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连市重点废水企业监督性监测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

2019-01-23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年7期
关键词:达标率大连市污染源

韦 丹

(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3)

2015年,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实施,对控制污染物排放提出了全面要求: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等。2016年,《辽宁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出台,明确了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了改善全省水环境的具体目标。当前,大连市石油化工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船舶制造等特色产业的建设、工业园区的扩容给大连水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废水企业监督性监测作为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污染源排放控制、环境执法、环境应急和预警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国家纳入到重点监控的企业每年进行调整,覆盖的监测领域不断扩大。2018年,生态环境部公布重点排放企业名单,大连市计划监测重点废水企业共有127家,其中重点工业企业71家,重金属企业28家,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28家。

1 重点废水企业监督性监测概况

“十二五”以来,在广大环境监测人员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大连市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人们切实开展监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提高了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和可比性,为环境执法提供了准确依据[1]。监测结果报送等实现了信息公开,废水重点监控企业监督性监测达标率保持较高水平。

1.1 重点工业企业

大连市重点工业废水企业涉及行业有原油加工和石油制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船舶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地方特色产业,监测项目根据企业排污特点各有不同,石化行业主要为pH、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悬浮物、石油类、氨氮、总氮、总磷、硫化物、挥发酚、总有机碳,船舶制造行业增加重金属与苯系物等。这类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完备,废水处理效率较高,监测频次为每季度监测一次,超标排放的需增加监测次数,进行加密监测,监管力度较大,污染物浓度能够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其他重点废水企业有食品、制药、汽车、纺织染整、造纸等行业,虽然能够实现达标排放,但监测频次为每年一次,易造成监管不到位,从而出现一次性超标现象,须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与维护,确保连续稳定运行。另外,重点单位还包括具有试验、分析、检测等功能的化学、医药、生物类省级重点以上实验室,主要为大学和医院实验室。

2016-2018 年,大连市废水重点工业企业三年综合达标率为96.1%,三年间达标率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废水重点源数量和监测频次逐年增加。2016年,废水排放口监测次数为80次,随后逐年增加,2018年达到105次,增加了25口次。另外,增加的企业均为每年监测一次的其他重点废水企业和实验室单位,这些单位废水治理程度不高,对污水处理设施维护不够,处理效果不佳,易出现超标问题。

1.2 重金属企业

重金属排放的人为来源包括工业“三废”、燃煤、垃圾焚烧、汽车尾气和污泥农用等,其中,工业废水排放尤其突出[2]。金属冶炼、电镀、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和化工等许多行业都排放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排放到环境中的重金属主要富集于河流底泥,在适当条件下底泥中的重金属会重新释放,进而产生二次污染[3]。

2018年共对27家重点重金属企业进行了监测,达标率为100%,各重金属企业均为电镀行业,监测项目总铬、六价铬、总锌、总镍、总铜、总银、总锡、总铅、总氰化物等。2016-2018年,重点重金属企业均达标排放。重金属废水企业需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同时杜绝跑冒情况发生,防止对周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1.3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城镇污水处理厂遍布大连市各个区市县,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2018年共对28家污水处理厂进行了监测,达标率为100%,比2017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2016-2018年,达标率呈上升趋势,三年综合达标率为99.1%。28家污水厂总设计处理能力150.2万t/d,月均运行负荷平均约为83.5%,全年平均运行负荷在90%以上的有14家,占总家数的一半。其中,超负荷运行10家,占总数家的36%。超负荷运行的污水厂一部分是设计能力在8~12万t/d的较大的市内污水厂,由于需处理的水量大,所以形成负荷压力;另一部分是设计能力较低的区市县污水厂,设计能力一般为3~5万t/d。为了提高污水处理能力,2018年大连市新建4座污水处理厂,合计新增设计污水处理能力11.5万t/d,提标改造4座污水处理厂,改造后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大大提升,多项污染物浓度降低。

2 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2.1 存在问题

虽然各废水企业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达标率保持较高水平,但在具体工作中仍有如下值得关注的问题: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大连市特色产业,无论是废水排放量还是污染物排放量均为主要的水污染行业,这些企业若监管不到位,极易发生水污染事故。废水重点源数量的增加,加大了监督性监测的达标排放压力,部分原本属于非重点废水污染源,监管力度不够,污染治理程度不高,易造成超标现象。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有一半接近或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个别污水处理厂偶有超标问题出现。部分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在运行管理中存在运行维护不到位、监控数据质量低等问题,部分废水污染源未安装在线监测系统,使环境管理出现缺失。部分企业未实行雨污分流或分流不理想,导致污水与雨水混排,污水与雨水的混排增加了河流和海水的污染物本底值,从而增加了污染物排放总量,使污染分析更加复杂。

