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崎病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9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9-01-25钟家蓉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铁蛋白中位数冠脉

何 涛 钟家蓉 张 静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是儿童全身炎症性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主要见于全身型青少年特发性关节炎(sJIA),也可见于川崎病(KD),属于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的特殊类型。为了与感染、恶性肿瘤等相关sHLH相区分,国际上将之定义为风湿免疫相关性sHLH。 风湿免疫性疾病并发MAS的病理生理与原发性HLH相似,普遍认为是由于NK细胞及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功能缺陷,导致T细胞及巨噬细胞过度活化,释放大量细胞因子,从而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及器官组织损伤的过程。目前对KD并发MAS的认识十分缺乏,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学者推测可能也与NK细胞及CTL细胞功能缺失相关。现已确定穿孔素基因、Munc13-4、STXBP2和Syntaxin11等基因突变导致的编码蛋白缺陷与原发性HLH的发生密切相关,15%~50%原发性HLH患者具有穿孔素基因突变[1]。令人感兴趣的是,HLH相关基因缺陷及蛋白表达异常是否也可能与KD并发MAS相关?

1 方法

1.1.1 KD诊断标准 典型KD:发热>5 d,伴下列5项临床表现至少4项且排除其他疾病:①急性期掌跖红斑、手足硬肿,②恢复期指趾端脱皮,多形性皮疹,③双侧眼球结合膜充血,④口唇皲裂、口腔黏膜弥漫充血、草莓舌,⑤颈部淋巴结肿大。不完全KD:发热≥5 d 具有2~3项上述主要表现,若超声心动图或冠脉造影发现冠脉病变或以下指标≥3项者:①CRP≥30 mg·L-1; ②ESR≥30 mm·h-1; ③血浆白蛋白≤30 g·L-1; ④贫血; ⑤丙氨酸转氨酶升高;⑥血小板>450×109·L-1; ⑦外周血白细胞≥15×109·L-1;⑧尿白细胞≥10/HP。冠状动脉病变:参照sJSC 2013指南进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级。

1.1.2 2004 HLH诊断指南 满足以下2条中任意1条可诊断HLH:(1)发现HLH相关的分子遗传学证据。(2)满足下列诊断标准8条中的5条:①发热,最高体温>38.3℃;②脾大;③血细胞减少(两系或三系):Hb<90 g·L-1(新生儿<4周,Hb<100 g·L-1),PLT<100×109·L-1,嗜中性粒细胞<1×109·L-1;④高甘油三酯血症(空腹>3.0 mmol·L-1)和/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1.50 g·L-1);⑤骨髓检查/活检或脾、淋巴结、肝脏发现噬血细胞;⑥NK细胞活性降低或完全缺乏;⑦血清铁蛋白>500 ng·mL-1;⑧可溶性CD25(IL-2受体)增高。

1.2 病例纳入标准 我院和文献复习病例均以确定的KD诊断标准和2004 HLH诊断指南标准重新进行判断是否进入本文分析。

1.2.1 我院病例 从我院HIS系统中以“川崎病+噬血”为出院诊断进行病案检索,检索截止日期2017年9月15日。

1.2.2 文献复习病例 中文在万方数据库行主题跨库检索,检索式:(川崎病 +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噬血细胞淋巴组织增生症+噬血细胞综合征);英文在PubMed数据库检索,检索式:((((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All Fields])OR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All Fields]) OR hemophagocytic syndrome[All Fields])) AND ((Kawasaki disease[All Fields]) OR 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All Fields]) 。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12月31日。

1.2.3 文献筛选原则 全文阅读每篇文献,除外重复的或病例资料不详尽(无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症状体征例数和结局)的文献。

1.3 分组 本文以出院结局指标,分为预后不良组(死亡或因病情危重放弃治疗)和好转组。

1.4 截取资料 从我院病例和文献中截取年龄、性别、临床表现、IVIG反应率、不完全KD(iKD)率、EB病毒感染率、骨髓噬血阳性率、ALT、AST、ESR、CRP、纤维蛋白原(Fib)、甘油三酯(TG)、铁蛋白。我院病例ALT、AST、ESR、CRP、TG、铁蛋白均取病程中测定的最高值,Fib取病程中测定的最低值。文献中ALT、AST、ESR、CRP、TG、铁蛋白检测值如仅有1次,则取唯一值,如≥2次检测值,取值同我院病例。

