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融合,打造荆楚文化地标

2019-01-22

党员生活 2019年1期
关键词:楚文化荆州古城

《党员生活》:近年来,荆州市在党建引领下,为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哪些主要工作?

何光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强调要“留住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荆州坚持党建引领发展,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荆州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一是党政主导,高位推进。市委、市政府提出“荆州的优势在文化,文化的优势在文物”“保护文物就是保护荆州优势,保护文物就是保护荆州发展”,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二是完善法规,强化保障。认真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制定实施了《荆州古城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荆州城墙保护总体规划》等规划,健全法规体系,强化制度保障。

三是项目引领,筑牢根基。一批重点项目正按计划推进。完成了八岭山安防工程建设,推进《荆州大遗址保护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207国道改线工程、熊家冢本体保护展示与出土文物陈列馆建设,利用世行贷款实施荆州城墙和古城民居保护修缮、开元观环境整治与展示利用、护城河清淤等工程,筹资1.5亿元拆除护城河东岸保护范围内的建筑,推进荆州城墙联合申遗和古城5A景区创建。

《党员生活》:拥有如此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荆州市是如何将其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的?

何光中:我们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一是着眼惠民,推进文物合理利用。2018年举办35个常设展览和70个临时展览,吸引国内外观众240万人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荆州博物馆2018年讲解接待2100批次,组织开展“荆楚瑰宝趣味讲堂”等22个具有文博特色的宣教活动。支持各级各类博物馆开展联展、巡展和出国境展览,推进流动展览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企业。近年来,仅荆州博物馆就“走出去”20多次,足迹遍布北京、云南等地。2017年,百余件文物和文物复制件随荆州舰奔赴亚、非、欧20个国家进行友好访问,国内外媒体给予了高度关注。

二是龙头带动,打造荆楚文化地标。2014年,省委、省政府将纪南文旅区纳入省级战略,提出“世界遗产、中国品牌、湖北代表、荆州实施”的指导思想,在项目、资金、用地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纪南文旅区按照“以楚文化为魂、以特色产业为要”的发展思路,倾力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园。荆州华强方特园一期投资30亿元,2019年3月可建成开园,“楚国八百年”城市公园已经完工,园博园可于2019年9月建成开园。楚文化展示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成

功打造了荆楚文化IP。

三是文旅融合,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文物是国家的金色名片,旅游是经济发展最强劲的动力。”我市通过做好“文物+旅游”文章,把文化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旅游综合收入和接待人次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荆州古城、纪南文旅区等文化旅游,松滋卸甲坪、石首桃花山等乡村旅游,监利周老嘴、洪湖瞿家湾等红色旅游,松滋浼水、石首天鹅洲等生态旅游,松滋曲尺河温泉等观光康养旅游蓬勃发展,既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也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旅游需要。

《党员生活》:荆州市接下来还将如何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让其发挥更大作用?

何光中:推动荆州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既是事关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荆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传承荆楚历史文脉的大事,又是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合力攻坚的难事,也是广泛关注、人民期盼、迫在眉睫的急事,我们将举全市之力,用更大力度加快推进。

一是擦亮荆州古城这张金色名片。荆州古城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首先要把这座古城保护好、利用好。我们将严格贯彻落实《荆州古城保护条例》,结合《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荆州古城保护与利用规划》,深入研究、充分论证,科学制订荆州古城疏散保护工作的路线图,明确任务清单、紧盯时间节点,一项一项落实。将古城5A级景区创建规划与古城长远保护利用以及名城、古城、环古城湿地公园规划和城墙申遗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利用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修缮修复历史遗址遗迹,讲好荆州古城故事,丰富古城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

二是创新开展一系列保护利用工作。市委、市政府已将荆州博物馆整体改造纳入世行贷款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实施全方位改造。在荆州建设大遗址保护片区已有工作基础上,以纪南文旅区为主体,以楚纪南城遗址为核心,在考古研究、大遗址保护、展示利用、文物安全、放管服改革等方面进一步创新文物保护利用机制,努力建设以大遗址保护为特色的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抢抓机遇,争取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纳入全国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片区。推进楚纪南故城遗址、熊家冢遗址、郢城遗址等“三大遗址”建设,实施文物平安工程、古城保护工程、荆楚考古工程、人才战略工程“四大工程”。

三是加强文旅融合打造旅游IP。严守古城保护红线,突破古城疏散瓶颈,引进有雄厚实力的文化资本,推动荆州古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搭建“文化+”创新平台,利用新科技打造特色文化展示,豐富文化体验旅游,推动文化传承、产业转型、效益提升,努力将荆州古城打造成为以荆楚文化、三国故事、水文化为核心内涵的历史文化旅游胜地。

猜你喜欢

楚文化荆州古城
三国战争话荆州(下)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荆楚文化 漆器之美——项目式美术课程设计的探究学习
秦楚文化交融的结晶:商洛花鼓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翘街古城
崛起的荆州诗歌
小中见大尺水兴波(外一篇)——李白《秋下荆州》
第二届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点摘编
安居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