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分析

2019-01-22黎溆图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年4期
关键词:集约国土资源节约

黎溆图

(昭平县黄姚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广西 昭平 546806)

国土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利用状态与经济发展态势紧密相连。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其发展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为加快经济发展由粗放式向集约式模式转变的步伐,立足基层,以资源利用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以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是国土资源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础[1-3]。与此同时,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形势转变的趋势下,优化实施土地资源节约的战略方针不仅能极大地降低资源的损耗,而且在增效和促进资源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促进国土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的根本前提。

1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概述

1.1 节约集约利用的背景和含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但是,国土资源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针对中国国土资源现状,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节约集约国土资源作为未来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以期在保证相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做好相关工作的同时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而促进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对开发区土地的利用状况进行动态监控,不仅是我国土地资源基本国情的客观需求,也是保证开发区科学、合理扩区的重要基础[4-5]。

简单来讲,节约集约用地主要包含三层含义,即节约用地、集约用地、提高土地配置的利用效率。节约用地主要指的是在城市化建设和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国家相关部门需对各项建设进行客观的监测与规划,在保证各项建设需求的同时不占或少占耕地;集约用地主要指的是每宗建设用地都必须满足低投入、高产出的发展目标,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国家相关部门可将土地集中交付到少数人手里,对土地进行统筹管理、生产、利用,在切实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发挥土地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有效解决土地资源短缺问题;提高土地配置的利用效率主要指的是在国家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通过整合、配置和储备等战略发展方案,对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进行合理安排,以期在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布局的同时,为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奠定良好基础[6-8]。

1.2 节约集约利用的建设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长此以往势必会对国家的整体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为有效地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实施“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集约型发展模式,这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节约集约用地战略的实施具有以下显著意义。

其一,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战略的实施,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破解资源短缺现状的必然选择[9-11]。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资源的消耗量不断加大,而依赖投资拉动、规模扩张等方式不仅未能有效地解决我国的资源短缺问题,同时实施的难度系数较高,严重影响国家的稳定发展。要想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的增长质量,这是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前提条件。

其二,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战略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大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形成节约优先、善待资源的良好局面。调查发现,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战略发展方案实施的关键、重点和难点都在县市,换言之,采取多种有效方案,充分调动全社会特别是县市基层政府和人民群众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积极性是缓解我国国土资源短缺的关键。未来,各项战略的实施都必须以县市基层机构和人民群众为基本出发点,即有效推动地方官员政绩观和公众价值观的变革,为新型资源观和资源管理观的树立奠定良好基础。除此之外,不同区域的发展现状不尽相同,因此在制定各项节约集约政策时,相关人员应综合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使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成为各级政府的自觉行动和社会共识,进而为节约优先、可持续发展之路等良好局面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以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

1.3 节约集约用地的主要影响因素

国土资源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利用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国土资源一直处于短缺状态,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对资源进行节约集约利用是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性举措,但是从目前来看,各种影响因素导致其实施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1.3.1 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实施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经济管理体系也不断完善。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部分企业仍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降低了产品质量,也影响自身的持续发展。同时,大量产业用地的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也使得集约用地面临较大的挑战。

1.3.2 土地产业制度的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土地产业制度尚不完善,主体模糊现象依旧屡见不鲜。因此,国家相关部门无法有效地对用地单位进行节约集约意识的培养。同时,在城市土地的开发和转让过程中,土地主体模糊还极易导致政府责任意识的缺失,影响土地的科学利用,制约国家的整体发展。

1.3.3 工业用地的出让价格机制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工业数量不断增多,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各地为了发展经济,通常会给予相关企业一定土地政策扶持。但是,这可能会影响土地的正常供给,加剧用地紧张局面,破坏土地市场秩序,影响国家的长期发展。

2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优化策略

2.1 探索新的利用机制,合理推进土地集约化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土资源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现状却不容乐观。因此,严格控制用地规模,积极探索新的利用机制,有效利用国土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未来,人们要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积极探索集约高效的土地利用模式,确保用地规模和用地建设的科学性。另外,人们要不断拓展用地渠道,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为土地集约化利用奠定良好基础。

2.2 坚持土地管理与耕地保护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人们必须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国家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限制工地项目目录》对耕地进行有效保护,加强对用地指标的管理,适时调整和优化用地结构。同时,要将用地中心放在公共服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上,为土地的科学开发奠定良好基础。

3 结语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节约集约国土资源利用不仅能有效地缓解我国建设用地紧张的局面,也有助于提升国家资源化管理水平。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相关部门需采取有效措施,为国土资源价值最大化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集约国土资源节约
基于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的土地资源管理模式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简介
河北省国土资源勘查中心一项技术创新获国家发明专利
节约
节约
节约
浅谈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创新路径
浅谈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集约转型 小城镇发展之路
城镇建设中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