2.2 对策建议

2.2.1 继续加强废水企业监管力度

无论是原有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还是新纳入监测计划的企业,均应继续重视监督性监测,确保企业污水治理设施持续稳定运行,加强督查和管理,加大处罚力度,对超标单位绝不姑息。增加石化企业循环冷却水监督性监测频次,加强对超标企业的监督管理,找出废水超标排放原因;加强医院和大学废水治理力度和监督检查,确保废水达标排放;重金属废水企业需加强管理,杜绝跑冒情况的发生,防止对周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为解决环境执法发现难、取证难、处理难、控制难问题,使重点污染源处于有效的监控范围,实现“监、管、查、控”的统一,做到快速、准确、高效决策,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服务,探索研究基于“三维GIS”系统,实现对污染源的快速反应与定位,建立一套完善的覆盖全市的污染防控监控系统。

2.2.2 加强风险防范,防止污染事故发生

加强风险防范,防止污染水体和土壤。石化企业涉及的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储量极大,加之企业内部装置和设备存在老化问题,极易发生风险事故。大连市大型石化企业所处的沿海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区域环境极其敏感,一旦发生重特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将对环境和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影响,因此该类企业的应急监测显得尤为重要[4]。

建立和完善沿海大型石化企业水环境风险的应急体系。发生事故时,企业应立即启动环境应急预案,切断所有外排水环境的出口,启动应急设施进行截流、暂存事故污水,事故过后应尽快将事故污水抽送至污水处理装置进行集中处理。环境监测部门应加强日常应急演练,提高应急监测和处置能力,及时对企业所在河段的重点监测断面、饮用水源地及附近海域等重点保护目标布设监测点位,对其进行实时监控。探索和实现区域可视化应急事故处理和判断能力,对区域性水污染事故进行全面分析和应急处置。

企业应自行开展日常监测,需建设一支专业、高效、精干的环境监测队伍,不仅能满足日常监测的需要,在突发重大环境事件时,还可以有力地配合政府应急监测工作的开展,切实履行政治、社会和经济责任。通过企业日常监测数据的积累,监管部门能更加准确地判断事故事件的污染来源,分析其造成的污染程度,为事故事件的调查处理提供公平、公正的科学依据[5]。

2.2.3 全面安装在线设备,确保稳定运行

“十二五”期间,原环境保护部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强全国开展污染源连续自动监测工作,继续把“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污染排放约束性指标,同时也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作为污染物减排约束性指标”。《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涉重”企业大部分也要求安装在线监测系统,使我国的污染源在线监测体系更加完善。通过近年来的建设,我国的自动监测系统已经初具规模。大连作为污染自动监测体系先行城市,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国控污染源(排放量为65%以上的污染源)均安装了自动监测系统,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开始实施社会化运营管理。

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稳定性有待提高,废水污染源应全面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时上传在线数据。部分废水污染源废水排放口建设不符合《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92-2002)中流量监测规范对排污口建设的技术要求,废水流量监测欠缺。建议对废水污染源排放口进行规范化整治,以便对其进行流量监测与监控,使自动监控系统发挥应有的作用。

2.2.4 加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能力建设

建议加大污水处理厂覆盖面,督促超标污水处理厂调整和改进工艺,保证各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超负荷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可以通过扩容的方式,提高处理能力,也可以新建污水厂分流污水的处理压力。污水处理厂要适时提标改造,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企业污水自行处理后排入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的,须达到进水水质指标,方可达到处理效果。建议污水厂设置进水在线监测点,实时监控进水水质,及时调整处理方案,确保处理后的水污染物达标排放。

2.2.5 充分实现雨污分流

污水混入雨水排放会导致企业偷排、漏排现象发生,长此以往,若监管不力会加重周围海域污染负荷,导致周围海域水质逐渐恶化,达不到相关海域功能区要求。因此,要严格实施雨污分流,做好污水集中处理,增加对雨水排放口的监测。

3 结论

大连人均年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人均量的1/4,工业企业用水量大,废水处理效率有待提高,原油加工和石油制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船舶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大连特色产业所处的沿海区位决定了一旦发生污染事故,将造成重大环境损失和人类健康威胁。因此,人们要对水资源保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寻求科学的监管措施和治理方法,进一步加强水污染防范和环境保护。

猜你喜欢

达标率大连市污染源
沙颍河(阜阳段)生态流量监测的探索
大连市第六十九中学
气相色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有组织废气中的苯系物
持续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我的好朋友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y culture
Study on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of English listeningusing American TV series
粤北地区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术后营养素摄入情况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