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一个都不能少

2019-01-27

中国合作经济 2019年10期
关键词:市场主体小康社会贫困人口

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

分析近几十年来全世界的脱贫数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安格斯·迪顿表示,“世界上大部分的脱贫成就是由中国取得的。中国使数以亿计的人们脱离了贫困,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为什么是中国?“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社会学家研究表明,现代社会贫困人口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支持和保护,光凭个人努力越来越难以改变生活处境,且代代相传。

理论上,消除贫困,必须培育贫困人口脱贫的内生动力。而现实中,正如《贫穷的本质》所言,深度贫困人口受精力和能力所限,往往“只关注当前”,迫切需要培育外生动力,来消除贫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推动着我们不畏艰险,攻坚克难,开辟出了一条因地制宜、措施得力的扶贫道路。

在面上,我们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资源供给力度,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使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劳动力得以充分融入到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之中;在点上,我们通过一系列机制、程序、工具……精准识别出贫困人口,瞄准扶贫资源,有效开展起了精准扶贫。

扶贫是全社会的事情,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有效构建起了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在政府加大扶贫开发投入的同时,为市场主体创造出良好环境,吸引各类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配置、各种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庄严的承诺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猜你喜欢

市场主体小康社会贫困人口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人民币汇率破7 市场主体应对有序
三地实践:有效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
隐形贫困人口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