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

2019-01-22陆爽

智慧健康 2019年1期
关键词:帕金森帕金森病病情

陆爽

(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安徽 铜陵 244000)

0 引言

帕金森病通常发生于中老年人,在医学上又称震颤麻痹,主要症状表现为拇指和屈曲的食指间呈现“搓丸样”动作,并时常出现全身僵硬、头摇肢颤等现象,是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1]。帕金森病是慢性致残性疾病,其特点有治疗时间长,病情发展到后期很容易致使患者卧床不起,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因此容易伴随着烦躁、抑郁等很多心理疾病,很大程度影响了患者的救治及康复[2]。为了探索心理护理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影响,此次研究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52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在一般护理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最后发现焦虑、烦躁等症状都得到显著的改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帕金森并有抑郁、焦虑的患者52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都自愿参与研究,而且符合帕金森病的判断标准,在入院前通过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测试表示,所有患者都有不同情况的焦虑、抑郁等一些心理疾病。同时排除患有严重精神异常、认识障碍、各种代谢性疾病、各种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严重心、肾、肝等功能不健全者。在所有患者中男24例、女28例;年龄52~84岁,平均为(68.24±7.43)岁;病程2~11年,平均(5.26±2.43)年。把52例患者依据入院顺序编号,单数表示对照组,双数表示观察组,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比如康复运动指导、药物治疗、生活指导、饮食护理等方面,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心理护理干预

在医学上,治愈抑郁症的最好方法是认知疗法,可以使患者的思维想法变得更开阔,勇于突破传统旧观念[3]。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干预的时候,要协助患者并进行相关心理辅导,并且要把心理康复治疗的详细流程告诉其家属。

(1)在患者病情慢慢稳定可以办理出院时,护理人员需要告知家属帕金森病相关的知识,例如病情反复发作时如何缓解病情,树立起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在治疗时遇到挫折也不会轻言失败,一直保持乐观的良好心态。

(2)即使患者出院后,也必须遵守医嘱服药,临床统计,治疗帕金森时长期服用“美多巴”也会出现副作用。所以,清楚告知患者及家属密切留意服药后反应和恢复情况,经常和医生进行沟通交流,定时检查病况。

(3)逐步引导患者在训练时采用放松训练,使患者更快地明白心理干预过程,转移注意力,经常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主动配合治疗。老年帕金森病患者采取的功能测评内容主要包括有:活动相当困难、全身肌肉僵硬、肢体不自主颤抖等,所以老年患者经常出现一些消极心理[4]。

1.2.2 情感关怀

护理人员可以依据老年患者不同的性格特点、文化层次和心理状态,采用不同的交流方法与其沟通交流。一旦患者入院后,积极讲解医院的周围环境和医护人员的一般情况,并主动询问患者的病情,使患者自愿说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进行客观地分析。针对一些情绪比较悲观的患者,适当及时进行鼓励,增强其康复信心,也可以安排几个已经成功康复的患者,分享他们以往康复治疗的经历,鼓励患者勇敢面对遇到的困难,增加患者治愈的依从性[5]。

1.2.3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该及时为患者宣传健康教育,主动讲解帕金森病的有关知识和相关注意事项,还有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原理和目的,并告知患者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及饮食方式对治疗的重要程度,此外加上正确的治疗与配合,病情都是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多多鼓励患者常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让患者经常与一些病友进行交流,让患者相互倾诉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医院也可以开展一系列健康知识讲座,为患者回答疑问,让患者对该病有更清晰的了解,能够用最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1.2.4 家庭支持

很多帕金森病患者都会出现后遗症,并需要长期在家休息,生活困难,且无法融入社会,感情得不到发泄的出口,非常容易产生巨大压力。所以患者家属要马上给予关心,多多陪伴患者聊天,加强患者的安全感。也可以在家里布置一些运动器材,鼓励患者坚持肢体运动等康复训练。

1.2.5 丰富业余生活

鼓励患者积极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如跳舞、下棋、唱歌等,通过多样的娱乐活动,从而转移注意力,愉悦心情。除此之外,在平时可以多听优雅柔和的音乐,可以逐渐改善患者精神不佳、失眠多梦等症状,并加强患者对外界的向往,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1.3 观察项目

两组在住院当天及开展护理第4周末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并做好记录。SAS的焦虑状况划分:总分30~50分。SDS量表也是由20个条目所够成。总分30~50分。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最终得到的数据通过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病患在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手段后较多病患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而观察组在进行心理护理后,病患的焦虑情绪和抑郁程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变化(±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变化(±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S A S S D S S A S S D S对照组 2 6 6 0.8 3±3.8 4 6 1.6 1±2.8 3 5 2.7 1±3.0 3 5 3.5 2±3.0 6观察组 2 6 6 1.2 7±3.0 4 6 0.9 2±3.0 2 3 3.5 4±3.2 5 3 5.3 7±2.9 9 P>0.0 5 >0.0 5 <0.0 5 <0.0 5

3 讨论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的神经系统衰退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产生了影响[6]。帕金森患者在治疗的时候,常伴随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所以焦虑和抑郁成为帕金森病患者最为普通的并发症,发病率高达到30%~55%[7-8]。帕金森患者焦虑、抑郁经常表现为:多梦、失眠和认知存在障碍等,焦虑和抑郁的情况严重时,会造成患者出现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生活质量也会跟着下降[9-10]。

综上可知,对老年帕金森患者进行相关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解决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对患者的病情治疗和康复都有很大的作用,医院临床推广有很大意义。因此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适当予以心理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本次研究中,在情感关怀、家庭支持、健康教育、丰富业余生活等多方面对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后,本文的研究也表明,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之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SAS、SDS评分分数有了大幅度的降低,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没有采用心理护理相较于护理前,评分没有显著的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护理在焦虑和抑郁情况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焦虑及抑郁改善情况都好于对照组,由此得出,心理护理对改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帕金森帕金森病病情
关注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
改善生活方式,延缓帕金森病进展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太极拳运动对中轻度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