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建筑工程中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的分析

2019-01-24李世军付孟凯刘洪飞

智能城市 2019年8期
关键词:砌体集料技术人员

李世军 付孟凯 刘洪飞

(山东三箭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对于建筑工程来讲,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是颇为重要的环节,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固性,必须全面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科学运输混凝土集料,不断改善混凝土砌体结构,处理好混凝土结构体裂缝问题,全面优化混凝土浇筑工艺,做好混凝土结构体养护工作。

1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从整体结构来分析,当代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作中尚且存在三种问题,第一,混凝土配置不当,部分施工技术人员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没有仔细核算混凝土集料的配置参数,进而导致水泥、清水、砂石、黏合剂以及各种添加剂的配置比例不符合标准要求,这样必然会影响后期的浇筑质量。第二,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屡见不鲜,诱发该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外在施工温度持续上升或者骤降,必然会引发混凝土结构体的内部变化,内部张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体出现裂缝。其次,如果混凝土养护工作不到位,或者浇筑速度过快,也很容易滋生裂缝问题。第三,混凝土集料收缩性与标准要求不符。混凝土集料是由水泥、粗砂、细砂和各种添加剂组合而成的,这些组合材料的化学性质与内部成分各不相同,其收缩性也存在显著的差异,部分施工技术人员在配置集料的过程中忽视了这些差异性,没有添加足量的黏合剂,进而导致混凝土集料收缩性与标准要求不符。

2 建筑工程中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的实践方案

2.1 科学运输混凝土集料

如果混凝土集料运输方式不科学,必然会导致混凝土集料在运输途中发生变质,严重影响后期的浇筑效果。因此,全面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首先,要科学运输混凝土集料,精选运输方式。施工技术人员在运输过程中,应该优先考虑运输工具的存储能力与运输速度是否能够适应混凝土集料的凝结速度与浇筑速度,要努力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作业不被中断,与此同时,要确保混凝土集料在被运输到浇筑地点之后不变质。一般情况下,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借助搅拌运输车来输送混凝土集料,如果外在条件允许,则可以采用泵送法进行运输,或者用吊斗来输送混凝土集料。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将混凝土集料运输距离控制在100 m以内,保证在运输环节不会使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其次,在运用搅拌运输车输送混凝土集料时,应该将搅拌筒的速度控制在2~4 r/min以内,这样能够使混凝土集料得到均匀的搅拌,便于后期浇筑。在卸料之前,施工技术人员应注意对混凝土集料进行充分搅拌以提升混凝土的黏合力度。如果混凝土集料被运输到浇筑现场之后出现了离析问题或者沁水问题,施工技术人员就要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切忌在这次搅拌过程中加水。如果必须要加水,则需要同时加入足量的凝胶材料与外加剂,这样能够确保混凝土集料的水胶比处于合理的范围之内。最后,要注意满足三项特殊要求:第一,在冬季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时,如果运输距离较远,就必须为运输混凝土的装备特别是容器配置保温设备,同时,要尽量缩短运输时长。第二,在雨季施工期间,对于远距离运输,施工技术人员必须为装载混凝土的容器附带防雨装置,并努力缩短运输时间。第三,在炎热的夏季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应采用带有搅拌机的运输车,为搅拌筒附带防晒装置,此时的运输速度不宜过快,应实施匀速运输,并不间断地对混凝土集料进行搅拌,切忌在运输途中加水。

2.2 控制好混凝土集料配置比

确保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避免混凝土结构体出现张裂现象,施工技术人员应注意控制好混凝土集料配置比,精确计算水泥、清水、砂石、黏合剂以及各种添加剂的配置参数,确保混凝土集料的收缩性能满足标准要求。此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为混凝土集料添加足量的减水剂,以此维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与和易性。

2.3 改善混凝土砌体结构

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维护建筑安全稳定性,施工技术人员必须重视全面优化混凝土砌体结构,控制好砂浆标号,精选混凝土砌体材料,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砌体强度能够满足标准要求。此外,要正视混凝土砌体结构的热膨胀系数差异,为砌体和建筑梁柱的交接区域固定好钢丝网,通常,钢丝网的宽度应控制在300 mm,然后再进行抹灰。要清除混凝土砌体表面的灰尘与污迹,先用高压对砌体表面进行冲洗,然后再用钢刷进行二次抹刷。接着对表面非常光滑的混凝土进行毛化处理,以此保持打底砂浆和砌体结构的黏合度。要注意隔夜对砌体结构进行湿润,以此避免含水量过多,同时,要保持均匀地抹灰密度。

2.4 全面优化混凝土浇筑工艺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施工技术人员应注意检查浇筑模板的位置与尺寸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保护层完好与否,钢筋网是否稳固和钢筋与预埋件位置是否正确以及模板内的杂物是否全部被清除。然后,对混凝土结构体进行湿润,全面检测混凝土分布的均匀性,接着进行浇筑,在具体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着重优化建筑混凝土浇筑工艺,正确使用振动棒对浇筑混凝土进行均匀性上下振捣,然后,迅速插入并拔出振动棒,精确计算所插入的区间,将插点的间距设置在0.3~0.4 m之间,等到下层的混凝土初步凝固后,要将间距调整到0.05~0.1 m之间,然后,按顺序进行振捣。而且,施工技术人员要注意将振捣时间平均控制在30 s左右。施工技术人员应注意科学控制混凝土结构的振捣密实性,为混凝土的出料口设置一个备用的振捣棒和三个主振捣棒。初步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后,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养护管理工作,满足混凝土结构体对温度、湿度与养护时间的标准要求。另外,在混凝土结构体收浆之后,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及时对混凝土结构表面进行覆盖,同时实施洒水养护工作。如果混凝土强度高,性能较硬,裸露的面积较多,则需要对其采取保湿养护措施,即浇筑完毕后为其设置保护性棚罩,并进行洒水养护。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使用海水或者含有害物质的废水来养护混凝土结构体,要将洒水养护时间控制在7 d以上。在冬季,应该为混凝土结构体设置良好的保温膜,避免混凝土因温度过低而张裂。

3 结语

综上所述,全面做好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提高混凝土结构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施工技术人员应注意科学运输混凝土集料,精选运输方式;控制好混凝土集料配置比,精确计算水泥、清水、砂石、黏合剂以及各种添加剂的配置参数;不断改善混凝土砌体结构,全面优化混凝土浇筑工艺,并做好混凝土结构体的养护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砌体集料技术人员
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运用分析
砌体墙上安装摩擦型阻尼器施工技术探讨
基于三维扫描与数值技术的粗集料形状特征与级配研究
房屋建筑中砖砌体施工技术分析
竖向开槽砌体墙燃气爆炸动力响应及加固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研磨功对再生集料性能改善的量化评价
再生集料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