风影是充满内疚的,他不能给她床笫之欢,对一个女人来说,私处没有被磨擦刺激,得不到满足总是致命的伤。他的话语又不多,而她总是喋喋不休,没有人听她说话,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她就自言自语。应当说,她是一个充满了生命激情的女子,身体里面仿佛有永远也用不完的力量,像一棵枝繁叶茂的生机勃勃的花树,而他呢,一阵风就会将他飘走,宛若一片落叶。有时候,他弱不禁风,有时候,他虚无缥缈,亦真亦幻,甚至她还怀疑他这种人的存在,是不是一种真实。

2 结果

2.1 我院病例

2.1.1 一般情况 符合本文纳入标准的KD并发MAS的连续病例21例次,除外多次住院的重复的病例及不符合本文确定的诊断标准的病例,9例KD并发MAS病例进入本文分析。年龄5个月至10岁(中位年龄1岁),平均起病年龄(2.2±3.0)岁,≤5岁8例(88.9%),男性7例(77.8%),女性2例(22.2%)。

2.1.2 临床表现 9例均有肝脾肿大,多形性皮疹、趾指端硬肿或脱屑各8例,口唇充血皲裂7例,淋巴结肿大6例,球结膜充血4例;冠脉病变8例,其中小冠脉瘤或扩张7例,中型冠脉瘤1例;iKD 4例;9例均为首剂IVIG无反应。

2.1.3 实验室指标 ALT 12.0~831.0(中位数:141.5)U·L-1,其中>50 U·L-17例;AST 12.0~2 300.0(中位数:328.0)U·L-1,其中>40 U·L-16例;CRP 38.0~160.0(中位数:81.5)mg·L-1;Fib 0.30~2.60(中位数:0.82)g·L-1,其中<1.5 g·L-18例;TG 1.19~7.57(中位数:3.00)mol·L-1,其中>3.0 mmol·L-14例;1例铁蛋白51 ng·mL-1,8例铁蛋白>684 ng·mL-1;骨髓噬血现象阳性6例(66.7%);ESR 2.0~154.0(中位数:50)mm·h-1,其中4/7例≥40 mm·h-1。

2.1.4 HLH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检测 2例经我院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并取得家长知情同意后,行HLH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检测。采集患儿抗凝静脉血6 mL,分别外送北京迈基诺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行二代测序(参考基因组版本为 GRCh 37/hg 19)和北京海思特医学检验实验室行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检测基因型包括:淋巴增殖综合征1型和2型(ITK、CD27)、连锁淋巴增殖综合征1型和2型(SH2D1A、XIAP)、家族相关性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基因(PRF1、PUNC13D、PSTX11、PSTXBP2)、同时与KD发病相关基因(ITPKC)以及其他已知的与MAS相关的基因型(MAGT1、RAB27A、LYST、FAS、FASLG、TNFRSF1A、AP3B1、CASP10、GATA2、EZH2、SLC7A7、RAG1、RAG2、BLOC1S6、DCLRE1C)共24种。检测蛋白包括:NK细胞及CTL细胞中的穿孔素蛋白和颗粒酶B表达。

例1,1岁起病,入住我院期间心脏超声提示双侧冠脉未见明显扩张,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后每2个月随访1次,第6次随访时血常规及心脏超声均未见异常,HLH相关基因测序未发现明确致病性突变,蛋白表达提示:NK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均减少;CTL细胞中穿孔素减少,颗粒酶B正常。NK细胞的绝对水平低于正常值参考范围,而CTL细胞绝对水平正常。

例2,10岁起病,住我院期间心脏超声显示双侧冠脉均轻度扩张(左侧冠脉主干3.6 mm,右侧冠脉主干 3.7 mm),治疗后好转出院,6年10个月回我院复诊,血常规及心脏超声冠脉未见异常,HLH相关基因测序未发现明确致病性突变,存在LYST基因杂合突变 c.2172A>G (p.I724M),蛋白表达提示:NK细胞中穿孔素蛋白表达减少,但颗粒酶B正常;CTL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均正常。NK细胞和CTL细胞绝对水平正常。

2.2 文献病例

2.2.1 一般情况 依据本文设立的文献检索策略,从万方数据库检索到33篇,PubMed检索到74篇,经文献筛选和重新判断符合本文确定的诊断标准的文献,中文文献9篇(n=14)[6-14]、英文文献4篇(n=4)[15-18]进入本文分析。KD并发MAS 18例,中位年龄2.5岁(5个月至10岁),平均起病年龄(4.1±0.8)岁,≤5岁12例(66.7%),男12例(66.7%)。

2.2.2 临床表现 肝、脾肿大15/18例,多形性皮疹17/18例、趾指端硬肿或脱屑11/16例,口唇充血皲裂16/17例,淋巴结肿大11/17例,球结膜充血14/17例;冠脉病变14/17例;iKD15/17例;首剂IVIG无反应12/16例。

