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分析测试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2019-01-27辛文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21期
关键词:分析测试分析法芯片

辛文

(食品药品检验中心,河北 秦皇岛066004)

1 引言

传统的食品检验都是利用化学分析法对其所含的添加剂、微生物、成分组成、污染物、农药残留等含量进行检测。传统化学分析具有污染环境的缺点,运用成系统的绿色分析测试技术进行食品检验就显得格外重要。现阶段的绿色分析测试技术主要有近红外光谱分析、毛细管电泳、X 射线荧光分析法、微流控芯片、气相色谱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分析对象不同,效果显著,环境负影响小。

2 常见的几种绿色分析测试技术

2.1 近红外光谱分析

这种方法和化学计量学分析技术结合,能够对食品是否掺假、品质是否低劣、农药以及污染物是否超标等进行准确地鉴定。近红外光谱的原理是食品有机物中的含氢基团震动合频和各级倍频吸收和近红外光谱区是一致的,这样就可以利用近红外光谱比对食品的各种成分含量。此法可以不破坏样品,鉴定速度快而且安全,对环境影响极小。目前,世界范围内利用其对生产中的食品予以动态检测十分普遍。不过为了确保该技术的有效性,需要针对不同食品建立不同的检测指标,比如奶类指标主要有酸度、脂肪、乳糖、蛋白、灰分。目前,关于该种技术检测的指标,学术界、理论界以及有关行业正在不断完善中[1]。

2.2 毛细管电泳

其属于新型液相分析技术,在分析和监测比较复杂的样品时,经常会用到该种技术。此种方法拥有极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例如利用红外线检测仪结合该技术进行检测,检测下限为10-13-10-15mol/L。其拥有高效分离的效果,实验室数据证明,在不到3min 的时间里可以分离出将近30 种阳离子。使用的缓冲溶液少,不污染环境,成本低而且易于维修。该种技术对于食品当中的矿物元素含量检测最为成熟高效。比如,液体饮料中的钙、镁、锌、硒等。另外,在实践当中发现其对亚硝酸盐含量、氯化物含量的检测效果十分可靠。另外,该种技术对抗氧化剂、色素、甜味剂的检测效果非常明显,因此被广泛地用在了可可粉、果酱、饮料等食品的质量监测中。

2.3 X 射线荧光分析法

该种检测原理是利用高能原子和试样原子碰撞,使得原子内部电子被逐出从而形成虚空状态,此时外层电子会向虚空部位跃迁,多余能量会以X 射线形式释放。不同成分、不同电子跃迁释放的X 射线不同,所以能够凭此来对成分以及含量多少予以检测。该种分析方法检测速度快,对于以粮食、肉类以及蔬菜为原料的食物检测效果可靠。学术界根据目前生活中常见的假冒伪劣产品的情况,比如茶叶等名贵产品,可以利用该种方式予以检测,甚至可以对茶叶产地形成比较清晰认定。因此,该种分析方法在打击假冒伪劣方面功能强大。

2.4 微流控芯片

该种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运用该技术时,样品的制备、反应、分离和检测等都是使用芯片微通道网络内微流体的控制来实现的,其检测速度快、结果精确、用时短。该技术目前多用在食品的添加剂使用种类和量的检测上,如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检测,甚至在转基因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检测效果。只是在对于转基因食品检测时,需要有对应的微流控芯片。该种芯片的研发、生产对该技术的应用有很大的影响。

2.5 气相色谱分析法

食物当中含有低含量且沸点低的危害物,此时就能够应用到该种分析法对其含量予以检测确定。该种检测方法噪音低,对操作人员影响小。目前这种分析方法主要研究包装物对食品的影响。比如,四氯化碳、三氯甲烷、溶剂残留等。该种分析方法适用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熏肉中多环芳烃、葡萄酒中的风味物质等的质量鉴定。

总而言之,在人类面临严重挑战的情况下,利用以上五种技术来保证食品安全,减少其对幼儿的伤害是非常关键的[2]。

3 影响绿色分析测试技术的因素

3.1 成分指标的制定

在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当中,对危害成分指标的确定直接决定了所用的检测技术以及对应的设备。现阶段来看,指标没有随着时代变迁而形成新的标准,这必然使得大量的有害食品进入市场,也降低了绿色分析测试技术的使用价值。因为绿色分析测试技术虽然存在,但是并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对应的设备以及人员形成的成本加大了社会的负担。

3.2 操作人员水平有限

有了科学的指标也需要操作人员能够熟练使用设备和掌握相关技术,将食品中的有害物检测出来。但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出,除了设备落后之外,主要是操作人员的水平有限。提升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成为绿色分析测试技术推广的重要一环。

4 结语

文中对五种常见绿色检测分析技术予以讨论,其在不同食品不同成分检测中都有相应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数种检测分析方式组合使用。培养操作人员的环保意识,成为食品安全检验中重要的内容,也是绿色检测分析技术的核心。

猜你喜欢

分析测试分析法芯片
芯片会议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人体微芯片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关于分析测试中心在高校实验教学中的思考
高校学生分析测试实验技能困境及改善路径研究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AHP和SWOT分析法在规划编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