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满江红》传承人贺娟林研究

2019-01-21贾力娜马思梦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民族音乐 2018年6期
关键词:衬词满江红小节

■贾力娜 马思梦(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满江红》是鲁南五大调中的一种曲牌,与《大调》、《淮调》、《玲玲调》和《大寄生草》总称为鲁南五大调。《满江红》曲调悠扬细腻,典雅抒情,素有“雅词”“细曲”之称,曾兴盛于清末民初,后逐渐走向衰微,如今又慢慢活跃在各大舞台,面对这一发展现象,与传承人所做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目前,《满江红》的研究文献仅有7篇,概述型的书目3部。从音乐本体分析的,如尹娟《鲁南五大调音乐特征研究》第四部分对《满江红·四盼》曲式结构分析,但分析还需深入;从音乐风格分析的,王世慧等《鲁南五大调<满江红·四盼>之风格韵味》对韵味体现做了细致的讲述;传承方法研究的,如刘清《鲁南五大调的生存现状与保护》,作者田野调查对民间歌手、表演状况等研究,对本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但文中是对鲁南五大调进行研究,《满江红》的分析较为简略。以上研究集中在音乐形态分析,虽然涉及传承方面,但并未对传承人深入调研,目前较为薄弱。本文将以《满江红》国家级传承人贺娟林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深入探讨。

■传承人的从艺经历

贺娟林出生在日照东港沿海,受环境熏陶从小就喜欢这一民间艺术,8岁时候就跟在大人身后学唱,很快掌握了《满江红》的曲调和演奏技巧,她太痴迷《满江红》,在十五六岁的时候,被人们嘲笑为“半导体”。20世纪六七十年代,贺娟林经常参加公社会演,《四盼》是《满江红》的代表曲目,贺娟林说:“1957年,第一任传承人刘克山带着徒弟去北京,是周恩来和朱德接待的,演唱的曲目是《四盼》,影响很大。”在“文革”以前都用老词演唱,由于《四盼》是以四季之盼表达了一位少女对远方恋人的相思,到了“文革”后,唱老词被看作“黄色小调”,她就用毛主席语录作为唱词。1997年香港回归,她又编迎香港回归的词,填入《满江红》中。时代在变,贺娟林喜爱《满江红》的热情没有减,她跑街串户去教授村民,组织成立了满江红艺术团,刚开始排练没有场地,就在社区场上、街上进行,她自掏腰包购买演出服等,经常忙活到大半夜,街坊邻居说老贺真是迷上了《满江红》,她的精神感动了村里的领导,在新盖的文化中心,专门为她的满江红设立了排练厅。在她的传承下,现在满江红活跃在日照市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传承人音乐传承活动调查

音乐活动是开展以音乐为主的行动,具有多种活动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通过对传承人掌握的曲目、传承方式、活动展演状况的调查,了解传承人音乐活动的全部现状。

(一)传承的曲目

《满江红》为大型民歌套曲,包括《四盼》 《白蛇传》 《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传统曲目。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艺人创作了适应时代潮流,符合广大群众需求的新曲,代表曲目有《日照是个好地方》等。以下选取代表性曲目《四盼》进行分析。

《四盼》即四季期盼之意,全首唱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及各季节的花儿组合表达的,通俗易懂,表达了一位少女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之情。由7个主曲和4个夹曲构成,结构图示为:主曲(第一部分)-夹曲一《叠断桥》-主曲(第二部分)-夹曲二《述罗》-主曲(第三部分)-夹曲三《小郎调》-主曲(第四部分)-夹曲四《叠断桥》-尾声。(谱例均由刘克山等演唱,占河、川昆记录)谱例1:

主曲第一部和夹曲一《叠断桥》分为盼春。主曲第一部分,单乐段,音调为“do、re、mi、sol、la”,旋律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前奏八小节由前十六后八、四个十六、二八、小附点和四五种节奏型组成,速度稍慢,然后引出主题,旋律起伏不大,音程不超过四度,间奏的巧妙安排,营造春天生气勃勃似有些调皮的景象。第四小节倚音变宫的修饰,起到了润腔的效果,削弱了主音色彩。到第七、八小节,歌词“又”一字多音,抒发了期待恋人回来内心的喜悦和怕盼不到头的担忧之情。最后的间奏,使用与前奏相同的音乐素材,达到了首尾呼应的效果,自然的衔接到下一曲调。整体来看,调式调性为E宫六声商调式,节拍为2/4拍,旋律舒缓抒情,节奏平稳,感情细腻。谱例2:

