹贵清思想,以及通过对于《关尹子》思想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关尹子的地位。虽然关于关尹子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关尹子》其书的证伪工作上,但通过此作,希望引起学界对于关尹子思想的关注。并且通过关尹子的“贵清”思想与日本“寂”思想的对比,更加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关尹贵清的现实意义,以期更加积极主动地吸收关尹子思想中的精华,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

猜你喜欢

老子内心思想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思想与“剑”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智者老子
一块生锈的铁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