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阻燃家具及组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和监管措施

2019-01-27文丨杨国成祝贵军何重昆

中国质量监管 2019年5期
关键词:阻燃性不合格率公共场所

文丨杨国成 祝贵军 何重昆

公共场所一直是火灾高危场所,其中的家具及其组件等是该类场所的主要火灾载荷。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文件及规定规范公共娱乐场所。GB 20286-2006《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燃烧性能要求和标识》对公共场所阻燃制品进行了等级的划分及要求。公安部消防局2007年也下发了503号令,其中要求加大对阻燃制品的监督力度。在设计、审核、施工、验收时,应从严把关。阻燃制品检验机构要认真做好阻燃制品管理的相关工作。建立家具组件等产品的生产企业名单及相关信息。在审核验收、监督检查、企业产品质量监管过程中进行强制性一票否决制,坚决杜绝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产品流入市场。

行业概述

我国是家具生产大国,对于出口欧美地区的家具,由于进口国技术法规的严格限制,通常是具备规定阻燃性的产品,而在国内市场进行销售的产品则令人堪忧。一是由于各种原因强制性标准中规定的标识制度未能严格执行,实际导致未取得阻燃标识的家具大量进入公共场所使用,以至于宾馆、医院、影剧院、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使用的沙发、座床垫等家具阻燃性能实际处于无监管状态;二是国内能按照GB 20286-2006标准进行检测的机构屈指可数,检测力量明显不足,对实际进入公共场所使用的家具燃烧性能的缺乏了解。

同时,我国也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家具贸易国,中国已有超过3万家生产企业从事出口家具产品。据海关统计2018年度中国家具出口贸易额达537亿美元,其中欧美是中国家具的主要出口市场。近年来,美国已经多次发动对来自中国的家具的反倾销措施,受影响的出口家具贸易金额超过数十亿美元,受影响的出口家具企业近万家。除实行反倾销贸易措施外,欧美等发达国家同时通过颁布严格的家具安全和生态技术壁垒措施来限制大量进口中国家具,软体家具的阻燃性能是其中重要的技术安全措施之一。近年来中国软体家具出口产品屡被欧盟、美国勒令召回,对我国产品的出口及形象造成了极为消极的影响。其主要问题是国内企业对欧美国家行业法律法规不了解,市场信息掌握不充分,造成了企业经济的亏损,因此了解欧美市场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有助于我国的软体家具产品进一步开拓欧美市场。

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对公共场所用阻燃家具中阻燃性能低下会形成严重的火灾隐患高度重视。为行业质量管理和制定一般用途家具阻燃性能要求的技术法规奠定基础。

风险监测情况

国家消防及阻燃产品质量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日前对阻燃家具及组件进行了一次风险监测,共抽取样品40批次。涉及到的生产企业有17家,其中8家为市内生产企业,9家为外省生产企业,还有7组样品通过网购暂无详细的生产企业信息。

从本次风险监测的结果来看,阻燃家具及组件的合格率不论是软垫家具,还是其他家具及组件,都比较低,为了更好的进行质量分析,现将不合格项按照严重程度进行划分,以GB 20286-2006标准中要求的数据为分界线,高于标准要求的项目分为高风险项目和极高风险项目,低于标准要求的项目分为中、低、零风险项目在抽取的40组样品中,其中零风险样品为3组,低风险样品为3组,中风险样品4组,高风险样品14组,极高风险样品16组。高风险、极高样品占的比例高达75%。按监测项目进行统计,得到热释放速率峰值不合格率为77.5%,5min内放出的总能量不合格率为60.0%,最大烟密度项不合格率为10.0%。本次风险监测的不合格率非常高,所以只有降低样品的风险等级才能提高阻燃家具及组件的整体合格率。

风险处置措施和建议

根据以上监测结果,对于生产企业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减少易燃、可燃材料在样品中的比重,或使用可燃、难燃、不燃性组合而成的复合材料。缩小样品可燃物的燃烧面积;

2.降低样品的火灾燃烧热释放量及释放的速率,多进行材料间的比对,选择较小者作为产品使用材料;

3.添加阻燃机理符合、配比合适的阻燃剂增加样品抗引燃特性;

4.将成熟的木材、塑料的阻燃处理技术加强,争取做到对人体无毒无害;

5.着重研究纺织物、聚氨酯等软垫材料的阻燃处理技术。如:海绵的阻燃剂包括三聚氰胺和氯化磷酸酯,棉织物的阻燃剂包括磷酸氢铵、N-羟甲基-3-二甲氧基膦酰基丙酰胺等;

6.对于危害风险来自原料的,应当加强源头风险控制,应当采取生产流程规范化管理,做到进货前有检测、生产中有监测、生产后有测试的“三测”流程。

7.阻燃家具生产加工企业首先要对自己的产品中潜在危害进行了解,依据产品的特点、本企业加工状况和目标市场要求,建立自己的不同客户群体,为低、中、高端客户群打造量身定制的产品,大力拓展高端阻燃产品的市场,主动申请更多产品的阻燃专属标识。

如何进行有效监管

对于市场监管部门来说,应采取以下监管措施:

1.对企业控制措施效果的监控措施,如签订检测服务合同,对企业产品进行定期的全面检测,为企业进行原料的检测与数据分析,提出流程化的合理建议;

2.为满足标准的产品定制专属的阻燃标识,并且设立可以查询的网站;

3.建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对信用评价较低的企业多进行监督抽查检验,对信用较高的企业进行不定期监督抽查检验;

4.建立风险监测网,将风险监测数据及时发布到网站上面,便于消费者和建设建立单位提取有用的数据信息;

5.加强设计、审核、验收时的监管,将规范、标准中的要求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阻燃性不合格率公共场所
纳米石墨微片对无卤阻燃聚苯乙烯阻燃性能的影响
浅谈废旧输送带的应用
13省市洗面器、浴缸抽查不合格率7.8%
基于ARM的公共场所智能保洁车控制系统的设计
公共场所 不能乱来
60%网上商城成为服装质量问题的重灾区
城市公共场所拥挤踩踏事故的应对
公共场所禁烟迈出一大步
汽车内饰材料安全标准评价及分析
上海工商抽检 京东天猫1号店等集体“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