夹曲一《叠断桥》由两个乐段构成,速度稍慢,开头使用主音“re”的大切分节奏型,稳固商调式音乐色彩,并富有歌唱性,旋律围绕“do”“re”两个骨干音展开,唱词每一句陈述后出现了大量的“哎、咳、呀、哟”衬词,第一处的衬词对应唱词“正月里多风彩”喜悦的场面;第二处衬词“哎咳哎咳哟”,团队表演时分三个动作:第一个“哎咳”面朝观众演唱。第二个“哎咳”演唱时,身体带动手中的伴奏乐器转向其他队员,像是在互相说话一样。第三个“哟”演唱时身体回正,面向观众。第三处衬词中出现了波音和倚音及大附点的节奏型,增添其趣味性。谱例3:

主曲第二部分和夹曲二《述罗》为盼夏。主曲第二部分,速度为中速,节奏类型比前面两首要丰富些,旋律流动性强,该曲女生独唱为主,齐唱用衬词帮唱,衬词由每个音一个转换到一拍一个,使得情感更进一步升华。第一句换气后的两小节音型在曲中反复出现,旋律线先往上走后慢慢下缓,呈波浪式线条。唱词“呀”要含住唱,嘴形不能张得太大,体现少年的缠绵思恋之情。整首以夏天为背景,借景抒情,将自己比喻成“兰花、秋海棠花”表达对情人的苦恋,后又正面回忆往事,那些历历在目的约定,如今却不守诺言,引发无限的悲伤情感。

谱例4:

夹曲二《述罗》,单乐段,由4个乐句组成,第一、二句为E宫调式,后两句为B徵调式,乐句之间紧凑连接,规整对称,速度转为稍快,使情感进一步升华,节拍以2/4拍为主。第11小节转换3/4拍,乐曲第一节使用了与主曲第二部分相同的节奏和旋律,说明了这两段乐曲都是在围绕同一主题“盼夏”进行展开,描写了夏季3个月的季节特征,暗示表达自己对情人的思盼之情。最后一个乐句使用衬词且音高比之前明显降低,并且唱腔结束在徵音上,用叹气的感觉演唱此句,给人一种盼不到边际的惆怅之情。谱例5:

主曲第三部分(重复三曲第二段词)和夹曲三《小郎调》为盼秋。夹曲《小郎调》整曲为E宫五声调式,运用新的素材,采用小快板,速度与之前形成了鲜明对比,上下句结构,节奏规整,音程不超过五度,开头以“do、la、sol、mi”构成前四小节旋律,巩固宫调式。经过盼春、盼夏情感的抒发,到此段抒怀更加愈烈,虽然采用了小快板,但节奏舒缓,演唱时内心应欢快起来,不急促。整首通过秋天的花卉和重要节日,表达盼望情郎回来的喜悦。到最后两小节,使用大附点节奏型渐慢下来,歌词“哥哥来”,直抒胸臆,仿佛又回到现实生活之中,结束音落在宫音上。

谱例6:

主曲第四部分和夹曲四《叠断桥》为盼冬。主曲第四部分,复乐段,采用女齐、男齐、男女齐唱的演唱方式,由小郎调小快板转为中速,商调式。第一小节节奏由四三拍起,歌词“春去夏过秋到”7字,到第二、三、四小节“冬又来呀”,一字一小节,强调了冬天的来临,时间荏苒,盼情郎盼到了一年四季的最后一个季节,那种无奈,揪心的哀愁,通过旋律的起伏、扩张和歌词的直叙,情感更加激昂,淋淋尽致地表现出来。夹曲四《叠断桥》与夹曲一同曲异词,结束在徵音上。

尾声为最后八小节,是对前一乐句的重复,速度上更为缓慢,加入偏音变宫,结束音最终落在F商上面,商音本身具有悲凉哀怨之感,音乐为情感而服务。最后以疑问的语气结束,似一种呼喊“情郎终归几时回呀”,牵人心弦,给人无限遐想。

