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绿色走进健康

2019-01-26浦丹萍

考试周刊 2019年9期

摘 要:依托课程基地建设,带领学生开辟校园天台的生物园,学生在观察、记录、探究、总结中收获大自然的馈赠和心灵的洗礼,促进初中生物教学效果高效达成,将生物学科从书本、课堂延伸至教室之外,从而融合知识、技能、情感,形成初中生所具备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生物园;生物核心素养;生态种植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物教学以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为中心任务,其中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是生物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促使学生在课堂和课外活动中所获得持久的能力和品格,是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成果。四个要素的有效整合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生物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更加走进绿色,走进健康,因此生物教师应当基于生物核心素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方法,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效率,而在校园中开展生态种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中学生物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一、 运用调查研究渗透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是指人们对生命的总体认识或看法,是对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进行解释后的抽象。学生在掌握生物学概念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理解或解释生命现象和本质,同时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命世界、解释生命现象。在生态种植课程开展过程中首先会遇到的问题就是土地的选择,因此在开学初学生对校园进行调查走访测量,选择适合的土地,考虑到多方面因素最终将生态种植转移到了天台屋顶上,将天台屋顶划分为多个一平米的土地,取名为“一米阳光”。利用教学楼的天台打造有机农场,既对这片土地表示敬意,又方便学生播种、收割、采摘,体验培育生命的快乐。土地选取之后的困难就是对种子的选择,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很多春天开花植物不宜种植,因此选取耐寒的植物尤为重要,因此学生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利用课余时间访问老师、家长、街坊邻居,查阅网络资料和花卉书籍等,对校园内和校园外的植物,如水生植物、阴生植物与阳生植物等进行调查,了解其分类与分布,了解植物的生长情况、种子的萌发条件、发芽率等,最终选择了郁金香、水仙、风信子等水培植物和金盏花、二月兰等耐寒花卉以及青菜、大蒜、菠菜、蚕豆、豌豆等常见农作物。在调查研究中,学生根据调查内容设计调查方法和路线,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同时又获得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学生在观察多姿多彩生命现象的同时感受生命的神奇和奥秘,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

二、 体验生态种植形成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概括来讲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通过生态种植活动,教师将原本书中抽象枯燥的概念转化为具体鲜活的实例,同时又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尝试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使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例如在讲授“植物的生长发育”一节内容时,学生对于种子的结构以及种子萌发时先长根还是先长芽会产生疑问和混淆,此时正好是豌豆和蚕豆种子播种季节,学生一边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种子的萌发,一边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现象显而易见。又如在“光合作用”中会涉及合理密植的概念,但是现在的初中生缺乏相关的实践,导致无法理解此概念,因此组织学生展开多样的相关实验研究,学生在播种时将播种的间距设置成多组对照,每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状况。学生在劳动中培养了动手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比较和分析实验结果,选择恰当的实验方案,概括和总结实验结论,大大提升了学生理性思维能力。

三、 丰富实践活动引导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生活中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以及表达与交流。在涉及无土栽培这一概念时,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分析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对于植物生长的需要,学生很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实践精神和科研热情。又如在涉及“光合作用”这一内容时,学生直接把相关的实验仪器搬到了天台,选取已经发芽的蚕豆、青菜、二月兰等植物的叶片进行实验,学生对原有的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甚至提出新的想法、新的实验方法等进行探究。通过上述探究活动的开展,学生形成了正确科学概念,实践能力得到锻炼,更是形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理性思维、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初中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四、 建设生态校园树立社会责任

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生态是现代生物教学理念,初中生物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绿色理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建立的生态种植都基于绿色环保的理念,利用花盆、饮料瓶、酒坛等废旧物品进行植物的栽培和“一米阳光”种植园的美化。同时由学生定期更换植物和专人养护,包括松土、除草、播种、浇水、施肥、适时遮盖大棚薄膜等,很多同学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太阳炙烤,都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劳动,即使汗水打湿了他们的衣裳也毫无辛苦之言,正是学生辛勤的劳作使他们产生了爱护环境、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同时又体验了劳动的快乐,洗涤心灵,消除不勞而获的思想。生态校园的建立不仅使同学们感受校园生态之美,劳动之美,更让学生树立健康的社会责任和意识。

我们希望通过天台生态种植园让学生走进绿色,走进健康,营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让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灵动之美的同时又能收获丰富的关于种植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从而让他们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形成全面发展的人。

作者简介:

浦丹萍,江苏省太仓市,太仓市明德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