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湿润生肌膏对肛瘘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9-01-25邓文玲董聿锟

中成药 2019年1期
关键词:凡士林毛细血管肉芽

李 志, 冷 羽, 曹 波, 邓文玲, 董聿锟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贵州 贵阳550001)

肛门直肠瘘简称肛瘘, 是指直肠或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的一类常见疾病, 病因大多为肛周脓肿或直肠肛门损伤。 目前其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 术后创面为防止继发感染需予以暴露直至愈合, 但自然情况下术后创面愈合缓慢, 病程长,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故如何促进术后创面愈合成为临床工作中面临的关键问题。 本研究对湿润生肌膏促进肛瘘创面愈合的疗效及相关机制进行探索, 以期为该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分组、 一般资料、 临床诊断标准 研究对象为2014 年6 月至2016 年12 月于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收治的90 例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 组, 其中术后使用湿润生肌膏治疗的30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使用龙珠软膏治疗的3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使用凡士林纱条治疗的30 例患者作为凡士林组, 3 组性别、年龄、 体质量、 创面平均纵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见表1。 临床诊断标准参照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于2011 年推出的美国肛周脓肿和肛瘘治疗指南[1], 即内口在肛隐窝,仅有1 个瘘道通过外括约肌皮下部或浅部, 与皮肤相通; 所有创面纵径在2.5~3.0 cm 之间、 术后伤口深度达外括约肌浅部的低位单纯性肛瘘。 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同意参与本研究,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3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n=30)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among the three groups (±s, n=30)

表1 3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n=30)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among the three groups (±s, n=30)

组别 性别比[(男/女)/例] 年龄/岁 体质量/kg 创面平均纵经/cm观察组 6.5(26/4)38.01±5.17 58.9±12.8 2.81±0.19对照组 9(27/3)37.68±4.38 57.6±15.8 2.78±0.27凡士林组 6.5(26/4)37.85±5.05 58.4±14.3 2.74±0.25

1.2 材料 Leica RM2235 切片机(德国Leica 公司); Olympus DSX100 光学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 NanoDrop 2000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美国NanoDrop 公司); Applied Biosystems 9700 实时荧光定量PCR 仪 (美国Applied Biosystems 公司);Eppendorf 5424R 高速冷冻离心机(德国Eppendorf公司)。 RNA 提取试剂Trizol、 逆转录试剂盒、SYBR Green 核酸荧光染料(日本TaKaRa 公司);苏木素-伊红试剂盒(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龙珠软膏(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甲醛、 甲醇、 异丙醇、 无水乙醇等(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 方法

2.1 湿润生肌膏制备 组方黄芩、 黄柏、 甘草、白芨、 紫草、 冰片(湖北西银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5 kg/桶, 批号20140409)、 硼砂(湖北西银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5 kg/袋, 批号20140328)、川芎、 壁虎粉。 将黄芩、 黄柏、 甘草、 白芨、 川芎、 壁虎粉洗净后, 105 ℃下干燥4 h, 与紫草一起粉碎, 过120 目筛, 加入冰片和硼砂, 研匀, 加入乳膏基质(硬脂酸、 单硬脂酸甘油酯、 液状石蜡、 白凡士林、 羊毛脂作为油相, 三乙醇胺、 蒸馏水作为水相, 分别于水浴上加热至80 ℃左右。 等温下将水相缓慢倒入油相中, 水浴上不断搅拌至呈乳白色半固体状, 再在室温下搅拌至近冷凝), 研匀, 即得。

2.2 创面处理及术后给药 术前均备皮、 清洁灌肠, 连续硬膜外麻醉。 患者均行瘘切除术, 修剪创缘, 使切口呈下窄上宽的“V” 字型, 以便引流通畅, 切口均不缝合, 创面纵径2.5 ~3.0 cm。 换药前均常规消毒, 每天1 次至创面愈合(术后均使用同种抗生素5 d、 止血药3 d、 止痛药3 d)。

2.3 标本收集 术后第7 天换药时, 组织剪剪下2.0 mm×2.0 mm 新鲜肉芽组织, 取30 mg 左右置于冻存管中液氮保存, 剩余组织放入事先准备好的10%福尔马林溶液试剂瓶中, 作好编号, 送至病理实验室。

2.4 肉芽组织VEGF、 bFGF mRNA 表达检测 采用RT-PCR 法。 液氮中取出30 mg 肉芽组织, 无菌条件下剪碎并研磨, 加入1 mL RNAiso Reagent 试剂, 冰上裂解5 min 后吸取上清液, 加入1.5 mL离心管中, 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提取, 将所得RNA 沉淀于室温下干燥10 min, 50 μL 无核酶水稀释沉淀并混匀, 37 ℃下促溶5 min,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检测RNA 浓度。 取1 μg进行逆转录,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得到20 μL PCR cDNA产物后, 无核酶水稀释至500 μL, RT-qPCR 体系配置10 μL SYBR Green 核酸荧光染料, 加入5 μL(10 ng) 模板cDNA 及5 μL 引物, 每个样品设置3个平行孔, 置于PCR 仪中进行定量分析。 循环参数为预变性94 ℃4 min; 扩增条件为94 ℃30 s,60 ℃1 min, 共40 个循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正向引物GGGCGCGCCGCGGAGGGGGTGCTGG, 反向引物AGACCCTGGTTGCCAGGTCATGCGG, 扩增引物249 bp;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 正 向 引 物 GGAGCCCAGGGAATGCCAAAGCCCT, 反 向 引 物GCAGGTGGAAAGATCTGATCTTGGA, 扩增引物211 bp。 以β-actin 为内参基因, 其正向引物序列 TGGCACCCAGCAC AATGAA, 反向引物序列CTAAGTCATAGTCCGCCTAGAAGCA, 目的片段186 bp; 以VEGF、 bFGF表达量与内参基因表达量的比值作为其mRNA 相对表达量。

