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岁夫妻如神仙眷侣相伴80载

2019-01-23周一海

饮食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夫妇俩二老老伴

文 / 周一海

2016年11月6日,居住在江苏镇江金山街道杨家门社区的长寿老人刘学成家里喜气洋洋,刘学成老人在大家的祝福声中笑意融融地迎来老伴刘宝珍和儿女们为他举办的百岁寿宴。

出生于1916年的刘学成上个世纪30年代与刘宝珍结为夫妻,先后养大7名子女。从旧社会走进新中国,两人齐心协力,用心经营着自己的小家庭,用爱呵护着对方,用情交流牵手,如今已共同走过近八十年的风雨人生。全家现在五世同堂,共有子孙近五十名。

一、子女孝顺:

老人安享天伦之乐

走进位于九如巷刘学成老人的家里,简陋的家里没有什么豪华的摆设,却立刻能感觉到浓浓的家庭氛围。几个子女围着老人,有的忙着端茶递水,有的为他们戴帽子、整理衣服,老夫妇俩则怡然自得地享受着家庭温暖和儿孙绕膝的欢乐。

刘学成和刘宝珍夫妇一直是邻居们羡慕的对象,老伴刘宝珍比刘学成小3岁,二位老人都踏入百岁高龄了,但是他俩仍腰背挺直,不弯不驼,耳不背、眼不花,特别是刘学成老人看上去精神矍铄,走路也不用人搀扶。听子女们介绍,去年之前,刘学成老人一直都还坚持做家务,自己出去锻炼身体。

二老之中,刘宝珍身体相对较弱。小儿子刘太安在一家单位干保安,上一天班休息两天的他在家时间较多。为了照顾父母,他主动搬到父母身边,天天晚上睡在母亲的脚头,多年来陪老人从来没睡过一个囫囵觉,“老人要起夜,有时半夜肚子饿要吃东西。”

刘太安上班的时候,大儿子刘太平就在家里负责照顾老人,为老人烧饭,照顾他们的起居。习惯了和小儿子过夜,刘太平在家陪伴的时候,老人一夜仍会喊几次刘太安的名字。

相对于性格持重的刘学成,老伴刘宝珍的性格要活泼得多,她总是争着说话:“我们有7个儿女,3个儿子4个姑娘,个个都好,对我们二老没话说。我的衣服都是姑娘们帮我买的,洗啊弄啊也都是姑娘们来帮我做的。” 她说,“平时家里热闹得很,儿子姑娘轮流不息地来看望我们。”

7个子女中如今大女儿和二儿子已不在,其他5个子女只要有空都会到老人这里来帮忙照应。刘太平说,老人们年纪都大了,虽然生活仍能自理,但身边24小时不能离开人。儿子来主要负责帮老人们烧茶煮饭,女儿们则负责照顾刘宝珍的洗换和卫生护理。笔者看到,老人的床边有饼干、芝麻糊、牛奶等零食,刘宝珍颇为骄傲地告诉笔者,这些都是姑娘们买给我们吃的,小女儿刘贵仙补充道,“我们进家门习惯了不空手,老妈妈看到我们会问,今天又带什么好吃的给我了?”

有妈的孩子是个宝,尽管已经五十多岁,刘太安说自己在父母眼里仍然是个孩子,“老妈妈晚上看到我的脚伸出被子外面,怕我冻着,还会把我的脚抱在怀里。”

二、夫妻恩爱:

一辈子都没红过脸

子女孝顺无疑是二位老人长寿的秘诀之一,而夫妻感情和睦同样也有助增寿。

老夫妇俩成婚于1937年,经媒人介绍成亲,他们同是扬州邗江人,两家之间的距离只相隔一条河。刘宝珍告诉笔者,结婚近八十年,他们从没吵过嘴,她反复说了几遍:“老头爱我呢。”

老夫妇俩都退休于市皮革厂,女儿刘贵珍和刘贵香回忆,“小时候常看到妈妈半夜起来打袼褙,上鞋底。”子女多,工资不够用,刘宝珍就将厂里需要加工的活带回家做,挣个加工费,补贴家用。正因为两个人恩恩爱爱过了一辈子,日子过得再苦,刘宝珍也从没抱怨过。交流之中,刘家的子女们都公认父母之间的感情非常好,刘宝珍伸出手指说,“我18岁就嫁给他了,我们从来没红过脸,吵过架”。说完还调皮地掉过脸问老伴道,“你爱我吧?”刘学成则宽厚地对她笑笑。

三、携手大半个世纪:

有何独特的养生秘诀

刘太安介绍,老人们平时都不挑食,不吃保健品,但是刘学成喜欢吃荤,喜欢吃猪脚爪、蹄髈,还喜欢吃甜食、黏食。“烧两斤蹄子,最多两顿就吃光了,猪脚爪老爷子一顿能吃一只。端午节前后,他早上起来能吃两个粽子。”从2015年开始,有抽烟史的刘学成才将烟戒了,现在偶尔会喝点啤酒。刘宝珍爱吃甜食,喜欢吃糖,“吃脚爪汤还要放一勺子白糖”,听儿子说到这,刘宝珍在一边点着头说,“放了糖汤好喝呢”。又冲着笔者表扬儿子道:“儿子对我们好,菜弄得都是合我们口味的,我们家菜吃得好呢。”老人接着还回忆起过去,“老早的日子哪能跟现在比?过去吃的是玉米,胡萝卜、豆腐渣子炒炒放点青蒜花当菜,难得买一次烧饼油条回家,兄弟姐妺要分着吃。”

在家人看来,二老长寿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生活规律,早睡早起,“早上6点左右起床,下午5点15分必须要吃上晚饭,看完新闻联播,老人就准备睡觉了。”

猜你喜欢

夫妇俩二老老伴
我和老伴的快乐“毽 ”身法
给爸妈当“秘书”
幽默的老伴
我为爸妈当“秘书”
一封家书
等候秋天
香山二老
那些看不见的痛苦
下一站:美洲
退休老人就怕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