(二)传承方式

传承方式是在传承过程中具体运用的特殊方式方法,《满江红》的传承方式为两类:

1.社会传承

社会传承是传承方式中最主要的,2013年,贺娟林将民间歌手和爱好《满江红》者组建成满江红艺术团,共25名成员,是目前《满江红》传承最为活跃的团体。

近些年,满江红艺术团活跃在当地的各大舞台上,大放异彩,演出内容不仅有传统曲目和创编曲目,中间还穿插有黄梅戏、吕剧、京剧等,极大地丰富了《满江红》的表现形式,一场演出下来一般在一个半小时左右。从演出效果来看,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认可,是保留和传承《满江红》的有效渠道之一。

2.学校传承

学校传承在当前的传统文化传承中是必不可少的,开展学校教育是传播传统文化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为弘扬和传承民间音乐,学校慢慢承担起重任。2003年起,《满江红》开始走进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每年贺娟林要进校教音乐专业大学生;2013年后,每年都要去4~5次,主要教唱《四盼》;2015年与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联合编写了《日照是个好地方》,在曲师大音乐厅演出;2017年10月1日,《满江红》走进当地日照港第一小学,在校本课中加入《满江红》,课程安排在每周四下午第五、六节课,由贺娟林教唱,王洪亮二胡伴奏,教学对象为1~4年级共21人.

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将《满江红·四盼》分为七曲,选段教,先教旋律易上口的曲调,再教较难学的曲调。歌词按照节拍和小节的时值写在黑板上,拖腔用“……”代替,如一、二曲歌词为:盼到,春,来啊,春,那又……来,呀。奴好比,呀,并,蒂,莲,花,两离,分……开,呀。用这种方法板书在黑板上,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唱,到拖腔一个字好几个音的时候,用数手指的方法,12345……对应每个音,唱出旋律。衬词部分男声演唱,用手势画圈的方法教唱旋律起伏较大的部分,手势向下表示旋律往下走,反之亦然。六曲《小郎调》速度快,用双手打拍子把握好节奏,歌词中的“呀”,让孩子们像嘴里含着棒棒糖一样,含住唱。2017年11日,校本课演出《四盼》选一曲到小郎调;2018年,六一儿童节完整地表演《四盼》,现在《满江红》在校本课中开展得如火如荼。《满江红》学校传承是新兴的,通过这种传承方式,从小培养孩子们的传统音乐文化观念和热爱之情,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从娃娃抓起,才能后继有人。

3.活动展演状况

据贺娟林口述:“《满江红》演唱场合广泛,劳动、休息、庆典等都能演唱,最早展演是在1957年,第一任传承人刘克山带着徒弟去北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会演,受到周恩来和朱德接待,演唱代表性曲目《四盼》,影响很大。之后又到省里演出,《满江红》的演出从未停过,在未成为非遗之前,演出活动很少,各个村有重大活动时才演出,一年一两次,都是以前业余爱好者演唱,大多演唱传统曲目《四盼》居多。在《满江红》成为市级非遗后,演出活动逐渐增多,但也并不是很多。直到这几年,演出活动一年到头都有,主要以满江红艺术团演出为主,专家学者到曲师大来调研采风,市、县、区、街道的各敬老院,社会组织举办的爱心活动、《社会零距离》传媒栏目等,都经常去演出,2014年,第一次参加日照市网络春晚。从《满江红》演出的次数来看,发生了巨大转变,由以前的一年一两次转变到现在的一年到头都有;演出内容也从只演奏传统曲目转变到加入了创编新曲目及各种剧种,时代不断在变,《满江红》也跟着与时俱进。

■传承人贡献的启示

(一)传承人的贡献

1.《满江红》演唱韵味的延续

《满江红》经过代代相传,演唱韵味仍保留纯正。那么,在传承过程中,该怎样演唱才能体现地方特色的韵味呢?贺娟林说:“一是方言,例如《四盼》来说,用本地方言演唱,大型民歌套曲是一曲一曲的,唱的时候,根据它这个词的意思,该悲的悲,该欢的欢。二是咬字,字要吐清楚,腔调优美细腻,演唱时不能太硬了,吐字要有字头字尾,不要一下全吐出来,‘盼头’的头字要轻轻地说出来。三是衬词,它的力度为:强弱弱强弱强,哎嘿哟就是弱强,都是先弱再强,婉转延绵,说出来那个调。四是主曲和插曲的演唱区别,一曲有一曲的感情和唱法,乐队演奏间奏的时候,情感酝酿,换气,含着唱,不要声音唱的很大。”《满江红》的韵味既有着江南水乡的婉转细腻,又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

