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效果评价

2019-01-22薛玲玲

关键词:心梗常规冠心病

薛玲玲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一三科,山东 济宁 272100)

冠心病在临床医学上十分常见,多发于老年人群,会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还包括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1]。所以需要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对此,本文对院内收治的9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了汇总,并对该病的常规护理与综合康复护理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7例。其中,常规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68.5±5.18)岁,病程0.3~11年,平均病程(7.15±3.06)年;研究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62~79岁,平均年龄(69.01±5.32)岁,病程0.4~10年,平均病程(6.85±2.94)年。本次研究两组患者皆知情,且在疾病类型、年龄以及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研究组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加强医护工作人员的护理培训,使其可以提供优质的综合康复护理服务,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并将具体的护理工作内容详细告知患者,使之积极配合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2]。(2)建立健康档案,包括有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生活习性等。(3)健康宣教:大部分患者对老年冠心病的了解甚少,致使其在出院治疗过程中存在治疗依从性差的问题,医护人员应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普及,让其可以严格按照医嘱的要求进行服药。(4)定期随访:患者出院一段时间内,继续实施持续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用药情况,饮食情况进行调查,对患者出现的问题给予积极的指导,叮嘱患者定期复诊,并给与相关指导。2个月内进行一次家庭随访,评估患者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记录2个月内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心率失常以及心梗再发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研究组患者2个月内出现心力衰竭为4.25%(2/47)、心率失常为2.12%(1/47)以及心梗再发为0.00%,对照组发生心力衰竭为8.51%(4/47)、心率失常为6.38%(3/47)以及心梗再发为为4.25%(2/47),研究组预后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表1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常规组(n=47) 74.42±5.61 83.41±6.81研究组(n=47) 75.53±6.89 92.81±6.33 t 0.8564 6.9311 P 0.3940 0.0000

3 讨 论

研究显示,无规律的生活方式(饱食、长期吸烟、过量饮酒)容易诱发冠心病。冠心病好发老年人群,发病后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素质,还会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劳动强度造成影响,而且治疗冠心病费用较高,加上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这就给患者家庭造成一定的负担。

本文研究的综合康复护理,是一种新兴的高级护理模式,这一护理措的护理理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并且综合进行患者出院后的护理,持续为患者提供高质、有序、的专业护理服务。综合康复护理旨在满足患者的综合护理需求,医患之间充分交流沟通,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改进和提高了护理质量[3]。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2月内出现心力衰竭、心率失常以及心梗再发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患者生活习惯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辅助较好的治疗环境的用药习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效果好,值得临床老年冠心病护理应用。

猜你喜欢

心梗常规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有些咽痛是心梗信号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常规之外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心梗猛于虎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