2.5 肉芽组织毛细血管数检测[2]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 取出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好的肉芽组织, 二级水冲洗后自然晾干, 进行石蜡包埋, 于50%、 70%、 80%、 90%、 95% 乙醇及无水乙醇中各处理40 min, 无水乙醇与二甲苯混合液(比例1 ∶1) 处理1 h, 二甲苯处理30 min, 二甲苯与软蜡(比例1 ∶1) 处理1 h, 软蜡、 硬蜡分别处理1 h, 切片机制成4 μm 切片, 之后严格按苏木素-伊红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染色。 苏木素染色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每张切片取5 个视野, 计算每个视野内具有完整管腔的毛细血管数(×200)。

2.6 创面愈合时间测定 即创面完全上皮化所需时间, 上皮化依靠肉眼观察[3]。 每天换药观察创面愈合程度, 如创面被新生肉芽组织填满, 覆盖组织完全上皮化, 即确定为创面愈合时间。

2.7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17.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 表示, 方差分析比较计量资料间的统计学差异, SNK 法进行多组资料间的两两比较, χ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间的统计学差异, 检验水准α =0.05。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VEGF、 bFGF mRNA 表达 观察组术后第7天VEGF mRNA 相对表达量为0.763±0.082,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401±0.043、 凡士林组的0.315±0.032 (P<0.05)。 观察组术后第7 天bFGF mRNA相对表达量为1.370±0.127,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49±0.062、 凡士林组的0.597±0.084 (P <0.05)。 见图1。

图1 3 组VEGF、 bFGF mRNA 表达比较Fig.1 Comparison of VEGF and bFGF mRNA expression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3.2 毛细血管数 观察组术后第7 天创面肉芽组织镜下, 每个视野的毛细血管数为(30.06±5.25)个, 显著多于对照组的(24.80±4.58) 个、 凡士林组的(15.30±3.07) 个(P<0.05)。 见图2。

3.3 创面愈合时间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7.03±3.35) d, 显著短于对照组的 (18.87±2.72) d、 凡 士林 组 的 (22.13 ± 3.63) d (P <0.05)。

4 讨论

肛瘘是一种临床常见病, 主要表现为肛周流脓, 伴疼痛、 瘙痒或排便不畅, 大多数患者不能自愈, 需要手术治疗, 但由于手术创口所在肛周活动性大、 极易污染, 术后创面不可缝合, 自然愈合过程相当缓慢, 导致患者病程较长,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 肛瘘术后创面湿热未尽, 毒热内聚, 并由于经络损伤、 气血不畅, 致创面失于荣养, 愈合迟缓; 现代医学指出,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4-5], 但目前大多应用于烧伤, 对肛瘘术后创面的愈合疗效尚不确切。

图2 3 组毛细血管数比较(×200)Fig.2 Comparison of blood capillary count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200)

目前, 多种中成药能通过促进创面组织上皮细胞表皮生长因子的释放、 上皮细胞的增殖、 外基质的合成, 进而加速创面愈合[6-8]。 课题组前期研究[6]发现, 湿润生肌膏较龙珠软膏、 凡士林纱条能更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并可加速患者术后创面愈合, 但相关机制及途径尚不完全清楚。 创面修复涉及多种细胞因子参与、 成纤维细胞增殖、 新生血管形成等多个环节[9], 其中VEGF 是由2 个分子量17~22 kD 亚基形成的二聚体, 在代谢旺盛、 供血丰富的组织中有着高表达, 是内皮细胞特异的有丝分裂原[10-11], 具有强大的促血管生成作用, 并对血管内皮细胞有特殊的专一性[12], 其表达增加可有效促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新生血管生成[13]、 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 整合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结构协调同步发展[14]; bFGF 与VEGF 一样, 作为内皮细胞特异的有丝分裂原也具有广泛的促细胞增殖效应[15-16], 可促进细胞分化,通过调控内皮细胞迁移、 纤溶酶原产生来调控机体内血管新生的整个过程[17-18]。 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术后用药第7 天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 bFGF mRNA 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凡士林组, 表明湿润生肌膏能有效上调两者表达, 也在分子层面上体现了该制剂优势, 其机制可能与所含黄芩、 黄柏等药材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有关[19-21]。 然后,观察了各组术后第7 天创面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数, 发现观察组显著多于其他2 组, 进一步说明VEGF、 bFGF 存在协同作用, 可共同促进创面肉芽组织新生毛细血管形成, 而湿润生肌膏可促进两者表达上调, 相比龙珠软膏有着更显著的疗效。 同时,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其他2 组, 也印证了湿润生肌膏对肛瘘创面愈合的确切疗效。

综上所述, 湿润生肌膏可通过上调VEGF、bFGF mRNA 表达, 促进肛瘘术后患者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生成, 进而加快创面愈合, 提高生活质量, 有利于预后, 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式。

猜你喜欢

凡士林毛细血管肉芽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新型吸切器切除吻合口肉芽组织的疗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扩张型毛细血管的发生率、眼底影像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品读快乐
美容点痣扫斑笔
美容点痣扫斑笔
凡士林10个意想不到的妙用
疏通“毛细血管”激活“神经末梢”
好用不过凡士林
凡士林 全身都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