2.传承人的自觉性

2010年田青在《中国文化报》上发表《“文化自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文,认为“非遗”保护的方式是民众的“文化自觉”。对于《满江红》传承人个案而言,是自觉传承的成功案例。贺娟林自发组织《满江红》进校园活动,到各社区、敬老院等地方展演,不计任何报酬,不管多苦多累他们依然坚持,传承人的这种自觉性诠释了他们为非遗而生的角色。

(二)面临的问题

1.传承方式偏单一

为适应时代发展,传承人结合多种方式进行传承,传承效果较明显,但也存在不足的地方。第一,传统的传承方式。《满江红》传承没有固定的传承谱系,师徒传承是一师一徒制,局限性在于容易出现传承链断失,且大多传承人都年事已高,在继传承人王丙兰之后,新的传承人寥寥无几。第二,学校的传承。无论是在高校还是中小学,传承人只教唱经典曲目《四盼》,并未涉及其他曲目,情感表达也有所欠缺,未能完全吸收《满江红》精髓。宣传力度还不够,《满江红》进校园活动,只在当地曲阜师范大学和日照港第一小学实施,学生表演的平台不多。另外可开设传承班,专门培养新一代传承人,培养新的传人是传承工作的重中之重。

2.环境的考验

《满江红》伴随渔民生产生活而产生,是在海上娱乐消遣时演唱,现在渔民生活逐渐减少,原本的生存环境不复存在,又加之各类电子音乐的兴起,年轻人面对这些“咿呀咿呀”的传统音乐兴趣不浓,传承人传承音乐的热情减少。面对种种环境的考验,传承人应调整好心态,始终保持传承的初心,一方面传承原汁原味的《满江红》,另一方面创编时,在不失《满江红》原貌的基础上,适当加入新时代元素,繁衍出新生杨柳枝来适应时代的发展,由于老一辈艺人的专业技能有限,需要学界的专业人士指导。

3.当地政府在扶持方面出现的偏差

近年来,各政府掀起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重申报,轻保护”也成为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普遍现象,对《满江红》的保护,当地政府在扶持方面出现了偏差,资金不足,难以开展传承活动,《满江红》传承受到阻碍,单凭传承人的传承是不长久的,老一辈传承人逐渐老龄化,政府的扶持需更加精准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任重道远,需要国家、政府、学校、各行各界共同努力和参与。

(三)对当代民族音乐教育的启示

学习者的学习一般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在教育作用下有意识的学习,另一种是在没有教育参与下个体独自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建构过程,后者常被研究者们称之为“自我教育”和“自学”。在《满江红》传承过程中,老一辈的艺人属于“自学”形态,受当时所处环境的熏陶与影响,老艺人们潜移默化地自主学唱,不仅掌握了音乐技能,歌词包含了道德伦理、教育等丰富知识,还承载着社会功能,说明了环境是影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代民族音乐教育亦然,环境是可以创造的,也是可以改变的。

■结 语

《满江红》的延续离不开传承人,无论是传统的口耳相传还是新兴的传承方式,传承的激流永不止步,但在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令人深思,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传承人的代代相传,是推动《满江红》蓬勃发展的基础,透过对传承人的研究,可以看到《满江红》传承的时代变迁,了解当地的风俗人情、文化特质等。本研究是关于“《满江红》传承人个案”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笔者深知有许多不足之处,解决办法方面有深化的空间。

猜你喜欢

衬词满江红小节
满江红·贺新年
衬词在歌曲创作中的运用
羌族萨朗舞歌巴茸的音乐分析
——以羌族舞歌《叶忍》为例
藏族古乐谱《目意耳之喜宴》中的衬词研究
快把我哥带走
郭沫若词《满江红·奉赞〈史记会注考证驳议〉》手迹
扬州民歌中衬词的语音特点及其来源
德沃夏克
——《幽默曲》赏析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音乐分析
满江红•大白山上看日出