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鹰潭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2019-01-27刘应进鹰潭市农业和粮食局

江西农业 2018年24期
关键词:鹰潭市示范园绿色生态

文|刘应进(鹰潭市农业和粮食局)

“三农”,国家之重,社稷之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40年来,鹰潭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由单一的以粮为纲的种植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转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壮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由贫穷到总体小康的巨大转变;农村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鹰潭市农粮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域一体、改革创新、优化生态、小市大为”的总体要求和 “三大四聚”发展路径和“六强四动一保障”工作思路,以“一田三线四园”建设为主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全市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

农业生产水平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鹰潭市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日益丰富,农业经济日益壮大。据统计,1983年全市农业总产值2.0606亿元,2018年预计总产值可达85.06亿元,提高近41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3年的225元增至14738元。2018年粮食总产73万吨,比1983年的39.38万吨,增加了近1倍。果树、蔬菜、茶叶产量发展迅猛,今年分别可达6万吨、29万吨、260吨;水产品总量5.39万吨(特种产量1.52万吨);肉类总产量12.35万吨、禽蛋产量2.06万吨。生猪出栏126.73万头、羊出栏1.78万只,较1983年净增近4倍。创新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5家,销售收入达110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2260家,家庭农场696家。全市土地流转率42.5%。贵溪、余江被认定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区),余江为全国生猪生产大县。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鹰潭市深入实施农业结构调整“1+9”行动计划,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全市经济作物面积由1984年的5967公顷增加到42891公顷,增长7.19倍。2018年全市新增农业结构调整面积14.5万亩,其中优质稻11.3万亩,水产业、油茶产业、中药材、果业等3.2万亩,建设规模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160余个。全市已初步构建粮食、生猪、蔬菜、果业、渔业、茶叶、油茶、中药材、休闲等九大农业产业体系,特别是稻虾、稻鱼、稻鳖等水稻+及羊肚菌、竹荪等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已逐渐成为我市现代农业新的优势产业。

“一田三线四园”建设快速推进

近年来,鹰潭市大力推动“一田”(高标准农田)、“三线”(白鹤湖大道沿线、贵塘公路沿线、320国道邓埠杨溪段沿线)、“四园”(白鹤湖、雷溪、杨溪、锦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迅速。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已全面完成2017年度10.09万亩的建设高标准农田任务,实际完成10.48万亩,新建的高标准农田实现结构调整3.44万亩。2018年4.37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即将将全面开工建设。二是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加强组织领导,理顺了管理体制,加快了园区发展。全市已建成贵溪1个国家级,白鹤湖、杨溪、春涛、锦江等4个省级,贵溪市雷溪等6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其中,余江县雷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被认定为2018年省级重点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

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形势喜人

积极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出台《鹰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的实施意见》,安排了500多万经费,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一是大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目前,全市85%以上的规模养猪场基本完成标准化改造,在10多个猪场开展了用水控制试点。二是大力推进化肥零增长行动。2018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89.3万亩,覆盖农户达20多万户,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43个,减少化肥使用量达1140吨(折纯)。绿肥种植面积达28.1万亩,后茬作物化肥使用量可减少15%以上;全市秸秆返田率达82%以上。三是大力推进农药零增长行动。2018年我市建立了5个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点,推广应用绿色植保技术面积约60多万亩次,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0.5%,绿色防控率达到30%,农药减量率达1%。四是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全市遴选的29家企业纳入体系监管,贵溪、余江相继被评为全省绿色有机示范县(区)。全市“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162个。全年开展农产品质量抽检4700多次。五是大力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及修复试验。已全面完成2018年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和江西省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例行监测样品采集、送样工作。在贵溪市滨江镇江南村开展了100亩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超标治理修复试验示范。

智慧农业建设稳步发展

按照智慧新城建设总体部署,已建成鹰潭市智慧农业指挥运营中心,加快建设全市农业大数据库。目前建成村级益农信息社195家,农业物联网(窄带)示范基地5家。大力推广应用“贛农宝”平台,实现网上销售收入800多万元。服务三农的12316资讯服务中心与省12316资讯服务中心对接。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央试点工作扎实推进

2015年,鹰潭市启动农村集体股份权能改革试点,余江开展了全国试点,贵溪、月湖开展了全省试点。2017年全部完成了试点工作,全市已有1022个村组开展了清产核资,124个村组完成了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根据全省关于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的工作部署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安排,目前全市已有3500多个集体经济组织基本完成了清产核资,完成比例为85%,计划2019年10月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央试点工作。

猜你喜欢

鹰潭市示范园绿色生态
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
公关新兵 砥砺前行
绿色生态小镇,不可错过的投资圣地
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技术探索与实践
流翔高钙花生 托起示范园主“致富梦”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公关新兵 砥砺前行
流翔高钙对比示范园,在齐鲁遍在开花
塘背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绿色生态园里的“小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