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编组站运输能力测定研究

2019-01-27陈宝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22期
关键词:运输能力编组站调车

陈宝运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研究生部,北京100081)

1 引言

在铁路运行过程中,编组站对于提高铁路运输能力,满足铁路运输需求,优化铁路线路运输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我国当前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的运输质量以及运输效率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交通水平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对铁路编组站运输能力的测定研究,明确编组站的具体工作方法,保证编组站的运输效率。

2 铁路编组站运输组织现状

2.1 货物列车运输量增长速度比较快

从当前我国铁路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口、货物出行需求的逐渐增加,列车的建设速度逐渐加快,同样也给列车调度工作以及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如何在有限的铁路设计线路基础上合理地进行列车资源的分配以及调度是当前编组站工作的重要内容,编组站的高效运转直接关系着区域间铁路的畅通性和运载能力,因此,必须要结合编组站运输的实际需求以及列车管理的客观条件,科学地进行列车的管理控制,保证列车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达到列车运行的客观要求[1]。

2.2 运输能力日益紧张

从当前我国铁路编组站运输能力来看,由于编组站列车数量每年都呈现增长的趋势,改编能力利用率已经达到95%以上,导致运输能力日益紧张。为了更好地满足列车运输的需求,必须要加强对现有铁路编组站进行升级优化,解决编组能力不足与生产任务增长之间突出的矛盾问题,有效提升整体铁路编组站的运输水平以及运输效果[2]。

2.3 铁路编组站运输能力的制约因素

从铁路编组站的运输情况来看,客车与列车混跑是造成铁路编组站运输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的关键因素。编组站通常会连接多条线路,以新丰镇编组站为例。新丰镇编组站连接的包西铁路、陇海铁路以及宁西铁路均为客货混跑铁路,陇海铁路方向列车组织难度相比较大,绝大多数的等候列车只能经过北环一个出口组织发车,这必然会影响其他列车的运行。货物列车利用客车空挡再发的难度比较大,列车扣除的系数较大,从而导致列车资源难以得到有效配置,无法整体合理地调控列车系统。我国铁路编组站在运输过程中普遍存在点线能力不协调的问题,折返所发挥的作用不充分、不完善,运输能力紧张,难以保证所有的铁路线路可以顺畅地运行。在旅客列车到发密集时段,货物列车和到达列车调度紧张,以及运输组织难度较大,影响列车通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外,铁路编组站驼峰设备缺陷也制约着编组站的运输能力,上行驼峰纵面坡度整体比较缓,在解体作业的过程中,空车会始终存在流放的现象,难以准确停到规定的地点,造成调车机车下峰顶线作业比较频繁,导致调车机车的机力浪费,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驼峰的解体效率。下行驼峰整体坡度比较陡,经常会出现列车车辆超速的现象,需要对其进行封锁,并由人工现场检查确认,为后续列车的调度计划的变更以及调整提供数据参考,消除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保证列车运行效率以及运行质量[3]。

3 提高铁路编组站运输能力的相关对策

3.1 增加无调列车的比重

列车编组站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的定位以及实际作用,从无调列车入手全面提升编组站的通过能力,合理地增加无调列车的比重。通过组织直达和远程直达列车,增加无调列车的比例,压缩货物列车的中转时间,从而可以全面提升编组站的通过能力。在列车编组站实际工作时,需要结合列车的运行需求制定行之有效的列车调配方案,并综合利用列车资源合理地进行资源的调度与分配,实现列车运行方案的最佳化和最优化,满足列车运行的实际要求。在编组站无调列车比重增加的过程中,实质上是缩短列车的中转时间,从而能够更好地利用时间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使得列车的调度方案与运行方案更加合理和有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使得在列车的运行过程中,操作更为方便。无调列车的增加也可以显著提升编组站的通过能力,提高编组站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对于编组站的持续稳定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

3.2 优化编组站的作业模式

作为铁路线路的重要环节,铁路编组站的通过能力直接关系着铁路线路的运行质量以及运行效率,要想全面提升编组站的通过水平,必须要不断优化编组站的作业模式,缩短作业时间,提高编组站的整体运行效率,从而能够提升编组站的通行能力。工作人员必须要正确认识编组站的优化作业模式,并做好作业方式的升级和创新工作,缩短作业流程,节约作业时间。在列车到达检测环节,需要尽快地安排货检与列检的平行作业,在列车集结作业环节,要安排好接续车流双向系统,编组站需要加速折角车流的移动。同时,还需要适当地减少机车入段、尾部编组以及车辆取证等相关作业环节,避免驼峰溜放作业间的相互干扰,机器设备的整修以及调试工作需要避开列车运行的高峰期,在必要时要安排调剂,减少列车集结的时间和因计划变更而导致整体作业中断的现象,避免重复解体现象的发生,合理地利用时间进行协同作业和合理调度,保证铁路编组站的运输能力。

3.3 增加编发列车的比重

增加编发列车的比重是提高铁路编组站列车通行能力的重要对策,也是编组站的重要工作内容,结合编组站的工作形式、需求以及工作现状可以适当地增加编发列车的比例,并对列车运行的轨迹进行控制,明确列车运行的规律,为列车方案的优化以及升级提供有效数据参考。工作人员要根据当前铁路编组站的现实情况,适当地增加编发列车的比重,提高自编列车直接在编发线上集结满轴后发车的比重,提高调车场尾部的编组能力。对于调车场线路较多的情况,可以通过设置编发线,使列车直接从调车场发车,简化列车的控制流程、缩短控制时间,提升编组站的控制能力以及控制效果。

3.4 增加调车机台数

要想全面提升铁路编组站的运输能力,需要不断增加调车机台数,结合列车运行的要求以及实际特点,事先制定科学完善的运输计划。但是,由于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影响列车运行的效率以及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例如,车辆运行状况以及自然条件都会影响列车运行的准确性,因此,编组站需要充分发挥其自身中转机构的职能,适当地增加调车机的台数。在编组站中增加调车机台数,调整改编作业量,结合车站改编作业水平,合理地控制调车机台数,缩短列车解编作业间隔的时间,提高解编能力,压缩固定作业的时间,从而能够提升编组站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提高编组站列车通过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铁路列车编组站对于铁路列车的顺利安全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铁路编组站运输现状进行探究,指出提升铁路编组站运输能力的相关对策,希望能够保证铁路列车编组站的通过提升运输能力以及工作效率,满足当前铁路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需求,促进我国铁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运输能力编组站调车
中间站调车监控系统维护台的设计与实现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接口规范
CTC与STP结合的调车作业控制方案
基于CTC3.0系统的车站调车进路控制方案
SAM系统在哈尔滨南编组站的综合应用
增设调车信号机 防止调车越出站界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我国编组站自动化技术现状与发展
电力配网工程建设管理及分析
关于电梯机械设计的合理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