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共建工程实践类课程的探索和实践

2019-01-27李海英李锦平黄静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21期
关键词:校企实训教学内容

李海英,李锦平,黄静

(1.云南财经大学,昆明650032;2.中国电建集团成都电力金具有限公司,成都610100;3.四川宝石机械石油钻头有限责任公司,成都610100)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计算机应用已经深入各行各业,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也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能力、发展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新的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2010年我国教育部正式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该计划明确今后人才培养的三个方向: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采取措施积极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力。

2 国内外工程实践能力研究现状

国外高等职业教学在工程实践能力方面的探索主要有美国的2020 工程师计划、德国的“企业主导型”实践教学、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加拿大“能力中心”实践教学等。美国的2020 工程师计划着重强调工程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均不能脱离产业的环境;德国“企业主导型”实践教学模式采用“应用型项目教学法”,让学校根据企业调整实践形式和内容,让工程实践落实到企业岗位上;新加坡的“教学工厂”试图将“工厂需要”与“学校教学”相融合;加拿大“能力中心”实践教学模式将工程实践分为四个阶段,并在过程中保证职业能力在工程实践教学中得以实现。

在国内,校企共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2]主要有:产学研、项目教学法研究、校企合作研究等方面。产学研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搭建平台,构建高校、人才和企业的三位一体模式,联合培养学生,建立相应产业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构建教育和产业的桥梁;项目教学法研究以“项目驱动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培养高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进步;校企合作研究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多种合作模式联合培养人才,解决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实现定岗培养人才。

3 校企共建工程实践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针对上述问题,根据云南财经大学办学指导思想以及高职本科的办学理念,结合本专业的现状,以校企合作为契机,以计算机专业实践类课程《Web 应用系统设计》为例,提出计算机工程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六个方面:教学目标与实际岗位相对接、教学内容与真实项目相融合、教学过程与工作岗位相匹配、企业专家与校内导师相辅助、校内评价与职业标准相适应、校内实训与生产环境相结合。

3.1 教学目标与实际岗位相对接

明确课程的地位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综合实训课,其教学目标定位为使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及技术,采用真实项目案例,训练学生网站设计与开发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针对Web 开发典型工作岗位网站设计、网站开发、网站维护等,让学生掌握利用Web 设计与开发技术进行网站前端设计与开发、网站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网站维护与测试、网站调试与运营等职业能力和素质能力,训练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提升岗位适应力。

3.2 教学内容与真实项目相融合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通过定岗定项目,根据典型项目生产流程分解岗位任务、确定任务,以任务为节点重构和整合教学内容。将课程培养人才岗位确定Web网站开发职业岗位后,确定了Web 网站开发工作任务,再根据网站开发工作岗位涉及的工作内容,包括Web 前端界面设计、Web 前端开发、数据库访问、动态页面设计与开发、Web 请求流程处理、网站发布与运营、网站维护与管理等,重构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重构为三个方向,包括网站前端设计与开发、网站后台设计与开发、网站维护与管理。通过教学内容的重构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岗位,并与项目紧密联系。

3.3 教学模式与工程实践相融合

确定项目后,采用“任务分解项目”,每个项目对应实际工作岗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学生认领实训项目,执行任务,由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子项目,子项目汇总成一个大项目即真实的网站开发项目,再通过综合实训和企业实践,让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按照“领取真实案例—执行任务实训—完成子项目实训—整合成大项目—综合实训—校外见习实训”展开教学,将教学与工程实践融为一体,训练学生实践能力。

3.4 教学过程与工作岗位相匹配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工作岗位需求,构建“课堂+真实项目+工作岗位+企业实践”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合理利用教学实践和校内实验环境,按项目实训—生产实训—顶岗实训引导学生逐步达到实际工作岗位能力要求,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应用性专门人才。在教学实践一体化课堂教学阶段,通过项目实训,结合真实项目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在生产实训阶段,完全按照企业规范运作,学生以项目组为单位,在企业方指导和教师指导下,完成一个真实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在顶岗实训阶段,与见习等课程配合,在校外实训教师和企业方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真实项目的开发、运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

3.5 企业能手与校内导师相辅助

建立以“双师型”为主体的校内教师队伍,依照计算机活动过程或劳动过程组织教师教学到位,建立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联合培养学生机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与校内骨干教师共同组成多元化、高素质、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教学团队,全面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的项目实训阶段的教学由校内双师型导师完成,生产实训阶段的教学由企业能手完成,顶岗实训阶段学生深入企业完成见习实习工作,通过三方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4 改革效果和反思

积极实施计算机工程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与企业共同开展科研内涵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师资力量建设等,注重工程实践教学的开发,实训课时占课时总量的60%,注重实训的设计性和综合性。在项目驱动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学习效果非常明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被动学习转成了主动学习,主动钻研,每位同学在学习结束后都能收获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站系统。积极围绕学院毕业论文“真题真做”方针,开展课内训练,通过两届学生的毕业论文数据分析,选题率达50%以上。通过一系列改革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有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之处,具体如下:①计算机技术更新非常快,网站应用技术日新月异,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保证学生所学、教师所教的东西不会被淘汰,学生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课题组不断加强校企联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②慕课、雨课堂等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应充分思考如何利用这些现代教育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③课程建设中构建了多维度、全方位综合考核与评价体系,设计考核标准,着重考核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实训产品的应用价值和团队合作能力,但如何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如何引入企业联合考评机制,收集企业对学生评价和反馈仍需进一步思考。

猜你喜欢

校企实训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