2.2.3 实验室指标 ALT 99~1 175(中位数:396)U·L-1,AST 87~2 505(中位数:310)U·L-1,CRP 5.0~256.0(中位数:120.0)mg·L-1;Fib 0.28~2.72(中位数:1.57)g·L-1,其中6/15例<1.5 g·L-1;TG 1.90~6.54(中位数:3.27)mol·L-1,其中11/16例>3.0 mmol·L-1;13/17例铁蛋白>684 ng·mL-1;均有骨髓噬血现象阳性;ESR 5.0~88.0(中位数:57)mm·h-1,其中11/16例≥40 mm·h-1。

2.3 预后比较 27例KD并发MAS患儿,好转组18例(我院5例,文献检索13例),预后不良组9例(我院4例,文献检索5例)。表1显示,预后不良组仅在iKD发生率高于好转组(55.6%vs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表1 好转组与预后不良组临床特征比较[n(%)]

注 ALT:U·L-1,AST :U·L-1,ESR:mm·h-1,Fib:g·L-1,TG:mmol·L-1,CRP:mg·L-1,铁蛋白:ng·mL-1;AST和CRP:M(P25,P75)

3 讨论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血管炎性出疹性疾病,近年来有关KD并发MAS病例的报道逐年增多,然而由于目前对该病认识的不足,且其具有较高死亡率,因此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KD好发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男∶女为1.5∶1~1.7∶1[19]。García-Pavón等[20]报道KD并发MAS的男性约68%。本研究中KD并发MAS总体患病年龄偏小,男性占77.8%,男女比例3.5∶1,与García-Pavón等报道基本相符,高于KD发病的男女比例,性别差异究竟是KD并发MAS的临床特征,还是由于KD疾病本身发病的性别特点所导致的偏倚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本研究中皮疹、淋巴结肿大、唇红皲裂、趾指端硬肿或脱屑等KD典型临床表现均有较高发生率,而球结膜充血发生率相对较低。通常肝脾肿大在普通KD患者中相对少见,但在KD并发MAS的患者中肝脾肿大发生率为69%[20],sJIA并发MAS的肝脾肿大发生率为57.3%[21]、58%[22],本研究中所有病例均有肝脾肿大发生,明显高于文献[21和22]报道。既往文献报道,未经治疗的普通KD患儿冠脉病变的发生率为15%~30%,KD并发MAS患儿冠脉病变发生率为46%[20],本研究中冠脉病变发生率为88.9%,提示KD并发MAS的患儿较普通KD患儿更易发生冠脉病变。研究显示KD并发MAS患儿的最终死因可能是因为冠脉病变引发血栓形成所致的心肌梗死[17, 23, 24],因此在诊疗过程中,需高度重视冠脉病变情况。Choi等[25]指出,约有25%的第2剂IVIG无效的KD患儿可能继发MAS,甚至建议在所有难治性KD病例中考虑MAS。本研究KD并发MAS中IVIG均无反应,考虑到KD并发MAS的高病死率,当KD患儿出现首剂IVIG治疗无反应且伴肝脾肿大时,需高度警惕KD并发 MAS的可能。

血清铁蛋白升高、肝功能损害和凝血功能异常均为MAS特征性实验室表现[21]。本研究发现,9例KD并发MAS患儿ALT、AST、ESR、CRP、TG、铁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而Fib明显降低,与既往研究报道高铁蛋白血症、AST升高提示KD并发MAS可能[20]的结论相符。ESR受血浆成分的影响,由于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存在,MAS患儿将出现一定程度的ESR下降。本研究中88.9%的患者出现Fib降低,中位数0.82 mg·L-1,而ESR中位数50 mm·h-1;Ravelli等[21]报道sJIA-MAS患者Fib中位数为2.20 mg·L-1,而ESR中位数为28 mm·h-1;提示KD-MAS患儿ESR水平明显高于sJIA-MAS,与既往研究结论相似[20, 21]。本研究有1例血清铁蛋白正常,提示并不是所有KD并发MAS都存在铁蛋白明显升高。Cron 等[26]也发现MAS仍然会存在于铁蛋白值<1 000 ng·mL-1的个体中。研究表明HLH早期常常不发生骨髓噬血现象[27,28],在García-Pavón等[20]的研究中,KD并发MAS患者的骨髓、淋巴结及肝脾噬血现象检出率高达88%[20],本研究中病例均完善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噬血现象检出率为66.7%,尽管不能排除诊断标准及骨髓细胞学检查时机对检出率的影响,但临床上一旦怀疑KD并发MAS,不是应及时行骨髓检查助诊。

