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解析

2019-01-24孔德敏

智能城市 2019年8期
关键词:美感建筑物艺术设计

孔德敏 徐 晴

(1.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江苏 常州 221116;2.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常州 22111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建筑和艺术这两者得到了快速地发展,两者互补以及融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紧密把握它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以渗透融合的方式来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相互借鉴、相互升华。

1 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在城市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就,但是,自然环境却遭到了破坏,也造成了城市形象千城一面,由此可见,在城市建筑设计中融入环境艺术设计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有巨大作用。建筑设计是建筑物功能的体现,是提升建筑物美感的科学手段。通过科学的建筑设计,能够有效创造符合人们审美、符合环境需求的科学作品。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具有非常紧密的关联性,只有发挥两者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作用,才能整体提升建筑设计的美感,真正优化建筑设计的人文性、环保性。

1.1 建筑设计依赖于环境艺术设计

建筑物本身就是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体现设计的协调与美感,需要依赖于建筑物周边的环境、人文等多重元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建筑设计的美感与优劣,直接关系着环境质量。一个外观美丽且与自然环境协调对应的建筑设计,能够整体提升环境的美感,也能够增加环境的亮点。相反,若一个失败且另类的建筑设计,不仅难以优化环境,难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还会因为色彩冲突、形式另类而使人们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因此,从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来看,全面优化建筑设计的整体美感以及整体协调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建筑设计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促进作用。同时,建筑物是恒定不动的,这就决定了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也是长期共存的。科学优化建筑设计,结合建筑设计的风格、色彩以及动态化的信息等来进行环境艺术设计,能够发挥两者的长效协调机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建筑设计的整体美感度。由此可见,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1.2 建筑设计要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共生

建筑物是自然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直接产物,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一种象征。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基于科学的设计来确保建筑物的设计符合自然环境的需求,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持续发展。基于这方面的考量,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第一,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量周围的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条件等因素,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实现对这类条件的科学利用,以此来整体优化设计效果。第二,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结合建筑物的特点和功能,来实现对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的利用,以此来实现建筑设计的节能环保性,全面优化建筑设计的整体质量。此外,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人们对于自然条件的开发与利用,应该保持一定的度,以保护为主,开发利用为辅,确保建筑设计不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促进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共存共生、相互协调。

2 建筑设计融入环境艺术设计的方法策略

建筑物本身就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自然环境因素来科学开展设计,实现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充分融合。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巧妙融入环境艺术设计,应该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以全局视角来开展设计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开发人员应该具备全局意识,以宏观视角来整体调度设计开发工程,将建筑物、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融为一体,以此来达到建筑设计的整体协调与平衡。一方面,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自然环境的选择。建筑物开展的目的是生产生活,无论哪一种都是为满足人类而服务的。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选择合理合适的地形条件以及环境因素。同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科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环保低碳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艺来开展建筑设计,以此来整体优化建筑设计的水平,尽可能减少建筑设计对自然环境的负面、消极影响,全面提升建筑设计的生态环保效益。另一方面,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还应该遵循科学的原则,尽可能结合当地传统的人文景观、风俗习惯。比如在一些少数民族聚集区进行建筑设计,除在建筑设计中体现浓郁饱满的风土民情外,更要减少建筑设计对当地传统建筑以及古老建筑的破坏,在充分保护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新的建筑景观,以此来赋予这些区域全新的活力,实现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协调与共生。

2.2 基于内部系统来进行建筑设计

艺术可以在建筑形式上进行展示,而建筑设计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环境进行设计。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具有非常紧密的关联性,很多建筑设计体现着环境艺术元素,这在丰富建筑设计的同时,也推动着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融合。相反,一些相对另类或者借鉴的建筑设计,脱离了属地性的环境艺术设计元素,反而造成了建筑设计的不伦不类。从宏观层面来看,在建筑设计中应该体现环境因素,保证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共生。但事实上,建筑是独立性的系统。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除把握它的外在关联性外,更应该主动将它视为一个微型系统。一方面,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积极协调建筑物内各个系统的关系,保持它们的环保效益和整体运行质量,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量损耗以及环境污染或破坏等。另一方面,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还应该努力优化建筑对各种自然资源、各类能源的保护与开发力度。比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着重体现它对自然能源的利用,如通过利用太阳能来节约能源,通过废水回收系统的设计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重复利用,通过风能利用来进行发电,有效减轻电能消耗。

2.3 积极采用环保无污染的材料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完成设计目标,呈现设计效果,就需要通过合理利用各种材料来完成建筑工程的开发与创造。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可能过分看重建筑物的功能与美感,而忽略了它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往往选择廉价但环保性不高的传统材料。如通过普通玻璃来营造建筑设计的美感,提升建筑设计的现代感和高级感,可能会因为玻璃吸热、反射、聚光等作用,产生局地性的气候,或者产生比较严重的眩光污染。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以保护为准绳,科学利用各种清洁型材料,整体提升建筑设计的节能环保效应。同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还应该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建筑材料运用,本着低碳节约的要求来科学测量环保材料的环保性能。同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还应该注重装饰材料应用的低碳环保性,尽可能采用无污染、零排放的清洁型材料。

3 结语

建筑物作为自然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量与兼顾环境艺术设计,实现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高度融合,全面提升建筑设计的整体质量,科学优化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体效果,实现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共存,全面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美感建筑物艺术设计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现代中小河流常用有坝壅水建筑物型式探讨
《星.云.海》
《花月夜》
几何映射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火柴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