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K网红备课,我们的底气是什么
——关于深度备课的两点思考

2019-01-22姜正德浙江常山育才小学

教书育人 2019年2期
关键词:小标题教案书写

姜正德 (浙江常山育才小学)

前段时间,我在人民网看到一则报道——《因三本破旧教案宁乡90后女老师一夜成“网红”》。讲教育专家薛根生到湖南宁乡十一中督查时,看到该校地理老师夏倩兮的三本破旧的教案时激动不已,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看到夏老师的教案我就好像发现了‘新大陆’,我从事教育督导工作20多年,到过学校100多所,其中不乏省示范高级中学,但像夏倩兮老师这样扎实认真、落实常规备课的教师,还真是不多……”一个90后女老师,三本破旧的教案,被一个老教育专家表扬了38分钟,魅力何在?原来备课本居然写得“乱七八糟”,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字,黑的,红的……这些都是夏倩兮二次备课、三次备课的结果。它凝聚了一位教师的心血,彰显了这位教师兢兢业业的教学作风。

看到这里,我不禁暗想,如果薛老到我们学校常规督导,会发现什么?会怎么评价我们?

浙江锦绣·育才教育科技集团的备课是出了名的严格,并且还有近乎苛刻的教学常规督查。要求每个课时都要备课;每个课时都是4页A4纸;全部都是手写教案;都要经过三次备课:个人自主备课(一次备课,黑笔书写)——年级组讨论修改批注(二次备课,红笔补充)——教学后反思(三次备课,蓝笔记录);都要提前一周备课。以一年级语文老师为例,每周8课时,每课时4页,每学期18周左右,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组数据:4×8×18=576页,576×350=201600字。为什么在信息技术时代,我们还要反其道而行之,让大家回到“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手写教案?并且是从办学伊始一直坚持到现在,原因是我们已经尝到了甜头,达成了共识:书写能让思维更深刻,书写能让语言更准确,书写能让课堂教学更严谨,书写能让教学更有效,真正实现了有“备”无患。

因此,对薛老来说,三次备课是多年未见的“稀罕物”,对我们而言却是“新常态”。而且,我们还有一个夏老师没做到,甚至薛老可能没想到的秘密:要求教师在备课本扉页上手绘知识树,每个教学反思都要加一个小标题。我不知道薛老看到我们的备课本会给出怎样的评价。

一、知识树与脑靶向

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在备课前,先研究教材与课标,知道本学期要让学生学些什么,然后在知识树上画上本学期主要的知识点并体现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此一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能做到心中有“树”,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为什么在老师的备课负担已经很重的情况下还要再添一笔,因为:

1.画“知识树”有助于寻找“0.01秒”

我校教师对待各项教学常规工作一直都很认真。今年又新招了一批教师,如何提高教研的实效性,让新教师能迅速融入团体,让老教师能有所突破,让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特别是核心的备课工作能始终保持高水平、高质量?即如何超越自己的“0.01秒”?我们认为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水平和处理教材的能力。把教材中的知识点画在知识树上,能够帮助教师突破逐课备课时的“点状思维”,让教师从单课时的层面上升到学科层面的高度来审视自己的教学。

2.画“知识树”有助于教师“整体把握”教材

通过让教师画“知识树”,可以引导教师研究教材。教师要研读课标、把握教材并通过绘制知识树将本学科本学期的知识点系统化,前后需要较长时间。通过绘制知识树,能深化教师对课标的理解以及对教材把握的准确度,提高教师整体把握教材的能力。

3.画“知识树”有利于教学“精准定向”

教学目标过于笼统是一些学科的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我校多次自我检查教案,发现不少教师拟定的教学目标多是凭经验或照抄参考书,心中无数,目中无生,“大水漫灌”。画过“知识树”,再进行教学则不同,教师备课时,脑子里有教材的体系框架,就能站在整体的角度,系统地理解、分析教材,再结合学生的学情,就能知道“该教什么”“在什么起点上教”“教到什么程度”“为什么这样教”,这样有利于教学目标的科学定向,实现“精准定向滴灌”。

4.画“知识树”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

教师自己画好了“知识树”,也会运用“知识树”的整体建构思想,还可以教学生画知识树。如我校的科学教师就经常在课堂上画“知识树”,既形象又直观,本课的知识点也一目了然。老师还会指导学生画“知识树”,帮助学生重温所学知识,理清知识脉络。绘画“树形”的艺术教育特性和知识点的“学科属性”结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教师画着画着,借助思维导图组织教与学的风气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二、小标题与大作为

态度决定一切,教师备课认不认真,从教学反思中就能看出来。为了使反思的问题能更明确,探讨能更深入,我们在三次备课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给教学反思加个小标题”。改变一点点,成就大作为。那么这样的做法又给老师带去了什么呢?具体如下:

1.加个小标题,让反思有骨感

之前我们在写反思时,经常会遇到不知从何处下笔的情况,现在学校倡导给每一个反思拟个小标题,看起来只是一个很小的改变,其实做起来还是有难度的。有了小标题,我们的反思就不能天马行空,你必要认真思考,在写的过程中才能做到有取舍、有关注,才能把中心思想集中到一点上来写。当然,这样写出的反思,反映的教学问题会更加深刻,反思才能有骨感,有味道。

2.加个小标题,让论文有血肉

我们经常听老师说,一到写年会论文的时候,许多老师就会抓狂,究其原因就是平时关注地少,积累的少,到关键时刻没了灵感,少了素材。那么写反思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很好的途径,给反思加上一个小标题以后,它就不仅仅是头脑内部的“想一想”,还是一个不断实践、学习、研究的过程,到写论文之时,检索一下自己写过的教学反思,找出同类项,作以加工整理,一篇高质量的有血有肉的论文就基本完成了。有数字为证,仅2018年,我们老师得益于“给反思加个小标题”的做法,撰写的论文、案例在杂志发表8篇,县年会论文获奖30余篇,被推选到市里参评9篇。

3.加个小标题,让研究更幸福

常山育才小学有一个“幸福研究”讲坛,老师们会在开学前将自己研究的方向与主题发给学校,然后根据学校安排进行“幸福研究”分享。“给反思加个小标题”,能促使老师围绕自己申报的主题对某个问题进行研究,为研究搜集“证据”,让教师从写反思走向写作,过一种研究性的幸福教育生活。

不管是宁乡的夏老师,还是常山育才小学的教师,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世上没有白走的路,也没有白用的功,无论是做什么工作,只要有这种全力以赴的精神,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就一定能谱写出精彩的篇章,书写漂亮的人生。

当然,我们这么做,并不是真的要“挑战”夏老师,也不是为赢得表扬,是我们都觉得认真的教师最美丽!用心的教师最“可怕”!更因为“初心若雪,无问西东”,为了“让孩子因为我们而幸福”,拼了!

猜你喜欢

小标题教案书写
Unwritten 尚未书写
让机关文稿小标题“亮”起来
《触摸春天》教案
用什么书写呢?
《立定跳远》教案
精心打造心灵的小窗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小标题作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