MAS是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致命并发症,有研究表明其病死率高达15~30%[29,30],我院患儿预后不良发生率为44.4%(4/9)。我院及国内外文献报道的18例KD继发MAS的病例资料分组比较结果发现,年龄、性别、骨髓噬血现象阳性率、IVIG无反应发生率、ALT、ESR、Fib、TG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预后不良组不完全K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好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5.6%vs5.9%,P=0.004)。本文2/4例不完全KD患儿死亡,症状未缓解放弃治疗者1例,仅1例好转出院。其预后较完全性KD病差。提示不完全KD病可能是影响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

高细胞因子水平持续存在,导致机体的损害而产生了HLH的临床症状[31]。多篇文献证实,在sJIA并发MAS的患者可以观察到NK细胞和CTL细胞功能的缺失以及穿孔素表达的短暂降低[32-35]。基于已经明确穿孔素及颗粒酶B表达的降低与家族性HLH和sJIA-MAS的发生密切相关,有理由认为穿孔素及颗粒酶B表达水平的降低也可能与KD并发MAS相关。Cummings等[36]报道了KD并发MAS患儿PRF1、MUNC13-4和XLP(SH2D1A)等基因突变阴性,但病程中NK细胞活性缺失,且CTL细胞及NK细胞的穿孔素表达均降低;Shafferman等[37]报道了KD并发MAS患儿STXBP2、STX11、MUNC13-4和RAB27A等基因突变阴性,病程中NK细胞及CTL细胞的绝对值明显下降,但两种细胞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均正常;6个月后随访发现,CTL细胞和NK细胞的绝对值恢复到了该年龄段正常水平,NK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正常,但CTL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水平均降低。因此,对于KD并发MAS患儿穿孔素及颗粒酶B蛋白表达的异常可能较基因检测更有意义。本研究中2例KD并发MAS患儿分别在疾病缓解后1年2个月和6年10个月进行蛋白检测,均发现NK细胞中穿孔素表达减少,其中1例(即疾病缓解后1年2个月检测)同时存在NK细胞颗粒酶B表达减少及CTL细胞中穿孔素表达减少。提示NK细胞穿孔素水平降低可能与KD并发MAS密切相关,且NK细胞和/或CTL细胞中穿孔素及颗粒酶B水平降低在疾病缓解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仍持续存在。遗憾的是,以上2例患儿在疾病初期及随访过程中未动态监测NK细胞和CTL细胞的绝对计数,以及穿孔素及颗粒酶B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法判断其在疾病不同阶段的动态变化。

家族性HLH发生与基因缺陷关系密切,相关基因包括:PFR1、UNC13D、STX11、FHL5、STXBP2;而与免疫缺陷相关性HLH发生有关的基因有:LYST、XIAP、SH2D1A、Rab27A等[1]。sJIA并发MAS也具有一定遗传倾向,有报道PRF1、MUNC13-4、IRF5基因的缺陷可能导致sJIA并发MAS。Vastert等[35]研究明确指出杂合子PRF1突变对sJIA患者MAS发生的贡献作用。Zhang等[38]提示MUNC13-4多态性与sJIA并发MAS存在关联。Yanagimachi等[39]研究发现IRF5 基因多态性位点 rs2004640 T 等位基因与sJIA-MAS易感性显著相关。目前已知PRF1 基因缺陷与穿孔素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功能异常有关,而UNC13D、STX11、STXBP2等基因缺陷均可导致CTL和NK细胞脱颗粒功能异常。KD并发MAS是否也存在HLH相关基因突变?在5篇HLH相关基因与KD并发MAS相关性的研究中,有6例进行了基因检测,涉及PRF1、MUNC13-4、XLP(SH2D1A) 、Syntaxin-11、STXBP2、RAB27A共6种基因型,未发现HLH相关致病基因突变[14, 25, 36, 37,40]。本研究2例患儿进行了24种HLH相关基因的检测,涵盖了目前已知的与HLH发病相关的绝大多数基因型,同样未发现以上24种基因突变。本文例2检出的LYST基因是导致Chediak-Higashi综合征的重要基因,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该基因突变与免疫缺陷相关HLH的发生联系密切[1],但理论上必须在2个等位基因均出现变异才可能致病,而本研究仅检测出存在LYST基因杂合突变。因此,该基因位点的变异是否与KD并发MAS相关尚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铁蛋白中位数冠脉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数据的数字特征教学设计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天然抗生素”之乳铁蛋白
乳铁蛋白铁饱和度对其耐热性、抑菌作用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乳铁蛋白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铁蛋白升高”就是患了癌症吗
中位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